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楊科偉、李詩昀 2024-03-06 14:59:28
- 城市:全國
- 發布時間:2024-03-06
- 報告類型:政策分析
- 發布機構:克而瑞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李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聚焦房地產領域,政府工作報告做了哪些重要部署?
??01
??首要任務防范化解風險,一視同仁支持房企融資穩主體、滿足多樣化需求穩市場
??“優化房地產政策,對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要一視同仁給予支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和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變化,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完善商品房相關基礎性制度,滿足居民剛性住房需求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點評:房地產再次被列入“防風險”任務板塊,一視同仁支持房企融資穩主體。由于房地產行業產業鏈長、涉及面廣,在投資、消費、財政、居民資產等領域中均占有重要地位,防范地產風險蔓延成為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的首要任務,要壓實企業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地方屬地責任。穩主體是穩地產的重要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對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要一視同仁給予支持”,綜合近期各地融資協調機制落地情況可見,民營房企項目也獲得了相當政策支持,例如廣東省民企和混合所有制房企項目獲得新增融資貸款占比高達98%,農行披露對接的貸款項目主體中民營企業等非國有企業占比超過80%。
??房地產政策優化寬松基調不變,未提“房住不炒”。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優化房地產政策,表明政策繼續寬松的主基調不會改變。另外,和去年一樣,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依然沒有提及“房住不炒”,不過“房住不炒”是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基本遵循,不提不代表動搖,相反會長期堅持。
??加速推進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構建新發展模式。“三大工程”是住房多元供給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題中之意,對于穩投資也有重要意義。2024年以來,PSL資金、地方專項債、中央預算內投資、試點擴圍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部署到位,未來的重點是要加緊落實,打通從目標規劃到政策配套再到項目落地的鏈條,形成更多實務工作量以及可復制的經驗模式。
??02
??減少限制性措施,一線調控趨松、二三線有望全面放開
??“減少限制性措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改善生活需要。實施政策要強化協同聯動、放大組合效應,防止顧此失彼、相互掣肘。研究儲備政策要增強前瞻性、豐富工具箱,并留出冗余度,確保一旦需要就能及時推出、有效發揮作用。”
??點評:減少限制性措施,一線調控趨松、二三線全面放開。年初住建部曾表態“充分賦予城市房地產調控自主權”,預示著地方因城施策空間進一步打開,隨即北上廣深等一線四城陸續松綁限購,釋放積極信號。結合政府工作報告“滿足居民剛性和多樣化改善住房需求”、“減少限制性措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改善生活需要”相關表述,我們認為,一方面,今年一線調控趨松、二三線全面放開的總趨勢不會變,北上廣深杭蓉等城市“四限”均有再松綁空間,另一方面,信貸、財稅等方面政策有望進一步發力,支持居民購房。
??03
??新型城鎮化仍將支撐中長期住房需求,房地產市場份額將向城市群、都市圈集中
??“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把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擺在突出位置,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完善 “人地錢”掛鉤政策,讓有意愿的進城農民工在城鎮落戶,推動未落戶常住人口平等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培育發展縣域經濟,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使縣城成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注重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 “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城中村改造。”
??點評:中長期來看,新型城鎮化仍將為住房需求提供重要支撐,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幫助新市民落戶安家,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都有助于拉動購房需求。注重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預示著未來房地產市場份額或將進一步向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成渝等核心城市群以及都市圈集中。
??04
??維持5%增長目標彰顯穩增長信心,穩就業、提高居民收入方能拉動住房消費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
??點評:GDP增速目標與去年保持一致,定為5%。由于2023年5.2%的增長成績得來不易,考慮到今年不再具有基數效應,維持5%的增長目標不下調彰顯了穩增長的信心決心。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此前各地方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31個省市2024年GDP增速目標加權平均值為5.4%,江蘇、山東、廣東等在內的經濟大省GDP目標均定為5%。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目標: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要多措并舉穩就業促增收,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要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努力促進低收入群體增收。
??穩住就業、提高居民收入,方能促進住房消費。2022年以來一系列降首付降利率等需求端政策效果不顯,根本原因在于居民對于就業和收入增長缺乏長期穩定的預期,因此普遍選擇縮減開支、提前還貸,即使政策空間打開,也難以逆轉居民主動降杠桿的大勢。所以,唯有穩住預期,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安全感,方能終止居民縮表,促進住房等消費。
??05
??貨幣政策精準有效,降準降息仍有空間、PSL等結構性工具發力、信貸政策繼續優化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加強總量和結構雙重調節,盤活存量、提升效能,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點評:聚焦房地產相關領域,第一,降準、降息仍有空間,2月降準和超預期幅度降息體現貨幣政策靠前發力特征,在經濟增長、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等訴求下,年內降準降息仍然可期;第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望接續發力,定向支持相關領域,例如央行去年12月重啟PSL,支持三大工程建設,再比如規模達千億的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在多個試點城市落地;第三,居民住房信貸政策仍有優化調整空間,譬如對多孩家庭、已購住房用于租賃的,相應放寬購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再比如認貸不認房等。
??06
??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財政擴張支持“三大工程”、減稅降負促住房交易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赤字率擬按3%安排,赤字規模4.06萬億元。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9萬億元。發行1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
??完善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健全生育支持政策,優化生育假期制度,完善經營主體用工成本合理共擔機制,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務供給,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
??點評:財稅支持房地產具體體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財政擴張支持“三大工程”建設;第二,減稅降費支持住房交易,減征免征契稅、縮短購房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征免年限等均是政策可選項;第三,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升住房消費信心,減輕居民生育、教育、養老等負擔,增強居民消費信心,對提升住房消費意愿也有積極作用。
- 11:10
- 11:07
- 10:58
- 10:58
- 10:56
- 10:55
- 10:54
- 10:51
- 10:49
- 10:48
- 10:46
- 10:46
- 10:43
- 10:42
- 10:42
- 10:23
- 10:22
- 10:20
- 10:18
- 10:16
- 10:14
- 10:14
- 10:09
- 10:00
- 09:53
- 09:51
- 09:42
- 09:09
- 09:08
- 08:52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