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7 09:58:11來源:河北省人民政府
??《關于精準配置土地要素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的十條措施》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12月24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精準配置土地要素保障重點項目
建設的十條措施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堅持節約集約用地,精準配置土地要素,保障全省重點項目建設,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結合實際,制定如下措施。
??一、著力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引領。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性作用,引導項目按照國土空間規劃科學選址。市、縣要加快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優化國土空間結構和布局,保障重大產業、基礎設施、民生領域等重點項目用地需求。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應納入相關專項規劃,加強與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國土空間規劃批準實施前,“十四五”近期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保障項目、重大產業項目用地,選址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不一致的,可由縣(市、區)政府編制規劃銜接方案,隨用地卷宗一并報省政府審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有節余的,可繼續使用;建設用地規模不足的,按照2019年下達市、縣(市、區)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的50%預支規劃規模。
??二、全面推進工業項目進園入區。堅持布局集中、用地集約、工業集聚原則,推動工業項目向園區集中、集聚發展。新建工業項目,原則上必須全部進園入區。確因資源、環境等特殊原因不能進園入區的工業項目,實行一事一議,由市、縣政府科學論證后辦理用地手續。進園入區的工業項目,符合條件的優先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耕地占補平衡指標。鼓勵各類投資開發主體建設多層標準廠房、科技企業孵化器,滿足中小企業進園入區需求。
??三、精準配置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依據真實有效的項目配置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提高計劃指標配置精準度。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自然資源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等部門要按季度梳理能源、交通、水利等單獨選址項目,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國家或省政府重大項目清單,爭取國家保障計劃指標。市、縣政府統籌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集中向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重點項目傾斜。市、縣報批用地時要明確建設項目基本情況,說明計劃供地時間、項目開工時間,新批準建設用地須在2年內完成征收和供應。鼓勵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經營性房地產項目(即商品住宅項目)用地,原則上使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違法用地補辦手續,可不再使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
??四、統籌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市、縣政府要加大補充耕地力度,增加補充耕地指標儲備,將補充耕地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年度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土地綜合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礦山修復治理、農民自主開發等各種途徑產生的新增耕地,按程序納入全國耕地占補平衡動態監管系統后,均可用于占補平衡。落實“縣級自求平衡、市級統籌調節、省級適當調劑”機制,全力保障重點項目補充耕地指標需求,縣級補充耕地指標不足的,由市級統籌調節予以保障;市級完成年度補充耕地任務后,補充耕地指標仍不足的,由省級調劑解決。對于省確定的重大急需建設項目,市級確實無法落實耕地占補平衡的,經省政府審定后,使用省級儲備補充耕地指標統籌保障。
??五、主動做好項目前期服務。各級各部門要聚焦重點項目建設,提前介入,全過程參與、全流程服務,指導項目建設單位做好項目前期工作。規劃選址階段,市、縣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林業和草原等主管部門要及時、準確向建設單位提供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林地、自然保護地、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信息和用地限制性要求,引導項目科學合理選址。符合條件的重大能源、交通、水利等項目選址確定后,各級各部門要加快組織開展占用生態保護紅線不可避讓論證、永久基本農田補劃、占用自然保護地審批、使用林地審核、壓覆重要礦產資源審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等相關手續;市、縣政府要及時組織開展征地前期工作,履行征地程序,落實相關費用,依法依規并聯開展、壓茬推進,加快實施。
??六、持續提升建設用地審批效能。進一步明確審批權限,壓縮審批時限,實行全程網辦、并聯審批,提高建設用地審批效率。國土空間規劃批準實施前,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農村建設用地范圍內將集體農用地和集體未利用地轉為集體建設用地(含農村宅基地)的,由設區的市政府審批。符合法律規定,確需征收集體土地的,征地前期工作完成后,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用地組卷,按程序報有批準權的政府審批,市級審查不得超過9個工作日,省自然資源廳審查不得超過8個工作日。市、縣要強化建設用地批后實施,加快土地供應,嚴控新增批而未供土地。全面推進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多測合一改革。開辟重點項目用地審批“綠色通道”,即來即辦、快審快批。
??七、加快推行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深化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行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市、縣政府或開發區管委會組織開展環境影響、節能、壓覆重要礦產資源、地質災害等區域綜合評價,制定規劃建設、能耗、環境、投資等標準,土地出讓時,在出讓公告中予以明確。土地成交后,由市、縣政府或開發區管委會與受讓人簽訂履約監管協議,明確標準相關要求和違約責任,確保各項標準落實到位。將地籍調查和土地供應環節勘測定界合并,土地出讓合同簽訂后,指導用地單位及時繳納土地出讓金和相關稅費,辦理交地手續時即領取不動產權證書,實現“交地即交證”。力爭2022年底前,國家(更多政策,請查閱中房網 m.dlhunqing.com)級開發區新增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比例不低于50%,省級開發區比例不低于30%;2023年,省級以上開發區全面推行新增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
??八、著力盤活存量建設用地。落實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有效盤活利用存量建設用地,充分釋放土地利用潛力,優先保障重點項目用地需求。嚴格執行建設用地“增存掛鉤”機制,開展批而未供土地盤活利用三年行動,以供為主、供撤結合,推進批而未供土地面積大幅下降。對政府或政府部門原因造成的閑置土地,自閑置之日起1年內須處置到位,未處置到位的要倒查責任。對企業原因造成的閑置土地,未動工開發滿1年的,按照土地出讓或劃撥價款的20%征繳閑置費,未動工開發滿2年的,堅決依法無償收回。對批而未供土地和閑置土地面積較大的縣(市、區),降低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核算比例,對問題嚴重、處置不力的重點地區,除國家和省重點項目、民生項目外,實施區域限批。
??九、層層壓實各級責任。各級各部門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進一步增強保障項目建設的意識,切實扛起保發展、保項目、保投資的責任。各級自然資源部門負責牽頭抓總,加強統籌協調,指導督促工作落實;發展改革部門負責加強項目謀劃,嚴把項目審查關,及時梳理申報國家和省政府重大項目清單;能源、交通、水利等行業主管部門負責指導項目建設單位科學合理選址,辦理相關手續,依法依規用地;其他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共同推進工作落實。市、縣政府是重點項目用地保障的責任主體,對項目真實性、計劃指標配置、占補平衡落實、用地審批、土地供應、批而未供土地和閑置土地處置負總責。
??十、建立健全用地保障協調機制。建立全省重點項目用地保障聯席會議制度,由分管自然資源工作的副省長任召集人,省政府分管副秘書長、省自然資源廳主要負責同志任副召集人,相關部門分管負責同志為成員,研究解決重大問題,確保工作全面落實。聯席會議制度辦公室設在省自然資源廳,負責聯席會議制度日常工作。市、縣政府要建立相應保障協調機制,成立工作專班,明確責任單位和具體責任人,全力推進工作落實。省自然資源廳要切實發揮牽頭抓總作用,主動協調省發展改革、科技、工業和信息化、商務、交通運輸、水利等部門,加強信息共享,定期通報各地用地保障情況,強化跟蹤問效。對落實緩慢、問題較多的,開展不間斷督導檢查;對工作不力、問題嚴重的進行約談;對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紀依法依規嚴肅追責問責。
??附件:全省重點項目用地保障聯席會議制度組成人員名單
附件
全省重點項目用地保障聯席會議制度
組成人員名單
??召集人:袁桐利 副省長
??副召集人:王素文 省政府常務副秘書長
?? 付振波 省自然資源廳廳長
??成 員:韓國強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 李叢民 省科技廳副廳長
?? 王建分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
?? 李青海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社會保險事業服務中心主任
?? 張蘭格 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
?? 吳 躍 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
?? 桑衛京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
?? 戴為民 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
?? 張寶全 省水利廳副廳長
?? 劉振洲 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
?? 安 靜 省商務廳副廳長
?? 張立安 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
??全省重點項目用地保障聯席會議制度辦公室設在省自然資源廳,辦公室主任由付振波同志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