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3 14:14:14來源:中房網
高鐵熱潮下中小城市的商務機會
高鐵時代來了。
在全國“四橫四縱”、“城際客運系統”的高鐵戰略規劃下,全國各地的高鐵建設如火如荼。尚未加入高鐵大軍的區域一個個摩拳擦掌,翹首以盼。希望早日可以成為高鐵大網絡中的一個節點。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高鐵對大城市周邊的城市群空間具有很強的整合作用。對于很多中小城市而言,高鐵帶來的是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已規劃高鐵的各個中小城市圍繞著高鐵車站,開展了一系列的城市結構調整、高鐵新區規劃以及產業轉型部署。
那么,在這一背景下,我們有必要探討,高鐵的發展最有可能為中小城市帶來什么產業?
商務:高鐵發展下的新機會
1964年日本的新干線開通,1981年法國TGV第一條線路運行,1989年德國第一代ICE投入使用。這些國家長達二十年以上的高鐵發展,可以為我國未來高鐵城市的發展,帶來很多成功經驗的啟迪。
日本的新干線,1963-1973年間,東京——大阪間的乘客就增加了260%,其中有大量商業旅行和出差的乘客。新干線開通前,東京以西230 公里的掛川是一個只有72000 人的小城市。1988 年新建高鐵站點后,掛川新建許多酒店來滿足商務會議以及高爾夫運動等旅客需求。從1988 到1992 年的5 年間商業面積增長了37.6%。
法國高速鐵路(TGV)的經驗顯示,高速鐵路的建成使得法國商務出行活動總體增長了50%,其中鐵路出行量增長了約一倍;法國建設的第一條TGV線是巴黎至里昂線,帶來的主要功能提升是商務活動與旅游。從1983年到1990年,里昂車站周邊地區的辦公面積從17.5萬m2增長到25.1萬m2,年均增長5.2%。
德國城市卡塞爾,在高鐵站建成后,帶動了商務、商業的發展。根據卡塞爾商業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高鐵站建成僅一年,其周邊地區的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的需求量都有所增長,包括零售、服務、居住等。其中高鐵站周邊寫字樓租金上漲了20%。
各國的城市實踐表明,高鐵作為一種交通方式的革新,不僅提高了人們的出行效率,而且對高鐵沿線中小城市的產業有很大的帶動,這其中高鐵首先撬動的是商務活動。高鐵的開通,將大城市周邊的中小城市、城鎮引入與大城市之間的產業鏈互動,促使了這些城市、城鎮的產業轉型,商務市場的發展。
高鐵的“三高主義”
高鐵之所以可以撬動商務,是源于高鐵自身所體現的“三高主義”特征:
1. 高端人群
便捷、舒適,是高鐵面向商務人士的核心優勢。
在200至500公里之內的旅行,火車具有比汽車和飛機更大的優越性。相比于汽車,高鐵更安全、更舒適。與飛機相比,高鐵更準時,且不受天氣的影響。
高鐵具備時效性、便捷性,同時高鐵的價格與普通鐵路相比高出許多。尤其是一等座、商務座等更高檔次座位的設置,給普通人乘坐高鐵提高了門檻。這使得高鐵運輸的客流群體呈現很強的商務特點,這些人活動的內容主要以商務辦公、信息交流為主。因此,高鐵對區域經濟的再配置首先體現在人員活動密集的經濟領域——商務經濟、現代服務經濟等方面。各國的高鐵運營中,商務客戶是其主要的營銷對象。
德國在ICE建設初期,已有大小機場100多個,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德國民眾存在一個很大的疑惑,為何還要如此熱衷于修建高速鐵路?最終,德國聯邦鐵路公司給出的答案是:高速鐵路主要面向商務人群和旅游者。
日本的新干線也將商務旅行客戶作為主要營銷對象。因此新干線非常重視客運時刻表的安排,以商務客戶為主的nozomi號平均7.5分鐘一班,準點率非常高,平均每班次延誤不超過0.7分鐘,成功成為日本幾大主要城市間商務旅客的主要交通工具。(圖1)
圖1:日本新干線
臺灣高鐵為了向企業推廣高鐵商務旅行,特別推出了“高鐵企業會員”制,鼓勵企業加入企業會員后,通過積分的方式,在享受高鐵便捷的同時,也享受到非常優惠的乘坐獎勵——兌換券回饋,來兌換不同區間的高鐵票(圖2、3、4)。此外,為了方便企業員工購買高鐵票,在各個購買終端,企業只需要輸入企業統一編號,即可拿到車票。(圖5)
圖2、3、4
圖5 車票
2. 高效商務
時間距離縮短,可達性增強,使中小城市具備了承接商務功能的可能。
我們知道,商務時代,效率優先。商務活動,相比于其它活動而言,更看重單位時間的產出。
相比于公路和普通鐵路,高鐵大大縮小了時間距離,極大的提升了奔波于兩地的效率;而相比于航空,高鐵更是增加了很多中小城市的可達性。因為,對于很多中小城市而言,航空運輸導致了許多大都市區之間的商務出行不經過這些城市,從而弱化了它們的對外聯系。而高鐵的出現,則使它們成為運輸網絡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在較大程度減少時間距離的同時,又顯著改善了它們與大都市地區之間的互聯性。因此,從某種程度而言,高鐵實際上可以被成為“航空式鐵路”。(圖6、7)
對于原本只能在大都市區設置的商務功能,在高鐵的帶動下,就有可能拓展到這些過去很難到達的中小城市。
高鐵可以增長中小城市的知名度和魅力,帶來商務投資。
高鐵的快速,注定了在高鐵線路上的節點并不會太多。這樣,這些為數不多的節點城市,在高鐵的轟隆隆聲中,也名揚四方。
在盛名之下,世界各地的高鐵城市,或是通過區域改造,或是通過新區建設,來強化高鐵站點區域的形象建設。從邀請大師進行統一的規劃設計,到大尺度生態公共空間的建設,到標志性的建筑物形成強烈視覺沖擊,最終到包羅萬象區域中心形成,通過一個震撼的、疏密有致的區域形象形成強勢吸引力,為區域帶來更多的商務投資、商務遷徙。
法國里爾的“歐洲里爾”,日本埼玉市的“埼玉新都心”都是通過這種手法,改變了區域形象,成功實現了區域的產業轉型。(圖8、9)
圖8:歐洲里爾
圖9:埼玉新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