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唐珊珊 2021-01-18 12:30:48 來源:中國房地產網
??“與品牌房企廝殺,物業是一把廝殺利器。”但如今這把利器,彰泰集團董事長黃海濤終究還是交到了他人手里。
??1月7日,旭輝控股集團(0884.HK,以下簡稱“旭輝”)發布公告稱,將向彰泰香港及桂林合創收購平臺公司65%的股權,該平臺公司即為桂林彰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彰泰集團”)。公告顯示,雙方將按照65%:35%的股權比例成立一家合營公司,未來將合營地產項目裝入這個平臺公司,旭輝將通過該平臺拓展在廣西市場的業務。
??盡管交易雙方對外一致聲稱是“戰略合作”,但合同細節中卻難掩“賣身”的氣息。
??同時易主的還有黃海濤曾引以為傲的“彰泰物業”。當日,旭輝旗下物管公司永升生活服務(01995.HK)發布公告稱,擬斥資4.34億元,收購彰泰服務65%股權。
??“有點突然,我們事先都沒有得到太多消息。去年6月張總入職時,一直在內部會議中屢次提到彰泰未來三年的目標是進入全國地產30強,在拿地銷售方面也一直在加碼。”彰泰廣西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物業中國,他口中的張總,是指前藍光總裁張巧龍,今年6月應黃海濤之邀加入彰泰,任董事長兼總裁一職,但2020年12月25日突然離職,如今看來,原因一目了然。
??黃老板的“廝殺利器”
??并購消息傳出后,截至1月8日收盤,旭輝控股股價上漲2.71%,永升生活股價上漲14.78%,位于物業榜漲幅榜首。
??顯然,在資本市場眼中,收購彰泰物業似乎比收購彰泰集團本身更得青睞。彰泰的物業究竟是怎樣一個存在?這還得從黃海濤和他的彰泰集團說起。
??1982年,25歲的黃海濤結束了四年的部隊生活,回到了桂林,在桂林地區糧食局擔任車隊司機,四年后任職于桂林大酒店后勤部經理。在當司機的這十年里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1983年,一對臺灣夫婦來桂林玩,擔任司機的黃海濤給這對夫妻留下了極好的印象,此后每次有臺灣朋友到桂林游玩,這對臺灣夫婦都介紹讓黃海濤來接待,漸漸的,“黃海濤”成為這群臺灣商人與桂林的重要連接。
??1992年,南巡講話后,全國各地掀起房地產熱潮,桂林也不例外,當時市政府邀請了一群臺灣商人,赴桂林參加經貿洽談會,組建“桂林彰奉實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桂林房產業第一個項目桂花園。
??也是這個契機,黃海濤入職彰泰,成為一普通職員。但由于對桂林市場不了解,又遭遇亞洲金融危機,這群臺灣人心生退意。用黃海濤的話來說:在做完康橋半島后,臺灣老板就不看好房地產了,但他認為這事兒還可以繼續做下去,于是頂著壓力湊錢把彰泰買了下來,同時接下來的還有彰泰的債務。
??在將公司轉讓給黃海濤后,幾個臺灣人便回了臺灣。
??沒有資金支持,沒有地產經驗,彰泰一度陷入資金困境,最困難時,黃海濤連幾千元工資都發不出來。不得已,黃海濤咬牙賣了手中4部進口的指標汽車,得到差價130多萬。樓賣不出去就股東自己集資買,當時的11位臺灣股東每人自購了一套住宅,黃海濤自己花8萬元自購了一套住宅,就這樣東拼西湊一共籌集了96萬元,勉強維持公司運轉。
??“當時公司上下總共7個人,為了節約人力成本,我一人身兼會計、出納、銷售,帶著員工打掃小區衛生。”黃海濤曾向記者這樣描述起步之初的彰泰。
??1994年,桂花園一期落成,由于地處市的邊緣地塊環城北路,開始銷售的并不理想。
??彼時的黃海濤在輾轉難眠三個夜晚后,做出了兩個大膽的決策:首先是引入歐式建筑風格,在建筑外立面采用了粉紅色裝飾;然后成立物業公司,將桂花園的社區納入規范化管理。1997年和1998年,桂花園先后獲得建設部“全國城市物業管理優秀住宅小區”和自治區建設廳“全區城市物業管理優秀住宅小區”稱號。至此,彰泰也成為首家在桂林市進行物業管理的房產公司。
??“產品+物業”兩把利器為黃海濤成功打開了桂林的房地產市場。
??此后的彰泰又一鼓作氣開發了桂青園、澳洲花園、澳洲假日、鳴翠新城等小區,多次登上桂林房產銷售榜首,2016年更是創下單城銷售12000套的成績,在桂林市占率達到50%。
??對于為何會想到成立物業公司,黃海濤曾在一次采訪中坦言:“ 產品打的是硬仗,爭的是‘一見鐘情’;但服務打的是持久戰,爭取的是人心,將彰泰物業打造成行業標桿,會潛移默化中形成一種買彰泰就意味著買放心的風氣。”
??2016年,黃海濤重金挖來了原龍湖成都公司的物業總經理李仕林,他決定將“物業這把利器”打磨的更鋒利一些,開辟更廣闊的市場。在李仕林的推動下,2017年8月15日, 彰泰物業成功登陸新三板,成為廣西唯一一家進軍資本市場的物業服務企業。
??這一年,彰泰總部遷至南寧,并以南寧為中心向全國范圍拓展。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在彰泰各地新開盤項目中,“上市物業企業”這一名頭始終出現在宣傳海報最顯眼的位置。然而,在新三板掛牌18個月后,彰泰物業卻選擇摘牌退市,于此同時,李仕林也離開了彰泰。
??盡管一度行業內猜測此舉是為進軍港股做打算,但此后卻未見彰泰有所動作。
??旭輝拿到一把怎樣的“刀”
??如今,拿到黃老板“廝殺利器”的永升生活服務,將從這筆交易中得到什么?
??從營業收入來看,彰泰物業2016年至2018年分別為7329.59萬元,1.03億元,1.63億元,2019年~2020年上半年,這一數據增勢明顯,分別為1.93億元,1.07億元。
??從在管面積來看,截至2021年1月10日,彰泰物業管理區域已覆蓋全國17個城市,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廣西,在管面積超1000萬平方米,合約面積超2400萬平方米,合約在管比達到2.4,管理業態覆蓋住宅、公建、寫字樓、商業綜合體等;其連續四年入圍物業企業綜合實力百強名單,2020年位居第63位。管理項目涵蓋高端住宅、公寓、寫字樓、商業綜合體等多種業態。
??這樣看來,收入彰泰物業,無疑為有助于永升生活擴充區域布局范圍,增強其在廣西區域的市場競爭力及外拓能力。
??此外,彰泰物業的高毛利率也是一個頗為關鍵的亮點。
??盡管在營收規模上無法與規模企業相比,但其在毛利率上一直表現尚可。以2016年財報數據為例,彼時彰泰物業營收僅為7329.59萬元,彩生活、中海物業、綠城物業2016年的數據分別為13.42億元、25.63億港元、37.22億元,但在毛利率方面,彰泰物業2016年的數據是27.80%,領先同期彩生活16.1%、綠城物業7.7%、中海物業8.8%。2017年上半年,這一數據已增加到30.32%。
??高毛利率似乎與其高定價標準有關。據記者了解,彰泰物業應該是桂林第一家將高層住宅的物業費收到2元/平方米以上的。2017年左右,南寧因物價局限制,物業費最高只能收1.65元/平方米,彼時彰泰在桂林很多項目已經收到2.88元/平方米,由于地處三四線,人工成本低,這一部分,彰泰大約就可以比其他家多收一倍的錢。
??這樣的收費標準,對物業公司其實是個挑戰,畢竟業主花著比別家小區貴一倍的錢,對物業公司也有著更高的要求。根據前彰泰物業總經理李仕林所說,彰泰物業每年的收費率可以高達90%,甚至99%以上,這個數據如果可靠,那么彰泰物業算是在三四線城市走出了一條“物業界愛馬仕”的路子。
??不管怎樣,此次收入彰泰物業,對于永升生活服務來說都是筆劃算的買賣。
??國泰證券方面認為:永升生活服務以4.34億元交易對價收購標的公司桂林彰泰物業65.0%的股權,本次收購完成后,標的公司將成為公司控股子公司納入報表。2019年標的公司分別實現營收/稅后凈利潤為1.93/0.52億元,交易對價對應2020年靜態市盈率11倍,且彰泰物業承諾2020年稅后凈利潤不低于0.60億元。
??我們預測永升生活服務2020年~2022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90/5.90/8.91億元,同比增長74.3%/51.3%/51.0%,對應EPS分別為0.23/0.35/0.53元,2019-2022年CAGR為58.5%。公司當前股價對應2020-2022年PE分別為72.4/47.9/31.7倍,考慮到公司強勁的市場化外拓能力、管理層執行力優異且員工激勵充足,維持“買入”評級。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