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楊科偉、李詩昀 2023-12-14 12:11:57
- 城市:全國
- 發布時間:2023-12-14
- 報告類型:政策分析
- 發布機構:克而瑞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定調2024年經濟工作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房地產領域要化解行業風險、推進“三大工程”、加快構建發展新模式。
??01
??定調地產:首要任務化解行業風險
??工作重點“三大工程”,治本之策發展新模式
??會議強調,要統籌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關基礎性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第一,化解行業風險仍是首要任務,意味著2024年房地產政策寬松主基調不變,供給與需求兩端支持均有加力空間。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將房地產歸入化解風險板塊,并列于三類風險之首,表明化解行業風險仍是明年首要任務,當務之急是要讓房地產行業回到平穩發展軌道,避免風險進一步蔓延外溢,2024年,房地產政策寬松的主基調不會改變,將繼續發力穩主體、穩需求。供給端,表述由去年的“防范化解頭部房企風險”變為“一視同仁”、“不同所有制”,意即保主體覆蓋范圍有所擴大,民營房企有望獲得增量支持,這一點從近期金融機構紛紛召開房企座談會,參會企業多為民營房企甚至包含部分出險企業,以及11月幾大主要銀行向非國有房企投放300億元開發貸款中已可見端倪。需求端,通過保交付、保就業進一步穩定收入預期和強化購房信心,在各種限制性調控措施陸續退出同時,財稅刺激尚未發力、信貸政策也有加碼空間。
??第二,“三大工程”是工作重點抓手,預計將加力金融支持,推動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2023年4月、7月兩次政治局會議對“三大工程”做出重要部署,7月,國務院發文推進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8月,國常會審議通過《關于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指導意見》,10-11月,住建部領導帶隊赴上海、南昌、廈門、成都等多地開展“三大工程”專題調研。不過受制于資金來源和規劃,“城中村改造”規模和替代效應難及當年棚改貨幣化安置,保障房性住房建設基本停留在頂層設計階段。“三大工程”既是拉動投資的重要引擎,也是構建新發展模式、形成多元住房供給體系的關鍵一環。預計2024年,中央將加大對“三大工程”金融支持力度,譬如由央行投放補充抵押貸款,為其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解決資金這一主要掣肘,“三大工程”項目有望加速落地。
??第三,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是長遠之計、治本之策,基礎性制度或涉及土地供應、住房供給、行業融資、房企經營等方面。所謂發展新模式,住建部部長倪虹在今年11月接受專訪時已經釋明其內涵——在理念上,要始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以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為重點,努力讓人民群眾住上好房子。好房子好在哪兒?就是要綠色、低碳、智能、安全,讓群眾住得健康、用得便捷,成本低又放心安心。在體制機制上,一方面是“人房地錢”的四要素聯動機制,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錢,防止市場大起大落。另一方面,建立房屋從開發建設到維護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包括優化開發方式、融資方式、銷售方式,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等制度。基礎性制度的完善也將圍繞這些要素展開,土地供給層面,根據人口增減情況動態調節用地指標,通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健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和補充耕地指標跨區域交易機制等;住房供給層面,以推進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設為抓手,推動形成“改善有商品、剛需有保障”住房供給新格局,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住房需要,規范租賃市場發展,優化改革商品房預售制及相應資金監管模式等均是題中之意;房企經營層面,轉向拼品質、拼科技、拼服務等。
??02
定調經濟:以進促穩、先立后破
??財政適度加力、貨幣精準有效
??會議定下明年宏觀經濟總基調——“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比去年增加“以進促穩”預示著明年整體宏觀政策基調更積極,“先立后破”指的是經濟轉型升級中新舊動能轉換銜接問題,擯棄舊動能、破除舊模式要建立在新動能、新模式逐步建立的基礎上,不能急于求成、“先破后立”或“邊破邊立”,推及房地產領域,構建和過渡到發展新模式并非朝夕之功,在此之前,市場要穩住,風險處置節奏要把握好,進而穩妥過渡至新階段。
??會議指出,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強調“適度加力”等表述,預示著明年財政赤字率可能繼續突破3%。貨幣政策強調“精準有效”,“社融、貨幣供應量匹配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等提法預示未來降準降息可期。
??03
??2024展望:穩主體穩需求、啟航新模式
??行政限制優化退出、財稅信貸加力有空間
??2023年,以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行業供需關系發生重大轉變”為分水嶺,房地產政策力度逐漸轉向“托舉并用”,需求端,降首付、降利率、認房不認貸接連落地,核心城市開啟“四限”松綁潮,供給端,“三個不低于”、“房企白名單”等紓困措施相繼提出。
??展望2024年,中央層面房地產政策有望從三方面發力:第一,以“三大工程”建設為抓手,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是住房多元供給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題中之意。第二,落實供給端金融支持,落地執行細則讓“三個不低于”、“融資三支箭”、“房企白名單”等措施真正落地見效。第三,下調住房交易稅費,比如購買家庭唯一住房或改善住房,減免契稅、縮短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征免年限等,通過人才補貼、新市民、多孩家庭購房補貼等財稅激勵措施,穩需求進而穩市場。
??地方限制性政策可以進一步優化,一線及部分強二線城市調控政策尚有松綁空間。一線城市政策或將精細化調整,譬如限購局部松綁,調降遠郊區域社保年限和套數限制,放寬法拍房、離婚購房限制,調降落戶門檻等,又比如信貸政策上,適當下調首套、二套商貸及公積金首付比例,再比如下調各類交易稅費征免年限,以及京滬普宅標準等均有調整可能。二線城市中,杭州、成都、長沙、西安、蘇州、天津等調控政策還有所保留,可以全面放開限購、限售,下調商貸首付比例,放寬限價鼓勵“優質優價”等均是可選項。其余二三線城市住房交易行政限制已經全面解除,可優化的比如限貸套數認定,進一步放寬至認貸不認房,實行商業貸款貼息,公積金政策在流動性充裕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提高可貸額度、放開“商轉公”等降低購房消費門檻。
- 12:05
- 12:00
- 11:55
- 11:30
- 11:30
- 10:59
- 10:44
- 10:29
- 10:19
- 10:12
- 09:58
- 09:53
- 09:42
- 09:37
- 09:36
- 09:35
- 09:33
- 09:24
- 09:22
- 09:18
- 09:16
- 08:45
- 08:32
- 08:14
- 2023-12-13 12:21:46
- 2023-12-13 12:04:30
- 2023-12-13 12:02:05
- 2023-12-13 11:53:13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