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監管部門密集對上市房企違法違規行為出手。
??“公司將依法依規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并嚴格按照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7月20日,格力地產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
??一周前(7月13日晚間),格力地產公告稱,收到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
??此后,格力地產股價開啟下跌模式:7月13日股價收于6.81元/股,7月14日則一字跌停,7月17日繼續下跌7.83%。直到7月18日,股價止跌上漲3.89%;7月20日收于6.1元/股。格力地產還可能面臨近8萬受損股民的索賠問題。
??針對被立案調查、投資者索賠事宜,記者致電格力地產董事會秘書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一切事宜找公司公關部。隨即,記者撥通了該人士提供的公關部電話,但電話無人接聽。
??被立案的不止格力地產。近期,首開股份、宋都股份等房企接連收到來自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部分房企則因各種問題被監管層出具警示函,包括華僑城、陽光城、云南城投置業、陸家嘴等。
??地產深度調整之際,監管“零容忍”信號清晰,一些違法違規行為逐漸被暴露,而信息披露向來是監管部門關注的重中之重。
??多次因信披違規被關注
??記者注意到,許多被立案公司在之前往往都有先兆,比如被交易所下發問詢函,聚焦問題往往與公司披露業績有關。
??近期,格力地產分別因增發重組和計提減值兩大事項遭上交所下發文函。一份是《關于格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的審核問詢函》,一份是《關于格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報告的信息披露監管工作函》。
??關于前者,格力地產在5月26日以“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回復”為由申請延期后再無下文;關于后者,格力地產于6月9日進行了部分回復,但未對存貨跌價準備一事做出回應。彼時格力地產稱,提問涉及存貨項目近3年存貨減值測試情況,時間跨度長,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尚需時間。
??此次格力地產被立案調查,是否因為計提減值和增發重組兩大事項中的某一項或兩項,目前尚不得知。
??7月17日晚間,格力地產宣布對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導致公司2018~2021年度凈利潤有所減少,2022年凈利潤調多6.26億元。格力地產此前披露2022年度虧損26.84億元,更正后虧損金額縮窄至20.57億元。
??格力地產稱,本次差錯更正是對上交所監管工作函的回應,決定更正會計差錯的原因系對存貨項目前期計提減值情況進行了全面梳理和詳盡調查。
??這不是格力地產第一次因為信息披露工作受到監管關注。今年2月格力地產披露2022年業績預告后,上交所就曾就存貨跌價準備問題發出《監管工作函》。
??彼時,格力地產回應稱,管理層前期對于相關區域房地產銷售市場發展趨勢預期過高,而新一屆管理層在綜合考慮外部市場經營環境的不斷變化后,相應調整經營策略,因此對存貨減值的相關判斷發生變化和差異。
??更早些時候,格力地產前董事長魯君四曾在2020年12月30日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21年10月遭廣東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其后更于2022年6月17日被上饒市公安局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原因是“因涉嫌泄露內幕信息”。
??格力地產業績一直未有改善。據其業績預告,2023年上半年預計歸屬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為-1.96億元到-2.35億元,同比減少303.9%到344.68%,再次出現虧損。虧損原因主要是上半年房地產業務結轉收入減少,同時公司對出現減值跡象的長期股權投資計提了資產減值準備。
??自7月13日晚被立案公告發布后,格力地產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投資者關于此次被立案調查會否影響公司收購重組珠海免稅之類的詢問此起彼伏。
??格力地產回復稱:公司面對復雜的市場環境,將繼續完善產業布局,穩步推進房地產項目建設,促銷售抓回款,積極調整銷售策略。同時搶抓市場機遇,加強大消費板塊多元產業的協同發展,促進資源效率最大化,對內將通過降本增效,盤活資產,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
??多家上市房企被警示或立案
??同樣作為國企的首開股份,于7月12日收到了證監會送達的《立案告知書》,同樣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具體事項尚未披露。7月13日開盤時,首開股份股價一度下跌近6%。
??7月12日這天,中國證監會一連對9家A股上市公司下發《立案告知書》,原因均為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首開股份表示,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并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目前,公司各項經營活動正常有序開展,業務及財務狀況正常。
??今年1月底,首開股份發布業績預告:2022年虧損預計達10億元至15億元,預計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30億元到-35億元。20天后,首開股份收到上交所下發的工作函。
??4月28日,首開股份發布2022年業績報告:2022年度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4.61億元,與業績預告較優值-10億元相差5.39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母公司凈利潤-22.69億元,與業績預告較優值-30億元相差7.31億元。
??因最終年報業績與預告差異較大,首開股份再次被上交所問詢。隨后,首開股份發布《2022年度前期差錯更正的專項說明》及《關于前期差錯更正的公告》,表示對2021年12月31日前的相關會計項目進行了調整。但顯然,監管部門“并不滿意”。
??今年初,多家上市房企在披露業績預告后即收到交易所關注函或監管函,包括華遠地產、榮盛發展、金科股份等。監管主要關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會計科目以及“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而造成的非經常性損益”。
??就在7月份,中南建設公告收到深交所下發的2022年年報問詢函,詢問公司報告期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是否充分、合理;*ST宋都在回復上交所問詢函中,回應公司計提大額存貨跌價的原因,但最后仍收到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華僑城A則因部分項目存在存貨跌價準備測算依據不充分情形等原因,被深圳證監局責令改正。
??“這表明在行業下行期持續較久且看不到回暖情況下,企業運營和業績都承受了較大壓力,因而迫使企業在具體業務操作中往往忽視信披的嚴肅性和規范性要求,從而導致違規現象頻出。出具警示函、立案調查這些監管措施對公司而言,既是一種風險警示,也會讓公司的市場聲譽和運營誠信受到質疑,負面影響必然會反映到公司股價和市值變動上。”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
??若被查實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將面臨何種處罰?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律師吳昕棟表示,根據證券法,包括責令改正、警告、罰款、證券市場禁入等。如果信披違法情節嚴重,如造成股東、債權人或其他人直接經濟損失數額累計在五十萬元以上,或虛增或者虛減利潤達到當期披露的利潤總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還應承擔刑事責任。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22號
郵編:100037 電話:010-68323566 傳真:010-88386228
Copyright 2010-2014 北京中房研協技術服務有限公司,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備13002607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