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2024-09-02 11:21:37 來源: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優化營商環境部署要求,進一步優化“交房即交證”工作模式,切實保障“去庫存”“保交房”“防爛尾”工作實施,更好方便企業群眾購房辦證,現就推行我市新建商品房“購房即交房、交證”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適用范圍
??本市范圍內的新建商品房,購房人交齊房款,滿足交房條件和過戶條件的(貸款購房的應同時滿足抵押登記條件),可以一并辦理交房和不動產登記手續,實現“購房即交房、交證”。
??(一)已辦理首次登記的新建商品房。自2024年8月26日起,買賣雙方購房網簽后可在線申辦增量房轉移登記,繳納相關稅費、登記費后,經資料核驗通過的直接核發不動產權證書。
??(二)未辦理首次登記的新建商品房。在2024年10月底推
??進對于完成竣工驗收、滿足交房條件但未辦理首次登記的房屋,買賣雙方購房網簽時可同步在線申辦預購商品房預告登記,無需繳納相關稅費、登記費,經資料核驗通過的直接核發不動產預告登記證明。
??二、辦理流程
??(一)購買房屋,簽訂合同。
??購房人向房地產開發企業購買房屋,雙方簽訂買賣合同,可以約定“購房即交房、交證”的日期、地點等內容,交易雙方完成買賣合同網簽后,住建部門將合同信息實時推送至不動產登記部門和稅務部門。
??(二)繳納房款,提交申請。
??1.已辦理首次登記的新建商品房。
??購房人交齊房款或申請貸款完成后,購房人可自行選擇先行完稅或登記環節同步繳稅。
??(1)屬先行完稅的,購房人可以通過“粵稅通”小程序或新電子稅務局里面的‘地方特色’登錄廣東省房產交易智能辦稅系統線上申報繳納契稅,也可以持購房發票等材料到各區不動產登記大廳的增量房稅收專窗申報繳納契稅;繳納完成后,買賣雙方通過廣州不動產登記網上申請系統提交增量房轉移登記申請(涉及貸款購房的一并提交抵押登記申請),登記部門進行材料查驗。
??(2)屬登記環節并聯核稅的,買賣雙方通過廣州不動產登記網上申請系統提交增量房轉移登記申請和納稅申報(涉及貸款購房的一并提交抵押登記申請),系統將提交的信息同時推送給不動產登記、稅務部門,后臺開展并聯審核。
??2.未辦理首次登記的新建商品房。
??買賣雙方通過廣州不動產登記網上申請系統提交預購商品房預告登記申請(涉及貸款購房的一并提交抵押權預告登記申請)。
??(三)交房交證服務。
??購房人完成稅費、登記費繳納(未辦理首次登記的房屋無需繳納),通過郵寄或交房現場提交申請材料進行核驗,核驗通過的,不動產登記部門即時完成案件辦理,并核發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不動產權證書或者不動產預告登記證明)。
??已領取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的,紙質證書可選擇郵政EMS送達或者在自助打印機打印;對確有需要現場領取紙質證書的,登記部門根據情況合理安排交房現場交證服務。
??三、服務保障
??各相關單位應加強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前期指導服務工作,同時做好內部業務協同及信息共享。
??特此通知。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國家稅務總局廣州市稅務局
??2024年8月20日
廣州:全市新建商品房推行“購房即交房、交證”
2024-09-02保障“去庫存”“保交房”“防爛尾”工作實施,方便企業群眾購房辦證。報告|百城新房去化壓力處于“高溫期”
2024-08-29壓力較大城市應爭取政策和各類信貸資金支持。上海“7090政策”正式落幕!
2024-08-28房子更大了,大房子也更多了。關于房屋養老金,住建部最新回應
2024-08-27不增加個人負擔、不減損個人權益。財政部:1-7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7763億元,同比下降22.3%
2024-08-27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中,契稅3169億元,同比下降10.9%;房產稅2878億元,同比增長20.2%。2024年七月房地產大事件盤點
2024-08-26回顧,是為了更好的前行!精準支持房地產“白名單”,近1.4萬億元融資獲批!
2024-08-22目前商業銀行已審批“白名單”項目5392個。報告|7月土地市場供需規模低位徘徊,熱度回升
2024-08-20出讓金平穩上升,國央企仍為拿地主力。
- 11:11
- 10:59
- 10:46
- 10:36
- 10:34
- 10:33
- 10:32
- 10:29
- 10:19
- 08:58
- 08:42
- 08:40
- 08:39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