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2022-10-17 14:45:45 來源:中國房地產網
??市場憂心忡忡的房地產趨勢已經很明確——力促市場企穩和健康發展,紓困和幫助企業走過“黎明前的至暗時刻”。在這個過程中,行業流動性困難必然還會存在,企業還須繼續克服這個困難,重要的辦法之一就是投資線、管理線、產品線全方位的精準化。這樣短期內企業的戰線雖然縮小了,但是有力量了,克服了“魚大水小”的矛盾,企業的步履就能更好地適合市場的情況,戰勝困難。
??10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以視頻連線方式出席今年第四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時明確表示,推動“保交樓”專項借款加快落地使用,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此前,6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傳達了監管部門的通知,要求各地分行年內加大對房地產融資的支持力度,每家至少增加1000億元,支持的范圍包括房地產開發貸款、居民按揭貸款以及投資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債券。
??財稅政策、個人住房貸款政策也進一步加大了對房地產的支持力度,還有地方層面的各種措施接續出臺,這些政策的目標都是為了力促房地產市場穩定,進而良性循環發展。我們知道,每一項政策皆有其滯后性,但政策“組合拳”正在逐步顯現效果,正在修復房地產市場的信心。毋庸置疑,隨著房地產政策工具箱的漸次打開和進一步落實,購房者的積極性和市場的信心會得到發揮和修復,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并平穩發展是毫無疑問的。
??我們也注意到一種現象,房地產市場充斥著一些悲觀的情緒,認為民營房企沒有希望了,認為房地產市場沒有未來了。這種情緒有其可以理解的原因,因為近段時間以來,輿論場上出現了一些對房地產行業、企業和企業家不友好以及存在認知偏差的聲音。但是,保護好市場主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這是國家已經明確了的精神方向。不能因為個別企業、個別事件、個別情況就去否定一個國計民生的行業和一批好企業。改革開放40多年,房地產成績不小、問題不少,這是事實,但是行業一步一步走向規范,尤其是這10年以來,這也是一個大事實。當前,我國正處于由富起來向強起來轉型的歷史時刻,更好地凝聚安全和發展的共識,堅定信心營造良好環境,讓企業家精神競相迸發,讓企業家輕裝上陣創新創造,為構建良性循環的房地產新發展格局,這是現實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的最大公約數。房地產的市場主體中,既有央企、地方國企,也有民營企業,還有新型的混合所有制的上市企業,我們現在要警惕一種思潮,就是把它們對立起來,唱衰一方、打壓一方、捧吹一方。這類言論已經干擾了一些企業的經營心智,對于市場信心的恢復和重塑,十分有害。
??恢復市場信心、激發市場活力,就需要迎難而上和變革的精氣神,過去的發展、取得的成績,都是在問題中找辦法,在變革中搞創新,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這永遠啟示我們,良好的發展信心、營商環境之于企業、之于行業,就好比陽光雨露之于種子,它是企業和行業生存與發展的根基,比什么都珍貴。有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信心,“何愁春不來”!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