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5 14:40:23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近年來,在加快建設制造業強市、海洋經濟大市、宜業宜居宜游城市的基礎上,煙臺十分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以制度創新為引領、以惠企便民為宗旨,將“信用煙臺”建設融入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過程,為打造名副其實的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注入“信”動能。
??一、緊扣“1+233”,多措并舉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2021年7月17日,煙臺審議通過《中共煙臺市委關于構建“1+233”工作體系的決議》。《決議》提出,打造誠信法治市場環境,強化政府誠信建設,完善法治環境評價體系,依法依規兌現對企業承諾事項。“1+233”工作體系,就是突出加強黨建引領這一根本,抓好動能轉換、鄉村振興兩條工作線,加快中心城區、產業園區、海洋經濟示范區“三區”建設,強化民生改善、營商環境、風險防控三項支撐保障。
??在組織架構方面,成立由17個部門(單位)組成的煙臺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任組長,協調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關工作;在區市層面,所屬區、市均切實貫徹煙臺市信用建設要求,相應建立了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或信用建設領導小組機制。作為牽頭單位,煙臺市發展改革委多措并舉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爭創省級社會信用建設省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一體化試點、企業信用管理試點,積極開展先行先試,實現與省里統一信用查詢、信用報告、信用修復等信用服務,加快推進企業信用管理,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目前,煙臺市已全面歸集市場主體和自然人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社保、納稅、水電氣等領域信用信息數據約7 億條。同時,印發《煙臺市公共信用信息“三清單”》、研究編制《煙臺市公共信用信息目錄》和《失信懲戒措施清單》,進一步明確信用信息范圍,依法依規實施失信懲戒,完善失信主體信用修復機制,提高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法治化、規范化水平。推進市級信易貸平臺建設,推動市場主體、銀行入駐,實現企業和銀行無縫對接,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在各類審批、財政性資金使用、招標投標等領域加強信用結果應用,增強守信企業獲得感,提高失信企業違約成本。推進信用商圈、信用村鎮及各類“信易+”場景應用,優化營商環境。
??二、“被窩里的信易貸”,以良好信用引來金融活水
??2019年,煙臺市為破解農戶、合作社融資難問題,著力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利用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助推農戶獲得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通過整合涉農三方數據信息,健全農戶信用信息征集和評價體系,實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310”模式(信用良好的農戶可以實現3分鐘申請、1秒鐘到賬、0人工干預,無抵押、免擔保)。截至2021年4月,累計為煙臺市城鄉居民貸款已達80.71億元。
??為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2016年,煙臺就搭建了全市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平臺,成功授信20多億元。全國信易貸平臺推出后,煙臺專題召開“信易貸”推進工作座談會,印發《關于深入開展“信易貸”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的通知》,設立了1億元的煙臺市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截至目前,全市38家銀行機構已有37家入駐國家信易貸平臺,成功授信126億元。
??三、“中英雙語”信用報告,為外貿企業“走出去”提供堅實后盾
??穩外貿是“六穩”工作的主要內容,信用是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煙臺市發展改革委、市貿促會積極協調第三方征信機構,為全市163家外經貿企業免費出具的中英文對照版“信用報告”,這是“信用煙臺”建設史上的第一次,是以信用助力“穩外貿”的重要舉措之一,同時也是信用服務實體經濟、市場主體的一次有益探索。
??信用報告中英文對照,內容詳實,為企業健康順利走出提供了堅實的后盾保障。2021年,煙臺將進一步擴大范圍,免費為全市10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高技術企業等提供信用報告,助力企業成功完成招投標、業務洽談、信貸等方面。
??此外,成立煙臺市信用協會,共筑煙臺信用圈,切實解決市場主體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印發《煙臺市關于實施信用管理“百企示范、萬企規范”工程的意見》,探索從企業職工信用管理、生產經營信用管理、財務風險信用管理、社會責任履行管理四個方面發力,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全市營商環境優化、政務服務效能提升。
??四、“無感式監管”,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逐步形成
??2020年,煙臺探索實施“審批+信用+監管”工程,開發市級聯合獎懲系統,嵌入20個市級自建業務系統,與政府采購、公共資源交易(招投標)、工程建設系統互聯互通,在窗口人員辦理業務時無需改變業務流程、無需獨立點擊任何按鈕,直接實現信用核查和獎懲,并面向全市各級部門和單位提供服務,部門聯動效果顯現,截至2021年5月信用核查量達100萬次。全市61個領域出臺了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辦法,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逐步形成。
??五、“登門修復”注重市場權益保障、有諾必踐
??正向要激勵,黑榜需慎用。2020年印發了《關于加強市場主體權益保障防止失信聯合懲戒泛化濫用的通知》,防范失信懲戒濫用。
??2020年,為防范企業失信風險、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線上利用煙臺市全國首創的“失信修復風險預警系統”。2020年6月,全市應修復行政處罰數量1703件,完成修復數量817件,修復完成率高達48%,營造了“知信、守信、用信”的誠信氛圍。
??讓守信者一路暢通、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誠信的力量不斷生長。2021年,煙臺市市發展改革委牽頭,聯合市科技局等15部門聯合制定印發《關于對煙臺市誠信紅榜企業實施聯合激勵的合作備忘錄》,入選煙臺市誠信紅榜企業可享受包含發改、科技、公安、財政、人社、住建、文旅等相關部門的17類43項激勵舉措。
??六、“日日有新聞”,弘揚信用文化,筑牢社會信用體系基石
??煙臺高度重視誠信宣傳工作,以“誠信建設萬里行”為載體,深入挖掘煙臺歷史文化名城內涵,切實講好“信用煙臺”故事,形成了“日日有新聞、周周有動態、月月有活動”的煙臺誠信文化品牌。
??根據中央宣傳部“誠信建設萬里行”主題宣傳活動的統一部署、統一要求,制定《煙臺市“誠信建設萬里行”主題活動工作方案》,依托膠東在線、煙臺電視臺、煙臺日報等傳統媒體,抖音、微視頻等新媒體開展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在全市形成了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濃厚氛圍。
??今年以來,“6.14信用記錄關愛日”海邊亮燈儀式、《山東省社會信用條例》MG動畫發布、“爭做誠信煙臺人 為信用煙臺助力”的H5、2021煙臺信用知識問答、信用煙臺宣傳月啟動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層出不窮,讓“信用煙臺 信飄四海”。截至目前,全市上下共舉辦各類宣傳活動150多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