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克而瑞產城 2025-01-13 09:29:25 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以產業為主、擁有全要素城市功能的產業社區,是產城融合發展的基本單元。截至2024年,全國已有超過30個城市提出產業社區相關指導意見或落地項目。產業園區的“社區化”浪潮已開始顯現。
??過去,產業園區以規模化、集約化的物理空間載體支持產業發展。如今單一要素已難以吸引和留住優秀企業和人才。面對企業需求的多元化和人才競爭的激烈化,集多元功能于一體的 “產業社區” 應運而生,成為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融合的新方向。它不僅關注產業的引進,更注重產業的培育、成長和可持續發展,以及人的全面服務。
??2023年11月,我國“產業社區”方面首個全國性團體標準——《產業社區建設管理指南》發布。其中,對產業社區的定義是“產業社區直接或間接依托產業集群,兼備生產經營要素和社會服務功能,能夠滿足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多元化需求,促進產業生態構建和社區生活服務的深度融合發展,擁有復合功能,統一建設管理的區域性經濟社會活動空間。”換言之,產業社區于產業集聚之外,整合公共服務、生活服務及商務服務等多元社區功能,全方位滿足人們工作、生活、娛樂與休閑需求。就內涵、功能和生態豐富度而言,產業社區更復合,其建設和運營管理的復雜性和挑戰性也更高。
??從工業園、產業園到產業社區的發展歷程中,名稱變化的背后是產業與城市關系相互融合的過程。早期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多聚焦基礎設施投資與招商引資,著重發展生產、研發功能,生活與生態功能常被忽視。這致使產業發展與城市進程脫節,工作與生活半徑毫無交集,園區宛如封閉孤島,活力盡失,難以吸引年輕人才扎根。
??產業社區則致力于扭轉這一局面,伴隨著城市轉型、產業升級及科技產業回歸都市的契機,力求打造宜業宜居的理想環境。產業社區區別或進步于工業園、產業園區之處在于,產業社區打破了地理邊界,空間更開放、企業生態更多元、社群交流更活躍,契合新時代產業人群 “生活即工作” 的新訴求,以實現“人產城”融合發展——在“人”的發展方面,產業社區注重人文場景營造,打造宜人宜居的生活環境;在“產”的發展方面,產業社區促進產業要素和社會要素融合,作為創新型產業集群的載體,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活力源頭;在“城”的發展方面,產業社區可提升產業空間載體的價值,進而帶動區域城市品質的提升,是未來產城布局的創新空間模式。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以產業為主、擁有全要素城市功能的產業社區,是產城融合發展的基本單元。為此,各級地方政府紛紛響應,目前,包括北上廣深和重點二三線城市在內,已有超過30個城市推動產業社區的落地試點工作。
??北京中關村通州園推動產業園區向產業社區轉型升級,打造良好產業發展生態和一流營商環境。
??上海在2021年發布的《上海市新城規劃建設導則》中就明確提出要“促進產業社區向綜合功能城區轉變……完善商業、餐飲等生活配套設施,營造開放共享的公共空間,滿足就業人口多元需求,實現園區內住宅、服務設施15分鐘慢行可達,促進職住平衡。” 這與過往提出的鄰里社區、步行社區等理念的最大不同在于,“15分鐘城市”引入了“工作”功能。
??深圳前海產業新社區朗峻廣場主打 “產城融合”,將研發辦公、宿舍配套、商業配套相結合。
??杭州濱江區掛牌成立了全省首個產業社區 —— 物聯網產業社區,還發布了全國首個《現代產業社區治理與服務規范》。錢塘高鐵新城以錢塘高鐵站為核心打造未來產業社區,規劃了一軸、兩核、三環的布局結構,秉承產城人融合發展的開發理念。
??蘇州工業園探索在用地功能混合的產業社區結構中,形成前端以“研發+生產+展示”實現產業布局,后端以“生活+居住”構建社區功能。
??南京在《南京市關于促進產業用地高質量利用的實施方案(2021)》提出,到“十四五”末,規劃工業用地規模控制在300平方公里,形成“產業園區-產業社區-零星工業地塊”三級體系。秦淮區的壹城?數創未來中心是區內第一個 4.0 產業生態社區。
??長沙高新區是長沙產業社區的重要承載地,在智能制造、新材料、電子信息等領域形成了產業集群,岳麓山大學科技城圍繞高校資源,打造了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產業社區。
??成都創新性地將公園城市營城理念嫁接到產業社區上,把產業社區建設作為變革城市發展方式和市民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到 2025 年基本建成 20 個主業突出、產城融合的產業功能區(產業社區)。
??福州探索開展園區共享區建設,引導各園區在共享區配套建設住房、生活服務、生產服務等各類設施,推動產業園區向產業社區轉型升級。
??漳州2024 年初提出要打造 “16+N” 百億級以上產業社區,出臺了《漳州市產業社區(標準化工業園區)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7 年)》。
??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制定產業社區規劃建設標準,構建 “15 分鐘” 產業社區生活圈,劃定了先進制造型、小微企業型、研發設計型 3 類產業社區。
??洛陽根據《洛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洛陽市科技產業社區建設行動方案(試行)的通知》,2024 年擬認定九創航空裝備科技產業社區等 11 家社區為洛陽市星級科技產業社區。
??此外,傳統的園區用地規劃以單一用地性質(工業用地或科研用地)為主,在當前強調以人為本的背景下,更傾向于在產業社區內推行功能復合的布局方式,混合供地漸成趨勢,要求開發主體具備多業態綜合體開發運營能力。
??以廣州南沙新區M9用地要求為例:產業功能需融合研發、創意、設計、中試、無污染生產、品牌、營銷、結算等;配套商業功能建筑面積不高于20%;配套員工住宅(70年產權)計容建筑面積不高于20%。
??與之前M0不同,M9配套比例最高可做到40%且80%計容面積可售,同時允許多家中小企業通過簽訂聯合競買協議組成聯合體競拍土地,統一委托國資企業建設科創樓宇,而M0的供應對象原則上為單一主體。最直觀的影響就是滿足了新興產業的需求,一方面在單個宗地項目中融入商辦和住宅,讓高層次人才能做到工作和生活無縫連接,一個園區就是一個產業社區。另一方面,不具備獨立拿地條件的中小科技企業可以積極尋求產業資源合作,抱團拿地。上市公司奧飛數據(300738)旗下子公司競得南沙區慶盛樞紐片區M9地塊的土地使用權,根據規劃,該地塊將打造成總部社區,以自用為主,同時引入上下游公司打造成為生態總部,以達到項目供地后評價要求。
??目前,成功的產業社區,不僅是復合型產業集群,更是生活導向的“都市區”。對于城市整體發展來說,這些產業社區早已不是工業地產,而是城市區域綜合開發的新動能。
??1、第一代產業社區——新加坡緯壹科技城
??緯壹科技城位于新加坡裕廊工業區,是新加坡新一代產業新城典范,項目總占地2平方公里,吸引超過400家科技領頭企業、機構,700多家初創公司入駐。
??汲取上一代裕廊工業園“強產業、弱配套”的不足經驗,緯壹科技城在規劃之初,就將自身定義為一座功能綜合的城中城,涵蓋產業、居住、教育、休閑等多元功能。
??在產業定位方面,緯壹科技城根據城市產業導向、經濟發展水平,出于產業關聯度、產業成鏈的角度考慮,選擇生命科學、信息科技、數字創意多媒體為產業主題。
??不僅在整體規劃上,緯壹科技城每一棟建筑都是一個社區。例如作為啟動項目的啟匯城,建筑總高20多層,不僅綜合了研究機構、科技企業,還設有居住公寓、科技孵化、零售與休閑等配套設施,另外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若干政府服務部門也設在其中,在建筑地下層還開設地鐵站,整棟建筑充分體現了綜合創新社區的建設理念,吸引了眾多國際一流研發機構落戶。
??2、深圳首個工改工產業社區——深圳坂田天安云谷
??天安云谷位于深圳中部核心區坂雪崗科技城內,是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及大灣區發展的重要節點。項目總占地1140畝,總規劃建筑面積400萬方,分六期開發。
??在產業上,依托龍頭企業(華為)打造垂直生態,定位以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智能設備、機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主的產業鏈圖譜,也是國內首個以“云計算、大數據”理念規劃的智慧園區。從13年開發至今,招商運營表現一直是深圳市產業升級和城市更新項目的典范。目前已建成一二期產辦面積約84萬㎡,一期散售二期租賃,二期租賃面積38萬方,出租率93%,租金高于周邊15%-20%。入駐企業超760家,其中世界500強8家、上市/擬上市58家、高新技術企業110家、專精特新9家。
??3、產業+人文社區營造——深圳全至科技創新園
??深圳全至科技創新園前身是茅洲山工業區,占地面積近3 萬平方米,由于原有產業能級不足,通過拆除重建和綜合整治相結合,按照“廠房+寫字樓+配套”規劃,打造一個集研發辦公、高端生產、生活配套于一體的產業綜合體,建筑體量也從原先的5 萬平方米,拓展至23萬平方米。
??園區包括一棟23層科創大廈(“工業上樓”模式主體)、3棟5層研發辦公樓、1棟人才公寓、1棟綜合配套樓, 配有會議中心、美術館、員工食堂、咖啡店、書吧、籃球場、商業街等配套設施,重點傾向人文社區的營造。
??面向科技創新需求,傳統同質化的工業用地布局已經無法滿足多元化人才的聚集,必須要使園區空間與城市空間互通、共融,創造園區經濟與城市經濟混合的新功能布局方式。
??從傳統的產業園區更新為產業社區,也成為現代園區更新發展的重要模式。從空間上看,產業社區打破了地理邊界,用地混合發展;從功能上看,產業社區在科技、產業功能基礎上,需要滿足人生產和生活的多元需求;從產業上看,產業社區更注重產業生態的構建,完善技術、資金、人才等產業要素支撐,促進產業集群良性發展。
財政部:支持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2025-01-13支持城市政府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有需求的地方也可以用于新增土地儲備。金融監管總局:加快推進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擴圍增效
2025-01-13支持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報告|上海二手房有望率先止跌回穩
2025-01-092025年市場信心及房價具備止跌回穩空間。報告|2025年一二線城市二手房價有望止跌回穩
2025-01-07房價下行壓力或將逐漸減輕。高層會議聚焦!城市更新工作按下“加速鍵”
2025-01-06在新一輪經濟穩增長方面,將持續發力。砥礪奮進再啟新程,多家房企寄語2025
2025-01-03聚勢向新,行穩致遠。北京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借款人年齡上限延長3年
2025-01-02從最高不得超過65周歲調整為不得超過68周歲,與貸款期限有關的其他政策無變化。2024年房地產關鍵詞
2024-12-31與大家回顧一起走過的2024。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