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許倩 2023-12-12 08:26:54 來源:中房報
??6年合作,起了變化。
??12月8日晚間,悅榕控股發布公告稱,將以4.8億元收購萬科方面所持3家公司股權,包括悅榕服務(中國)、悅榕酒店管理(中國)和悅榕酒店管理(天津)項目的股權;而萬科方面,將買下悅榕方面所持悅榕資產(中國)(擁有酒店的公司)的股權,以及從悅榕服務(中國)手中買下Chengdu Laguna Property Services Co.的股權,作價3000萬元。
??這次重組之后,悅榕控股順利拿下其在中國20余家悅榕系列酒店的管理權,而在此之前,這20余家酒店管理權掌握在萬科手中。
??悅榕控股表示,收購萬科所持股份加強了公司對中國市場的投入,以把握當地增長機會,并鞏固集團作為酒店行業主要參與者的地位。此舉將使公司能夠根據市場動態簡化戰略決策,并提高日常運營的運營效率;剝離酒店所有權部分,符合公司的輕資產戰略。
??“暫時沒有回應。”對于旗下公司股權變動,萬科方面對記者回復稱。
??悅榕鋪路輕資產
??這次重組計劃早有征兆。在中國,“我們正在考慮對很多事情進行重組。”今年7月份,悅榕控股創始人何光平談及悅榕控股與萬科的戰略聯盟時說。
??悅榕控股為全球知名度假村、酒店的國際營運開發商,其旗下酒店品牌悅榕莊為豪華獨家酒店的代表。萬科是悅榕控股在中國的戰略聯盟者,目前該聯盟旗下有26家悅榕系列酒店。
??據何光平透露,悅榕控股正在向輕資產結構轉型,計劃將全球范圍內的數十家新酒店納入自身管理。到2025年,“我們的酒店數量應該會達到100家。”何光平說。目前,悅榕控股在17個國家有72家酒店。這意味著,到2025年,悅榕控股還會增加19家酒店,其中在中國計劃增加13家。這19家酒店都將由悅榕控股管理,但不享有所有權。
??萬科與悅榕控股的合作始于2017年。當年1月23日,悅榕控股與萬科成立全新合資平臺——“悅榕中國”(Banyan Tree China),用以整合中國區域內悅榕控股旗下品牌酒店和資產。“悅榕中國”還將作為雙方共同的發展與管理平臺,在酒店、養老、養生領域拓展全新業務。
??2017年8月10日,萬科與悅榕控股就設立新公司悅榕資產(中國)簽署最終協議,并完成交割。該公司由悅榕控股和萬科分別以50﹕50比例合資設立,旨在整合悅榕控股在中國區域內的全部資產,萬科也可以向悅榕資產(中國)注入其持有的和籌建中的酒店項目。
??這次合作中,萬科向悅榕資產(中國)注入總額約7200萬新加坡元(折合約3.8億元人民幣),以認購其50%新股;并向悅榕管理(中國)和悅榕服務(中國)注入總額約1800萬新加坡元,以間接取得這兩家公司股權。悅榕資產(中國)繼而分別投資并持有悅榕酒店管理(中國)和悅榕服務(中國)40%股權。
??同時,萬科還以2400萬新加坡元(約1.3億元人民幣)為代價,獲得悅榕控股5%的股權。自此,中國境內20余家悅榕系列酒店由萬科酒店業務板塊負責。
??也就是說,萬科除重金聯手悅榕控股打造一個本土化公司之外,還拿出真金白銀成為悅榕控股的大股東,對于雙方合作頗下一番重注。
??對于這次合作,何光平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能與中國最大房地產開發企業之一的萬科結成伙伴關系。隨著中國經濟日漸成熟,境內游與境外游市場都呈現蓬勃增長態勢,許多地產開發企業都將目光投向酒店及旅游行業。此外,隨著中國人口的老齡化及全社會對健康養生需求的重視,適用于活躍長者的養生養老社區也正受到極大的關注。這些都是悅榕集團和萬科雙方都擁有豐富經驗和極大興趣的領域,攜手合作能使上述業務在中國及世界其他地區獲得更大發展。”
??對于涉足酒店行業資歷尚淺的萬科而言,這次合作是一個重要機會。萬科總裁郁亮表示,“我們相信攜手前行,定將產生很多協同效應。超過900萬房主與我們保持著密切聯系,他們將是悅榕集團一個很大的目標客群。我們還有很多城市綜合開發項目,能夠承載悅梿或悅苑的擴張。此外,我們在養老養生社區領域也多有建樹,結合悅榕集團在該領域備受贊譽的豐富經驗,我們定將能夠創造一個嶄新的共同發展機遇。”
??萬科“瘦身”
??酒店及度假產業是萬科八大業務板塊之一。2022年12月,萬科宣布成立酒店及度假事業部(BU),撤銷了原冰雪事業部,冰雪事業部業務和團隊并入新的BU。
??萬科酒店產業最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其與悅榕控股的合作,也是萬科酒店與度假事業部旗下重要的力量載體。在與悅榕控股合作之前,萬科旗下的酒店多以與品牌方合作為主要方向。
??截至2022年末,萬科酒店與度假業務管理已開業酒店33家,客房數共計5000多間。其中包括悅榕中國、萬科自有酒店品牌瞻云、有熊以及山地度假項目。
??在萬科的各大業務板塊中,酒店與度假業務是發展最慢的。2022年,萬科的經營服務業務全口徑收入達到512.6億元,同比增長23.1%。其中,物業服務業務實現營收303.2億元,同比增長26.1%;物流倉儲服務業務實現營收35.6億元,同比增長17.9%;租賃住宅業務實現營收32.4億元,同比增長12.1%;商業開發與運營業務實現營收87.2億元,同比增長14.3%;酒店與度假業務實現營收2.8億元,同比增長11%。
??現在,隨著悅榕系列酒店管理權的轉讓,萬科酒店及度假事業部業務將大幅縮減。如今萬科旗下酒店項目總共有16 家,其中悅榕莊項目保留6 家,自有酒店品牌瞻云、有熊共計10家。
??對于悅榕控股而言,這次收購將有助于增厚其利潤。2022年,悅榕控股因管理酒店而收取的管理費占集團收入的17%,自有酒店的收入占50%,其余收入則產生于長期留駐和品牌住宅銷售。
??“萬科此次出售多家公司股權,是其戰略調整和轉型發展的重要一步。”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通過此次交易,萬科不僅能夠獲得資金回籠和降低風險敞口,還能夠為公司未來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和機遇。同時,這一交易也反映了中國房地產市場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和政策調控下,企業需要不斷調整戰略和業務模式以適應市場變化和保持競爭優勢。
??一位行業觀察人士稱,雖然2018年萬科喊出“活下去”口號,但從2018年到2023年6年時間,萬科戰略其實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2018和2019年的規模擴張期,2020年和2021年的規模穩定期,2022年和2023年的規模收縮期。
??在2021年11月下旬臨時股東會上,萬科總裁祝九勝提出,當下歷史階段是整個行業要縮表,去規模、去金融化、降杠桿等,萬科必須在安全和增長之間尋求平衡。
??對于萬科出售酒店股權這一舉動,也有人士認為,這可能出自其對于酒店業的悲觀預期。他們認為,萬科作為一家房地產企業,對于酒店業的未來發展可能存在一定疑慮和不自信。此外,出售酒店股權也可能意味著萬科在尋求新的發展方向和機會。
百強房企銷售降幅繼續擴大,12月或迎改善
2023-12-07市場仍處于筑底階段,投資意愿尚無起色。房地產行業調整對地方財政影響如何?財政部回應了
2023-12-06房地產市場下行給地方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帶來的影響可控。上海今年第12批次集中供應樓盤公布:19個項目共5247套房源將上市
2023-12-05本次將上市19個商品住房項目,涉及悅云華庭、云悅名庭、映翠軒、奉發右岸晶邸等,共55.8萬平方米,合計5247套。萬科1-11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3431.4億元
2023-12-051~11月,萬科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2209.2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3431.4億元,同比下降9.03%。雅居樂:1-11月實現預售金額約419.2億元,同比下降31.7%
2023-12-05截至2023年11月末,雅居樂集團累計實現預售金額約419.2億元,同比下降31.7%;對應銷售的建筑面積為281.2萬平方米,平均價為每平方米14910元。正榮地產1-11月實現合約銷售額144.81億元
2023-12-052023年1-11月,正榮地產累計實現合約銷售金額約為144.81億元,合約銷售建筑面積約為96.17萬平方米。中南建設1-11月合同銷售額380.5億元,同比減少逾三成
2023-12-051-11月,中南建設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380.5億元,銷售面積319.2萬平方米,同比分別減少33.5%和34.3%。郵儲銀行與八家房企開展一對一座談
2023-12-05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2023-12-11 11:11:06
- 2023-12-11 11:02:03
- 2023-12-11 10:50:55
- 2023-12-11 10:41:50
- 2023-12-11 10:32:51
- 2023-12-11 10:27:49
- 2023-12-11 10:11:12
- 2023-12-11 09:57:38
- 2023-12-11 09:54:29
- 2023-12-11 09:53:18
- 2023-12-11 09:47:29
- 2023-12-11 09:44:24
- 2023-12-11 09:41:49
- 2023-12-11 09:34:27
- 2023-12-11 09:18:56
- 2023-12-11 09:16:27
- 2023-12-11 09:07:45
- 2023-12-11 08:51:05
- 2023-12-11 08:49:39
- 2023-12-11 08:34:01
- 2023-12-11 08:29:06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