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4 16:12:58
??完整版報告下載:中房研協3季報:調控政策堅持維穩基調,行業核心指標增速下行
??總報告
??一、政策環境:“維穩”基調不改 金融監管保持收緊態勢
??1.中央層面:堅持調控立場,維護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和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
??三季度,中央層面多次強調重申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堅定調控立場,約談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和住宅用地價格增長過快的城市,并納入監測重點城市名單;央行、銀保監會等監管部門要求金融機構準確把握和執行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金融強監管力度不減。并首次提出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貨幣政策總體穩定。三季度,央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同時,于7-9月分別開展1000億元、6000億元、6000億元的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持續保障市場流動性需求。利率方面,MLF中標利率及LPR均延續穩定,1年期MLF中標利率為2.95%,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央行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會議指出,要統籌做好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保持貨幣供應量與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
??房地產金融強監管力度不減。三季度,國務院、銀保監會連續發聲,提出要嚴格房地產企業“三線四檔”融資管理和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試點房企拿地金額占年度銷售額比例、商票數據等指標被監管部門納入監管范疇。央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房地產金融工作座談會,要求金融部門準確把握和執行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持續落實好房地產長效機制,加快完善住房租賃金融政策體系。
??持續整治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7月13日,住建部、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通知,要求重點整治房地產開發、房屋買賣、住房租賃、物業服務等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關注度高的突出問題。并明確目標: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實現房地產市場秩序明顯好轉,違法違規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監管制度不斷健全,監管信息系統基本建立,部門齊抓共管工作格局逐步形成,群眾信訪投訴量顯著下降。
??加快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三季度,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有關意見》,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要求城市人民政府和省級人民政府落實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責任。“努力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發布會上住建部明確,要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堅持供需匹配,通過新建、改建、改造、租賃補貼等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籌集房源,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
??首提房地產“兩維護”。9月24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會議首次提出房地產“兩維護”: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央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的房地產金融工作座談會再次重申這一觀點,并要求金融機構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配合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維護。
??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8月3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推廣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經驗的通知》,從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提高城市建設與治理水平、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等多方面總結了試點地區的工作經驗,為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領域的面上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撐。
??2.地方層面:緊縮性調控主旋律不改,壓力城市政策維穩導向顯現
??調控松綁依賴人才新政和戶籍制度改革。三季度,人才引進和戶籍制度改革繼續為地方房地產發展賦能。典型代表如:南京、武漢進一步優化落戶政策,推行積分落戶常態化;福建省發布新型城鎮化規劃,持續放寬放開落戶限制;廈門、沈陽、青島、佛山等多地出臺人才引進政策,其中廈門市明確高層次人才可按市場價45%的價格申購人才住房,沈陽市對符合條件的人才最高發放500萬元獎勵并解決首套購房問題。
??調控收緊加強行政限制、完善土地出讓規則和強化資金監管。三季度,西安、上海、無錫、紹興、東莞、廣州、溫州、合肥等多地紛紛建立二手房價格核驗或參考價格發布機制;東莞、惠州、杭州、北京、衢州等多地進一步收緊限購政策。在土地市場,深圳、天津、福州、杭州、南京、成都等城市在住宅用地第二輪集中供應中完善土地出讓規則,如下調土地溢價率上限、設置禁馬甲機制、嚴格房企資金審核等。山西、河北、天津、深圳、南京等繼續強化房企資金監管,安徽、江西、云南、溫州、杭州、銀川等持續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整治行動。
??“限跌”“財稅支持”等政策助力地方樓市企穩。三季度,岳陽、昆明、唐山、沈陽、江陰等多個城市相繼發布“限跌令”,或召開房企座談會,嚴禁房企惡意降價,維護房價和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長春、肇慶、中山、惠州等地紛紛通過財稅支持類政策,緩解地方樓市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