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層正在積極溝通,不會讓公司走到退市這一步。”不久前,世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茂集團”,813.HK)相關人士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但讓人措手不及的是,相比港股上市平臺的除牌大限,與世茂集團相關聯的A股上市平臺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T世茂”,600823.SH)卻先拉響了退市警報。
??為了保住A股上市地位,ST世茂近期祭出了一系列組合拳。先是5月30日對外宣布控股股東增持計劃,后于6月4日,ST世茂又發布了一則股份回購方案。
??一連串的提振措施也確實奏效了。
??6月5日,ST世茂盤中再次漲停,這已經是該只股票連續第4個漲停板。最終,ST世茂當日收報1.23元/股,漲幅5.13%。
??祭出保殼組合拳
??今年5月初,由于2022年年報被審計師出具否定意見,ST世茂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代碼也由此前的“世茂股份”戴帽變更為“ST世茂”。
??隨之而來的便是股價連續下跌。
??從5月5日起,ST世茂連續12個交易日下跌,整個5月,公司股價累計跌幅接近50%。在連續下跌之后,于5月30日收盤,ST世茂股價已經從4月末的2元左右跌至1.01元,離面值退市警戒線僅一步之遙。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中交易類強制退市規定,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僅發行A股股票的上市公司,如果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
??作為房地產行業較早實現A股上市的企業之一,ST世茂上市已經近30年(包含更名前時間)。這樣一家老牌上市企業被面值退市,這顯然不是ST世茂的控股股東想看到的結局。
??為了保住上市地位,5月30日,ST世茂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表示將自5月31日起3個月內,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增持公司股票,增持金額1億元至2億元,增持價格不高于1.3元/股。
??在增持計劃發布后,ST世茂連續3個交易日一字漲停,截至6月2日收盤,股價升至1.17元/股。
??6月4日,ST世茂趁熱打鐵,再次發布一則提振股價的消息:公司計劃以自有資金回購股份,此次用于回購的資金總額不低于1億元,且不超過2億元。回購股份的價格區間不高于1.3元/股。此次回購的股份,ST世茂表示將按照有關規定用于后續出售,以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
??ST世茂表示,上述回購方案已經在6月4日召開的董事會會議上審議通過,但尚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后方可實施。
??即使如此,回購方案對公司股價的提振起了立竿見影的效果。6月5日,ST世茂股價再次漲停,截至收盤,股價報收1.23元/股,總市值約為46億元。
??盡全力化債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相比此前一些在退市邊緣的房企“忽悠式”增持,此次ST世茂祭出的護盤組合拳算得上誠意滿滿。不過,無論是增持還是回購,都只是錦上添花的作用,并不能真正讓ST世茂擺脫退市的風險,而只有自身債務改善,經營走上正軌,資本市場才能有良性的表現。
??目前,債務問題依然是高懸于ST世茂頭頂的一把利劍。
??根據公司6月3日的公告,ST世茂及子公司近期在公開市場有7.39億元債務未能按期支付;而在非公開市場的銀行和非銀金融機構中,ST世茂及其子公司還有46.3億元債務未能按期支付。
??對于上述違約債務,ST世茂方面表示,公司正在盡最大努力,積極聯系債權人洽談展期方案,其中已有17.7億元債務已經與金融機構達成初步展期方案,將盡快推進落實。
??2022年至今,受宏觀環境和行業環境影響,ST世茂銷售情況并不樂觀,雖然公司采取了多種促銷舉措,但2022年全年銷售額依然同比下降了68%至92億元。2023年前4月,公司銷售額僅為34億元。
??銷售持續疲弱的情況下,自2021年下半年起,房企融資渠道整體受限,ST世茂也未能獲得補充資金流入。
??截至5月底,ST世茂有息負債賬面余額322.74億元,其中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72.91億元,長期借款為105.59億元。
??ST世茂表示,公司正積極與債務相關金融機構和證券持有人協商妥善的解決方案,包括展期、票據置換等多元化債務化解方案,盡快解決當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