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勿爺 2021-04-25 11:07:54 來源:樂居財經
??李長江又減持了,不過是在小摩看空報告之前。
??04月09日,頭部玩家摩根大通發布了一看空報告,認為一季度物業股漲得有點過分,二季度又缺乏故事支撐,所以短期內不看好物業股。
??和一個饅頭的故事釀成血案一樣,物業股連續三日血跌,哀鴻遍野。
??這殺傷力比GMT Research發文做空永升生活服務要強了好幾個當量級。
??蹊蹺的是,就在發布看空報告前一日,小摩還剛剛增持了碧桂園服務1755.76萬股,一邊增持一邊看空,怎么看也不科學,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看空不做空。
??不知道是不是春江水暖鴨先知,在小摩看空之前,碧桂園服務一眾高管今年以來已減持1150.08萬股,按照當前股價,合計套現應該在8個小目標左右。
??其中總裁李長江4月1日減持24萬股,每股均價約為80元的歷史高位港幣,合計1120萬港幣,這時機把握的,估計股神丁蟹也要甘拜下風。
??記得李長江上次減持,還是在去年市值突破千億前夕。
??據統計,2020年內,總裁李長江5次減持碧桂園服務股份,累計套現金額超過1.3億港元。減持行為一度被市場質疑是退任的節奏,不過李長江一句“目標尚未達成,怎可離開前線?”讓市場疑慮頓消。
??接下來的故事走向,圈內人都知道,買買買、購購購,碧桂園服務市值站穩2000億上方,超越碧桂園地產。2020年業績更是以營收156億坐穩頭把交椅,按照李長江所持1562.12萬股計算,其身價在10億之上,喜提圈內最貴總裁,減持24萬股,只能算是零花錢。
??勿爺了解到,李長江年薪在千萬左右,算上本次減持根本不差錢。那么問題來了,除去用點零花錢的因素外,李長江此舉是否有別的意味?
??要知道,04月份以來,物管圈腰部以下的物企股東、高管都在頻繁增持,比如第一服務控股董事長張鵬、卓越商企服務控股股東李華、奧園健康執行董事陶宇、非執行董事阮永曦、星盛商業非執行董事黃德安等多次增持,李長江此舉多少有點違和。
??在勿爺看來,就年報數據而言,碧桂園服務規模逼近5億平方米(算上三供一業),增速卻三年來首次變慢,而且是腰斬式變慢,盈利能力也有所下滑。
??業內綠城服務大佬曾說過,5億平方米規模是物業管理的極限。從碧桂園服務業績表現來看,貌似是慢了,但還要看幾年才能蓋棺定論。
??除碧桂園服務之外,目前在管規模5億平方米之上的還有萬物云和雅生活,二者業績較2019年保持在一個高增長態勢,能否突破5億㎡的管理天花板估計還要看2021中報、年報業績。
??就碧桂園服務本身而言,一直是并購的主角。在并購了藍光嘉寶服務之后,李長江稱不會停下并購的步伐,那將面臨很多標的的選擇。
??據傳聞,并購冠軍藍光嘉寶所并購的標的質量良莠不齊,但李長江還是選擇吃下,未來商譽是不是會受到影響要打個問號。
??另外,繼續并購的話,在好的會計師粉飾下,很多標的看上去很優秀,萬一走眼,都將對碧桂園服務業績形成拖累,到時股價、市值難免受到波及。
??沒有什么比管理層更懂管理的公司了,所以,減持變現可能是一種信號。
??去年,李長江減持套現后,碧桂園服務股價一年內翻倍,那么這次呢?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