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體系 2024-01-16 10:22:50 來源:廣東省人民政府網站
- 城市:0
- 頒發時間:
- 發文字號:
- 發文機構:
- 實施日期:
- 效力級別:請選擇效力級別...
- 類別:請選擇類別...
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意見〉的通知》要求,推進我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現結合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系統觀念,統籌發展和安全,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推進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與國民經濟體系各方面各環節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信用對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防范化解風險的重要作用,為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二、健全信用管理機制
??(一)強化科研誠信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全面實施科研誠信承諾制度。加強對科研活動全過程誠信審核,將科研誠信責任主體信用情況作為項目申請、科技獎勵、職稱評定的重要參考,提升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及其科研人員誠信意識。依法查處抄襲、剽竊、偽造、篡改等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行為,嚴厲打擊論文買賣“黑色產業鏈”和職稱評定不誠信行為。在大型科創中心探索信用管理新模式。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運用體制,鼓勵建立知識產權保護自律機制,推進知識產權領域以信用為基礎的分級分類監管試點工作。健全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將故意侵犯知識產權嚴重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的侵權行為信息納入失信記錄,加大對商標搶注和惡意囤積、盜版侵權、非正常專利申請等違法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凈化知識產權交易市場。推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加大涉知識產權類判決的執行力度。
??(二)推進質量和品牌信用建設。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強化計量、標準、認證、檢驗檢測等方面誠信要求,擴大國內市場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強農產品、食品安全信用管理,開展工業產品質量安全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落實生產企業質量信用評價規范。加強鏈主企業遴選管理工作。推動企業加強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誠信管理,健全覆蓋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工程建設等行業領域重點企業的信用監管機制。深化廣東品牌建設,推動企業將守法誠信要求落實到生產經營各環節,加強老字(更多政策,請查閱中房網 m.dlhunqing.com)號、馳名商標、地理標志保護,培育一批誠信經營、守信踐諾的標桿企業。
??(三)完善流通分配等環節信用制度。加強物流領域信用建設,開展流通領域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加快建設覆蓋線上線下的食品、藥品、醫用耗材、農產品、主要農業生產資料、特種設備、危險品等重要產品追溯體系,探索建立化妝品、生鮮產品追溯體系。健全市場主體信譽機制,提升企業合同履約水平。加強稅務領域信用建設,實行納稅申報信用承諾制,提升納稅人誠信意識。探索建立勞動用工、招聘求職信用互查機制。強化社會保障領域信用建設,依法打擊騙取社會救助資金及物資、社會保險待遇、就業補助資金、保障性住房等行為,將違法失信行為納入信用記錄并依法依規實施失信懲戒。落實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制度。建立慈善組織信用檔案,防治詐捐、騙捐,提升慈善組織公信力。加大涉農民工工資案件執行力度,依法懲戒拖欠農民工工資等失信行為,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依法懲處通過虛假訴訟、惡意訴訟阻礙市場主體正常經營發展的違法行為。
??(四)打造誠信消費環境。運用信用手段釋放消費潛力,推動在醫療、養老、家政、旅游、購物、文化、餐飲、租賃等領域實施“信用+”工程,鼓勵對守信主體給予優待等激勵措施。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加強對體育健身、文化娛樂、美容美發、商品零售、教育培訓、托育養老等行業預付費消費監管,對制假售假、違法廣告、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依法實施失信聯合懲戒。開展誠信價格、誠信市場建設。對屢禁不止、屢罰不改的嚴重失信主體,依法實施市場禁入。
??(五)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加強法治政府、誠信政府建設,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招商引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產業扶持、政府投資等活動中依法誠信履約,增強投資者信心。建立政務誠信監測預警系統和重大項目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完善政府誠信履約機制,建立健全政務失信記錄和懲戒制度,將機關事業單位的違約毀約、拖欠賬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納入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推廣行政許可告知承諾制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加強司法公信建設,推動被執行人積極履行義務,探索建立政務誠信訴訟執行協調機制。
??(六)完善生態環保信用制度。探索自然資源領域信用評價機制,強化信用評價結果共享運用,推動加強土地、礦產、森林、海洋、水資源、測繪、地勘行業監管。推動相關企事業單位依法披露環境信息,督促企業依法履行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完善企業環保信用評價管理制度,落實信用差別化監管。聚焦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要求,落實重點單位碳排放權交易信息公開,加強對碳排放權交易中登記、交易、結算、核查等環節信用監管,依法打擊碳排放數據造假行為。
??(七)加強各類主體信用建設。建立健全參與市場活動的企業、個體工商戶、社會組織、機關事業單位以及自然人等各類主體的信用檔案,完善信用信息記錄和共享體系。在保護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以食品藥品、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產品質量、醫療衛生、金融服務等領域為重點,建立完善各行業個人誠信記錄。健全失信行為糾正后的信用修復機制,規范開展信用修復、信用異議工作,建立政府部門間及與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的信用修復協調聯動和信息共享機制,保護信用主體合法權益。
??三、營造良好信用環境
??(八)優化進出口誠信環境。用好出口退稅政策,依法打擊虛假出口等騙取退稅行為。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險等外貿政策工具,適度放寬承保和理賠條件,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力度。引導外貿企業加強品牌、質量建設,加強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信用管理。強化海關登記備案企業信用服務,加大“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培育力度。落實海關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措施,對高級認證企業和失信企業實施差別化監管措施。落實進出口海關監管領域信用修復和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制度。
??(九)加強國際雙向投資及對外合作信用建設。加強涉外招商引資領域誠信建設,及時有效處理外商投資企業投訴,維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推進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廣東分中心、深圳分中心建設運行。加強對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對外援助等領域信用建設,增強對外合作參與者誠信意識。完善境外投資備案核準制度、對外投資報告制度,加強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備案報告管理,將違法違規行為信息納入失信記錄。
??四、打牢堅實信用基礎
??(十)創新信用融資服務和產品。按照國家部署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推廣基于信息共享和大數據開發利用的“信易貸”模式,加大各級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的推廣應用力度,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便利性。支持破產重整、破產和解的企業開展信用修復,鼓勵金融機構對重整、和解后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依法依規予以審批。加快建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產經營型農戶相關數據目錄、標準及共享和比對機制。強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金融服務,提升“農融通”平臺服務效能,鞏固拓展信用村“整村授信”工作成果,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十一)加強資本市場誠信建設。落實證券期貨市場誠信監督管理,健全資本市場誠信檔案,加強市場主體誠信合規經營教育。落實資本市場行政許可信用承諾制度,將市場主體履行承諾情況納入信用記錄。實施信用報告代替企業無違法違規證明改革,便利誠信企業進行上市、融資等經營活動。壓實相關主體信息披露責任,提升市場透明度。加強對中介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的信用監管。落實強制退市制度,加強投資者權益保護。
??(十二)強化市場信用約束。充分發揮信用在金融風險識別、監測、管理、處置等環節的作用,建立健全“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的風險防范化解機制。支持金融機構和征信、評級等機構運用大數據等技術加強跟蹤監測預警,健全市場化的風險分擔、緩釋、補償機制。依法嚴查欺詐發行、虛假陳述、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重大違法案件,強化“零容忍”執法震懾。挖掘信用信息數據價值,建立防范金融詐騙犯罪的監測模型。加強網絡借貸領域失信懲戒。健全債務違約處置機制,依法嚴懲逃廢債行為。對資不抵債失去清償能力的企業可依法清算、破產重整或破產和解,探索建立企業強制退出制度。
??五、加強信用監管和信用服務
??(十三)優化信用基礎設施。統籌建設全省一體化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建設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省級節點,優化“粵信融”省級征信平臺,支持廣州、深圳等有條件的市建設市級征信平臺。支持深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跨境信用綜合服務平臺。強化平臺信用管理和服務支撐能力,依托“粵系列”平臺提供移動公共信用服務,提升“珠三角征信鏈”跨區域服務能力。加強與省“一網統管”平臺、行業信息管理系統互聯共享,建成覆蓋省內全部信用主體、所有信用信息類別、所有區域的信用信息網絡,建立標準統一、權威準確的信用檔案。定期更新廣東省公共信用信息目錄,依托省數據資源“一網共享”平臺,加快推進重點領域信用信息歸集共享。
??(十四)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開展企業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或行業信用評價,在食品藥品、工程建設、招標投標、安全生產、消防安全、醫療衛生、生態環保、價格、燃氣、統計、財政性資金使用等重點領域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實現監管資源優化配置。健全跨部門跨區域監管協作機制,完善信用監管、“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互聯網+監管”、跨部門一體協同監管體系,加強各類監管銜接配合,提高協同監管能力和綜合監管效能。
??(十五)建設高標準信用服務市場。加快建立公共信用服務機構和市場化信用服務機構相互補充、信用信息基礎服務與增值服務相輔相成的信用服務體系。有效擴大公共、商業、金融和其他領域信用服務需求,統籌發展各類信用服務機構。建立健全信用服務管理制度和標準體系,推動提高信用服務機構公信力和創新研發能力。開展信用服務機構提升行動,促進征信、評級、擔保、咨詢、調查等信用相關業態服務機構發展。支持創建信用經濟試驗區。建立信用服務市場和機構統計指標體系,做好新業態新模式統計監測工作。
??(十六)加強新時代誠信文化建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形成崇尚誠信、踐行誠信的良好風尚。探索將居民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維護公共利益等情況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引導行業協會商會加強誠信自律,支持新聞媒體開展誠信宣傳和輿論監督,鼓勵社會公眾積極參與誠信建設活動。開展“誠信之星”選樹活動。按規定開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評比表彰工作,深化互聯網誠信建設。開展“誠信興商”宣傳活動。推進誠信教育進單位、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讓誠信觀念深入人心。著力開展青少年群體誠信教育,加強定向醫學生、師范生等就業履約管理。強化信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
??六、加強組織實施
??(十七)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和加強黨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領導。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完善省、市、縣三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機制。健全評價督導機制,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納入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省發展改革委要會同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加強統籌協調,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作用,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責任,形成工作合力。
??(十八)強化法規制度保障。落實《廣東省社會信用條例》,研究制定守信激勵措施清單、失信懲戒措施補充清單和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健全公共信用信息目錄、綜合評價等制度,完善全省信用措施審查機制和失信懲戒運行反饋機制。推動完善其他領域地方性法規的社會信用相關制度,支持獲評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的地市制定地方性法規。加強信用標準研制工作。探索建設信用灣區,積極穩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信用建設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十九)推進試點示范。推廣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經驗做法,支持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實施信用應用創新“揭榜掛帥”行動,推廣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試點經驗,組織實施重點行業領域信用監管示范工程。分類分批開展全省信用縣建設工作,積極探索縣域信用體系建設新路徑。
- 10:19
- 10:18
- 10:15
- 10:09
- 10:06
- 10:05
- 09:52
- 09:50
- 09:50
- 09:44
- 09:42
- 09:41
- 09:39
- 09:37
- 09:07
- 09:03
- 08:57
- 2024-01-15 12:29:07
- 2024-01-15 12:19:52
- 2024-01-15 12:16:44
- 2024-01-15 12:11:41
- 2024-01-15 11:46:01
- 2024-01-15 11:41:42
- 2024-01-15 10:32:14
- 2024-01-15 10:27:33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
- 1福建省市場監管局關于公布2023年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典型案例(第二批)的通告
- 2《江蘇省信用服務機構監督管理辦法》(省政府令第183號)
- 3關于印發《黑龍江省物業服務企業信用信息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
- 4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規范招標投標領域信用評價應用的通知
- 5佛山順德區關于開展2023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專項檢查的通知
- 6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專項信用報告替代有無違法違規證明實施方案的通知
- 7關于將招標代理機構納入建筑市場信用管理的通知
- 8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審批管理工作的通知
- 9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印發《福建省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評價管理辦法》的通知
- 10商務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金融監管總局 關于推動商務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