專題摘要:文章從高鐵時代的異地養老機遇、理想養老城市、返鄉養老置業、大都市附近宜居城鎮和新造養老磁極五方面闡述了高鐵時代的到來為城市養老地產提供了一個契機。
異地養老機遇 返鄉養老置業 新造養老磁極
老齡化社會如此快速地悄然而至,似乎讓我們的政府有些措手不及。其間涌現的巨大商機,卻已成為全民熱議的話題。高速鐵路,作為一種更快捷的交通方式,把更遠的城市拉近,重塑著城市與城市間的資源關系。對于我們的異地養老開發,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越是大都市,“外地人”越多。即使是在“北上廣”生活了幾十年,內心常常依然當自己是個過客。有一位網友就“到哪個城市養老好”這個話題如是說:“本人四川人,在廣東生活好久,還是思鄉心切,不能融入城市”。
相比之下,北京周邊的高鐵城鎮,養老的先天條件要差不少。一方面,北方的氣候和環境,難以與南方相比。另一方面,普通城鎮富庶程度也難及長三角,養老所需的城市配套設施相對不足。
那些身體健康的中高端養老者,首先會尋找那些充滿吸引力的養生資源。如:海、山、林、湖、溫泉、怡人的氣候等等。那些原本就是人們心目中養老的好地方,一旦被高鐵拉近,就會進入他們養老選址的考量。
我國高鐵的站點設置,常見的是30-50公里一站。滬寧高鐵是目前中國設站最密集的高速鐵路,全程301公里,共設21個車站,平均每15公里一個車站。滬杭高鐵正線全長160公里,設車站9個,平均20公里一個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