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許倩 2022-03-14 11:18:03 來源:中房報
??雷鳴般的掌聲響起,大國總理李克強步入人民大會堂三層金色大廳。作為每年全國兩會的“壓軸戲”,每年總理中外記者會備受矚目。
??“感謝記者朋友們在中國兩會期間為報道所作的努力、付出的辛勞。我愿意回答記者朋友們提出的問題。”2022年3月11日10時19分,在人大新聞發言人張業遂簡要開場白結束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直奔主題,請記者們提問。
??這是他作為總理以來第10次全國兩會中外記者招待會,有關經濟發展、民生就業、國際局勢、疫情防控等問題紛紛被提出。
??“今年是本屆政府最后一年,也是我擔任總理的最后一年。今年我們所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困難和挑戰依然眾多。我和我的同事們,會以鍥而不舍的精神恪盡職守,用實干來踐行承諾。”李克強表示,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就是要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
??這場記者會持續了2個多小時,面對13位中外媒體記者的犀利提問,李克強都開誠布公地給予了回答,坦誠平實的話語柔中有剛,溫暖人心。
??10年6次被記者問及房地產
??房地產向來是敏感話題,同樣也是備受關注的焦點話題。今年記者會上,CNBC記者提出三連問,其中之一是:由于房地產市場發展速度的放緩,地方政府財政有所減少,對這方面有什么考慮?
??李克強表示,剛才你說到地方財政收入遇到新的困難,我們注意到了,所以今年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增幅是多年來少有的,增長18%,總規模達到9.8萬億元。退稅主要是中央財政掏腰包,當然地方政府也得“湊份子”。我們退稅的錢是直達企業,考慮到基層的困難,我們對基層的轉移支付補助資金是直達市縣以下基層。我們的地方政府要當“鐵公雞”,不該花的錢一分錢也不能花,該給市場主體的錢一分都不能少,多一分那是添光彩。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通過多年跟蹤觀察發現,從2013年到今年的10次兩會總理中外記者會上,這是第6次有記者在提問中帶有房地產這幾個敏感的字眼。
??最早一次出現房地產的提問是在2014年,當時新華社記者問,房地產問題一直是社會持續關注的問題,今年兩會上也有代表委員提了很多的建議和意見。請問總理,政府在這方面有沒有什么新的思路和新的舉措?
??李克強當時回答說,房地產問題是個大問題,它直接關系到居民住房問題。讓人民群眾住有所居,這應該是政府奮斗的目標。我們需要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城市的情況,分類施策、分城施策。政府還是要用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力度來解決好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問題。
??2015年總理記者會上,金融時報記者問:去年(2014年)中國房地產市場一直在下滑,所以很多中國人都到海外去買房子。中國政府會擔心由此引發海外市場的強烈反應嗎?今年政府是否會出臺新政策來促進國內房地產市場?
??李克強表示,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住房既是經濟問題,更是民生問題。中國政府要做的就是要為低收入住房困難群體提供住房保障。中國城鎮化進程還在加快,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需求是剛性的,我們鼓勵居民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產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2017年總理記者會上,澎湃新聞記者問道:“網民很關心房屋產權70年到期問題,國家準備怎么解決?”總理的回答是,國務院已經責成相關部門就不動產保護相關法律抓緊研究提出議案。
??2019年總理記者會上,路透社記者提問:“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是否比之前預想的更為嚴重,如果經濟放緩繼續持續下去,中國是否會考慮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包括取消房地產限制和降低基準利率等?”
??“面對新的下行壓力,要有有力舉措,一種辦法是搞量化寬松,超發貨幣、大規模提高赤字率,所謂‘大水漫灌’,蘿卜快了不洗泥,一時可能有效,但會帶來后遺癥,所以不可取。我們還是要堅持通過激發市場活力,來頂住下行壓力。”李克強總理回答說。
??2021年總理記者會上,日本經濟新聞記者提出的問題是: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除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加大,還存在著由于世界性的資金過剩導致房地產投資過熱的風險,現在中國政府采取了寬松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在這樣情況下今年是否存在宏觀政策轉為偏緊的可能性?
??李克強回答道,去年(2020年)我們沒有搞寬松政策,或者說所謂量化寬松,今年(2021年)也就沒有必要“急轉彎”,還是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可持續性,著力穩固經濟,推動向好。
??就業,民生,減稅降費:總理盡說心底話
??這場記者會中,還有很多提問圍繞著民生展開,這也是每年總理記者會上的必答題。
??“我真是為我們的人民群眾感動。他們在努力打拼,打工、就業不僅關系當前家庭生計,也在為下一代爭取更好的未來。”李克強總理頗有觸動地說。
??針對記者提問“今年將采取什么樣措施實現穩就業目標”,李克強表示,今年我們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財政貨幣政策要圍繞實現就業目標來展開,所以我們強調就業優先也是宏觀政策,其他政策要配套,為實現就業目標努力。因為我們現在每年新增城鎮就業必須有1100萬人以上,最好有1300萬人以上。我總覺得,只要實現了比較充分的就業,就能夠實現有些人說的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
??有一個實例,2020年疫情嚴重沖擊時,我們沒有定經濟增長指標,但我們定了一個明確指標,就是新增城鎮就業要900萬人以上,結果實現了1100萬人以上的新增城鎮就業,經濟不僅實現了正增長,而且增速達到2.2%,在主要經濟體中是唯一實現正增長的。
??“對于新增需就業人員,我們要給他們以培訓等多方面支持舉措,用市場化的方法來解決就業問題。比如這些年我們在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新動能。我們相信普通人有上上智,把他們的特長、聰明才智發揮出來,那就業的大舞臺會絢麗多彩。”李克強表示。
??“今年年初,有關方面給我遞了反映‘民生十盼’的材料,我看多數都是基本民生,而且多數來自農民群眾。政府要始終把發展經濟的目的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當然,是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李克強總理的講話,提氣,溫暖民心。
??李克強表示,連續10年了,我們盡力保證財政性教育經費不低于GDP的4%,這是很不容易的,而且主要是面向義務教育、面向農村,因為我們農村戶籍人口現在還有7.6億,還要進一步加大向農村和邊遠地區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我們已經建立了面向14億人的、可以說世界上最大的基本醫保網,但水平還不高,所以我們今年還要增加人均30元財政補助的標準。“我們今年要實施一項新政策,就是把人們常用的身份證電子化,也就是說你辦有關事項,拿著手機一掃碼就辦成了。”
??李克強還提到減稅降費。他說:“退稅優先考慮小微企業,因為小微企業量大面廣,支撐的就業人口多,而且現在是他們資金最緊張、最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在今年6月底以前,把小微企業的留抵稅額一次性退到位,把制造業、研發服務業等一些重點行業的留抵稅額在年內全面解決,對小微企業的增量留抵退稅逐月解決。”
??“從今年我收到的有關報告看,普遍把減稅降費作為對政府宏觀政策的第一個期待。看來,施肥還得要施到根上,根壯才能枝繁葉茂。”李克強說。
??此外,關于經濟增長、營商環境、俄烏局勢、香港選舉、兩岸關系等敏感話題,李克強總理都從容、坦誠地予以回應。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