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許倩 2021-06-25 08:03:58 來源:中房報
??“戰略決定做什么事,做什么事決定要什么人。”郁亮此前說。
??56歲的郁亮,注定和37歲的萬科過一個特別的2021年。
??6月23日,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在內部轉型發展通氣會上宣布,萬科將全面加速“開發經營服務并重”的轉型發展,為此將啟動一系列組織和人事安排。
??少有人還記得,2015年郁亮說過的這句話:“未來10年萬科要做到萬億大市值。其中住宅只占50%,另外50%都來自新業務。”
??2020年,萬科實現的合同銷售金額是7041.5億元。很顯然,行業游戲規則還在深刻變化,內外部的形勢逼壓,萬科雖然沒有遭遇巨頭同行的危情,但必須作出全局性的行動新策略,其實面對未來怎么辦,郁亮早提過方向性論斷:“長期最大化市場價值,意味著我們的工作方法要‘站在未來看今天,從今天走向未來’。”
??這就必然關系到人的問題。在公司發展和干部任用上,作為董事會主席的郁亮,無疑是作了一番深入的思量與推演,因為他最主要的工作和責任就是出主意、用干部。
??這次萬科對架構與人事作出大調整,都直截了當切中了公司的痛點。最主要的是:
??五大區域調整為七大,分別是北京、東北、華中、南方、上海、西南和西北。
??王海武出任印力集團總裁。
??王海武空出的集團執行副總裁和首席運營官職位,由原北方區域首席合伙人劉肖接任。
??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改組為開發經營中心,上海區域首席合伙人張海擔任中心負責人。
??對這次調整,郁亮的解釋是,雖然行業面臨巨大挑戰,但天下沒有做完的生意,管理紅利時代依然大有可為,此次調整只是系列動作之一,目的只有一個,讓公司在管理紅利時代繼續打贏。“核心是兩大抓手,一是鞏固提升基本盤,也就是提升開發業務的精細化管理;二是加速新賽道的轉型發展,推動優秀的人以創業者的心態投身經營性業務。”
??類似的觀點,郁亮已說過多次。3月31日2020年度業績推介會上,他說房地產回歸實業屬性已成為明確、清晰的趨勢,意味著房地產要從開發為主轉向開發與經營并重,住房將越來越像耐用消費品,開發業務將越來越像制造業,經營業務本質上是內容的經營,將越來越像服務業。
??在這樣的商業邏輯和眼光催促之后,萬科的系列改革動作脈絡已經清晰化。這次變革,關系到“萬億大市值”的目標實現。
??區域拆分做細的謀思
??2020年8月,萬科曾進行歷史上第一次區域分拆,將執行多年的四大區域劃分調整為五大區域,第五大區域是從中西部區域中拆分出的西北區域。
??現在,萬科又將北方區域拆分成北京區域和東北區域,并新拆分出華中區域。這背后都體現了萬科要做細區域的思路。
??“萬科北方大區近年來業績壓力很大,呈現出營業收入貢獻領跑,但利潤率很低的情況。過寬的管轄范圍導致了管理的復雜程度很高,進一步拆分、精細化管理也就順理成章。”一位熟悉萬科的人士稱。
??對于此次調整,一位萬科內部人士稱:“看似動靜大,但實際上還是穩中求進,順理成章。新的三位區域負責人,盧冰本就是北方區域資深的副總經理,協助劉肖負責北京公司工作,曾把當年問題最大的天津公司一點點帶回正軌,他還善于深耕經營性業務。蔡平和林曈都在其負責區域內多個城市擔任過總經理,一方面熟悉情況,另一方面他們的業績也在目前劃分的區域內名列前茅,可以服眾。”
??“細分區域是為了提升區域執行力,應對目前行業變化與競爭加劇態勢,向管理要紅利。” IP Global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評論稱。
??對于全國范圍布局的大房企而言,單個區域管理半徑過大,在規模大干快上時代之后,已經不適應當前和未來的新運營時代,顯然不利于精細化管理。未來,萬科將區域做細會是行業主流趨勢。
??新賽道的美與痛
??“開發與經營并重。”這是萬科新的發展戰略。在地產開發上,萬科已然是地位穩穩的行業老大哥,但細分經營業務上還是個“初出茅廬者”。
??2020年,萬科萬物云收入182.04億元,長租公寓營業收入25.4億元,商業業務營業收入63.2億元,萬緯物流管理項目的營業收入18.7億元,在集團總營業收入占比僅為6.91%。萬科迫切需要做出成績的是在經營性業務上。
??這次調整,萬科在發力經營性業務上有兩大看點:
??一是將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改組為開發經營中心,負責開發和經營業務的專業能力建設和業務發展。
??2020年12月,萬科總部將一個30人的部門從深圳遷往上海,由區域業績第一的上海區首張海牽頭負責,這個部門就是現在的開發經營中心,擁有包括工程、采購、成本、設計等地產業務相關職能。未來該中心不僅將繼續承擔專業能力建設,還將擔負起業務管理的重任。
??二是為加速推動商業業務發展,王海武出任印力集團總裁。
??萬科很早就在自持商業運營。2016年又收購了印力集團,使得萬科的商業管理面積達到行業第二。但5年后,印力的競爭力很一般,萬科與印力幾乎不存在協同效應,甚至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印力的絕對大股東是萬科。
??對于萬科來說,深度整合印力,已經是一件極其緊迫的事情。現在,王海武來了,他必須背水一戰,成功破局。
??王海武在執掌萬科中西部區域時期,推動過該區域銷售業績實現大踏步前進,從2015年的345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506億元,從萬科原四大區域墊底一躍成為第二。“將經過業績檢驗的猛將王海武放到印力,意圖非常明顯,要讓商業業務實現突破性發展,同時起到帶頭作用,帶動其他經營性業務破局。”前述萬科人士稱。
??萬科說,王海武此次是主動請纓出任印力集團總裁,他多次向郁亮表達希望能投身新賽道,態度十分堅決。這也看出王海武是一員“猛將”,無法看著萬科商業運營不溫不火的局面。
??劉肖,這個有著麥肯錫背景的人重回總部,可以說是基層鍛煉之后找到了最佳的位置,這是萬科總部在轉型發展關鍵期,從“地產總部”向“集團總部”轉變過程中的重要人才補充。
??更進一步講,有助于萬科解決開發業務與經營性業務的平衡難題,又可以坐鎮總部,協助郁亮謀局未來。
??新的戰役
??郁亮,是一個有危機解決危機,沒有危機制造危機的高手。他說過自己是貓頭鷹的管理性格,就是永遠“一只眼睛看機會,一只眼睛看風險”。
??面對未來的形勢與場景。2021年,郁亮在內部向全體萬科人提出了“靈魂六問”,其中最重要的前兩條是:1.我們距離失敗有多遠?2.“管理紅利時代”拉開新一輪淘汰賽,誰將幸存?
??“靈魂六問”與萬科架構、人事調整,這是一脈相承。“目的只有一個,讓公司在管理紅利時代繼續打贏。”郁亮說。
??一周前的端午節,萬科宣布對地產、物業外的物流倉儲、商業、長租公寓、冰雪、教育、企業服務、食品業務等非開發業務跟投機制進行迭代。
??當時,人們以為這是一個“復制粘貼”的動作而已。并沒有給予多想。
??這次跟投制度迭代主要針對孵化成長期的新業務,也就是幾個BU事業部。2020年,萬科對外亮相5個BG(事業群)及8個BU(業務單元),它們被視為經過“賽馬”后脫穎而出的業務。5個BG包括南方、上海、北方、中西部區域及物業服務公司,8個BU包括印力、物流、長租公寓、海外、冰雪、梅沙教育、企業服務及食品。
??多位地產人士判斷,這些新業務種類更多元、情況更復雜、周期更長,持續完善新業務跟投機制,鼓勵業務核心團隊真金白銀投入,從行動上反映了萬科要提速做強新業務的決心。
??商場如戰場。決心,對于打勝仗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和意志。
??更早些時候,郁亮啟動了“獵頭行動”,從全社會邀請優秀人才加入,如他所說“管理紅利時代到了,新時代的企業需要新時代的英雄”。隨后,萬科還向全體員工推出了一套新的管理體系OKR。
??2018年自從喊出“活下去”口號,聚集在萬科身上的問題似乎只有一個:如何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步入中年的萬科在尋求一個安全區間,堅決在“不透支”的思想指引之下,既追求穩定健康,又追求積極有為,這也是萬科在每一次行業大變時刻,沒有同行巨頭過得風雨飄搖的一個秘籍。
??當然,這也遭到批評,認為萬科過于保守了。銷量增速放緩、凈利潤增長乏力、不敢放大杠桿、缺席一線城市首輪集中供地,“一個朝氣蓬勃的大學生逐漸滑向一個油膩精致的社會中年男”。
??對于這種批評,郁亮也反思過去三年,萬科發展慢了,但他堅持,“行業邏輯變了,現在不能掙大錢快錢,但仍可以學制造業掙‘慢錢、長錢和老實錢’”。
??這個話,過于謙虛。
??萬科發展其實并沒有慢過。實際上說,房地產行業的大競爭現在才真正開始,在外部和內部都面臨大爭的時代,過去4年大開大合的巨頭,能否笑到最后,沒有人能作出肯定性的回答。
??反觀郁亮的所思所行,他既是為目標而去,但在行動上,絕不允許萬科的結構是混亂的,隊伍是龐大而動作是分散的,目標是不聚焦的。這放在其他房地產公司身上,恰恰是當下的難題。
??經過3年的收斂和聚焦,大致可以相信的是,2021年將是萬科贏得明天、迎接春天的再一次歷史性豹變。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