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曾冬梅 2024-10-28 08:46:42 來源:中房報
??10月24日,佳源國際、大唐集團、大發地產發布公告,宣布將自10月29日起退市。退市原因大致相似,如未能在18個月的停牌期限內完成財務業績發布、解除清盤令等復牌指引。
??這3家房企趕上了內房股上市的末班車,于2016年至2020年間登陸港股。市場的紅利與資本的托舉讓他們的野心迅速膨脹,在銷售額剛達到百億元規模時便喊出了3年沖擊千億元、5年沖3000億元等目標。然而,當行業周期性的調整不期而至,潮水退去,這些以杠桿驅動規模、資產負債表脆弱的房企最終還是擱淺在了沙灘上,幾無翻身之力。
??3家內房股同時退市
??公告顯示,大唐集團在2023年3月21日就已停牌,佳源國際、大發地產則均在2023年4月3日停牌。根據上市規則第 6.01A(1)條,港交所可將任何已連續暫停買賣18個月的證券除牌。也就是說,若大唐集團未能于2024年9月20日或之前復牌,港交所有權將該公司除牌,而佳源國際、大發地產的復牌期限則是2024年10月2日。
??未能復牌的根本原因是無法達成港交所的復牌指引。例如,佳源國際的復牌指引有5條,包括發布2022年全年業績及隨后的財務業績,撤回或解除清盤令,證明管理層及對公司管理營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任何人士的誠信、能力及品格不存在合理的監管擔憂等。港交所上市委員會表示,對佳源國際作出除牌決定,便是考慮了該公司未達成任何復牌指引,以及公司當前資不抵債。
??大唐集團和大發地產也沒有發布2022年年度及隨后年份的業績報告。此外,大唐集團在9月份公布,獨立非執行董事、公司秘書、授權代表及法律程序代理人辭任后,未能遵守上市規則項下的若干規定。大發地產則是于10月16日透露被香港高等法院頒令清盤。
??按照佳源國際的說法,為了穩定業務運營,該公司作出了不少努力,但收效甚微。清盤人一直在與債權人進行溝通,以收集他們對初步重組條款的反饋,尋求他們對擬議重組的支持。只是,鑒于條款書已失效,盡管清盤人持續努力尋找其他潛在投資者,但新的投資者尚未找到。“資金不足已成為阻礙本集團推進其重組計劃的關鍵障礙?!背速Y金短缺,佳源國際要面臨的挑戰還有房地產市場低迷及各債權人采取的強制執行行動。
??大發地產和大唐集團同樣采取了求生行動,前者在9月27日公布了境外債務重組方案,后者也表示一直與債權人保持積極溝通,希望盡快就債務解決方案達成共識。
??千億夢幻滅
??上述3家房企在退市之前,銷售額均在百億元級別,但這并不妨礙他們追逐千億夢想。
??佳源國際2016年上市,當年錄得的銷售額還不到50億元。在那一年,房地產銷售排行榜的榜首是賣了3810億元的中國恒大。
??雖然起步晚,但佳源國際也有一顆做強做大的雄心。2017年,其合約銷售額就大增123.1%至103.7億元。2018年,該公司創始人沈天晴在內部會議上強調,最根本、最迫切的任務就是要切實保證地產銷售千億奮斗目標的實現。這一年,佳源國際的銷售額邁上了200億元的臺階。2019年初,佳源國際副主席兼總裁張翼透露,該公司將在三年到五年內,通過快速開發、銷售實現快速增長,達到千億元銷售額。張翼還表示,沈老板作為實際投資人把優質資產全部并進來,作為職業經理人,他個人再努力一下,千億目標的實現,“是顯而易見比較輕松的”。
??接下來的2020年,佳源國際的銷售額達到了300億元,2021年沖至360.53億元。在那之后,增長的曲線便掉頭向下,2022年只賣了132.57億元。
??大發地產成立于1996年,創始人葛和凱穩打穩扎,直到2017年才把銷售額做到幾十億元的規模。他的接班人葛一旸則是另一種風格。
??2017年,地產行業已有3家房企的銷售額突破5000億元。葛一旸亦激情滿懷,于2018初提出了未來5年沖3000億元的宏偉目標,并在當年推動大發地產于香港上市。大發地產執行總裁廖魯江曾表示,中型房企想要在未來活下去,就必須拿出奮斗者之心,拿出敢叫日月換新天的魄力,招兵買馬,戰略進取,加速進入千億級俱樂部,未來才有可能繼續留在地產球場上繼續踢球。
??2018年,大發地產奮力奔跑,銷售額同比增長204.1%至125.23億元,2021年達到375.63億元的歷史新高,但1年后就大幅回落到了60.23億元。
??大唐集團2020年底才完成上市計劃,在那之前,該公司已展現了黑馬之姿。2017年,大唐集團的銷售額達到百億元,2018年已增至340億元。2019年,該公司喊出“三年沖擊1000億,進入全國房企50強”的口號。而到了2022年,千億并沒有如期而至,大唐集團全年只銷售了196億元。
??回過頭看,高周轉、高杠桿、高負債模式曾是這3家房企沖擊千億的利器,卻也是將他們推入困境的元兇。2022年8月,沈天晴對投資者說,近一年發生的情況,是佳源集團成立近28年來前所未有的。他感慨:“地產過去幾十年高周轉的模式變了。高周轉不行,管理模式要變化?!?/p>
京滬同日取消普通住房標準
2024-11-19一線城市政策進入寬松期。李強:著力推進好房子建設
2024-11-19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求。財政部:1-10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6971億元,同比下降22.9%
2024-11-19在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中,契稅4273億元,同比下降12.2%;土地增值稅4347億元,同比下降8.3%。上海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
2024-11-18擴大住房交易優惠稅收政策覆蓋面,積極支持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10月房價釋放企穩信號,一線城市率先反彈
2024-11-18房價拐點或已經到來。廣州:配建車位車庫與商品房同步銷售
2024-11-18購買商品房的業主自愿選擇是否同步購買配建車位車庫,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捆綁銷售。國家統計局:對房地產市場后期走勢保持樂觀態度
2024-11-15向止跌回穩方向邁進。重磅!住房交易全面降稅
2024-11-14房地產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如期而至。
- 12:33
- 11:11
- 11:07
- 11:04
- 09:53
- 09:42
- 09:41
- 09:39
- 09:34
- 09:33
- 09:25
- 09:24
- 09:21
- 09:19
- 09:17
- 08:47
- 08:40
- 08:36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