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許倩 2022-01-24 09:40:29 來源:中房報
??1月20日,一年一度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以視頻形式召開。
??會議對于2021年房地產工作總結的表述是: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建立部省市調控責任機制,加強政策協調聯動。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整治房地產市場秩序。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房地產市場運行總體平穩。
??相比總結去年工作,2022年住房問題有哪些重點,更受到外界關注。本次會議把“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列為首要任務,強調“毫不動搖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和手段,保持調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強調控政策協調性精準性,繼續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
??與去年相比,“增信心、防風險、穩增長”首次被提起。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王蒙徽在本次會議上表示,把防風險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決有力處置個別頭部房地產企業房地產項目逾期交付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同時,充分釋放居民住房需求、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需求潛力,同步推動擴內需、轉方式、調結構,促進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政策強調“協調性精準性”
??自2016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這一政策主基調已堅持5年,并繼續成為2022年調控主基調,這一點始終沒有改變。
??相比2021年,本次會議在強調“保持調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的同時,還提及“增強調控政策協調性精準性”。2021年12月底,王蒙徽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就強調政策協調性精準性,他表示,加強金融、土地、市場監管等調控政策的協同;加強部省市縣調控聯動,加強對城市調控工作“一對一”的指導監督。
??可見,所謂“協調”即土地、住房、銀行等必須齊心協力,形成有效組合拳;所謂“精準”,指發布政策要基于各地市場基本情況。這意味著,下一步“因城施策”調控政策會有更充分體現,對房企和項目存在問題也會采取更精準手段。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解讀道,今年會議重點強調毫不動搖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強調“不依賴、不刺激”,保持政策連續穩定,主要基于近期市場回調,政策糾偏,擔心有些地方借此托底樓市,刺激樓市。預計2022年調控政策會有松綁,但熱點城市政策框架不會改變,只能是在人才住房、落戶政策、限價政策等方面做邊緣性調整。
??對于目前個別企業出現“暴雷”情況以及樓盤延遲交付風險,本次會議也明確提出:“堅決有力處置個別頭部房企房地產項目逾期交付風險,持續整治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
??“穩”字成為2022年樓市調控的主要目標。王蒙徽表示,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著力在“增信心、防風險、穩增長”上下功夫,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這是2022年房地產發展的主要任務。
??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租賃住房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發展機遇。
??王蒙徽說,房地產市場基本面沒有變,住房需求依然旺盛。當前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3.9%,仍處在快速城鎮化階段,每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口1100萬以上,帶來大量新增住房需求。同時,2000年前建成的大量老舊住房面積小、質量差、配套不齊全,居民改善居住條件的需求比較旺盛。新冠肺炎疫情促使居民改善居住條件的要求更為迫切。
??因此,“推進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2022年房地產重點工作之一。本次會議指出,堅持租購并舉,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優化住房供應結構。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以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為重點,全年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40萬套(間)。完善城鎮住房保障體系,指導各地合理確定本地區住房保障制度安排。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健全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管理和運行機制。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2020年我國流動人口規模達3.76億,占總人口的26.6%,人口凈流入省份多為經濟發達地區,其中長三角、珠三角人才聚集度極高,這個趨勢仍在進一步增強。但市場化租賃住房和政府提供的公租房依然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成為整個“十四五”時期住房工作重點。2021年,全國40個城市新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94.2萬套。按照規劃,“十四五”期間,北京計劃供應各類住房100萬套左右,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套數占比不低于40%;上海計劃新增建設籌措保障性租賃住房47萬套(間),其中2022年底建設籌措保障性租賃住房24萬套(間);廣州市計劃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60萬套(間);深圳目標是不少于40萬套(間)。
??今年2月自然資源部“兩集中”供地文件中明確提出,重點城市在年度供地計劃中要單列租賃住房用地,且占比一般不低于10%。預計2022年將開始形成供應。
??CIC咨詢的測算顯示,2020年我國國內租賃市場規模達到1.9萬億元,預計2024年國內租賃市場規模將達到3.1萬億元。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隨著棚改進入尾聲,老舊小區改造成為下一個發力點。按照規劃,“十四五”時期,要基本完成21.9萬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其中,2021年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56萬個,惠及居民965萬戶。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依然是2022年重點工作之一。本次會議指出,將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作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健全體系、優化布局、完善功能、管控底線、提升品質、提高效能、轉變方式。
??具體舉措為:在設區市全面開展城市體檢評估。指導各地制定和實施城市更新規劃,有計劃有步驟推進各項任務。組織推進燃氣等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重大工程。編制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規劃綱要。推動城市建設適老化轉型,大力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市治理,構建全國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一張網”,建立部、省、市城市管理工作體系,建立超大特大城市治理風險防控機制。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楊保軍表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推動解決城市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短板,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舉措。城市更新行動的總體目標是“建設宜居城市、綠色城市、韌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不斷提升城市人居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和城市競爭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
??在“十四五”規劃中,房地產市場將迎來巨變,除了人口不斷集聚的大都市圈市場,鄉村振興無疑也將成為下一個布局重點。
??本次會議在部署2022年重點工作時指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以農房和村莊建設現代化為著力點,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在全國100個樣本縣開展鄉村建設評價,實現省級全覆蓋。實施農房質量安全提升工程,持續實施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深入推進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落實縣城建設“營建要點”,推動轉變縣城建設方式。落實鄉村建設“營建要點”,探索形成符合當地實際的鄉村政策機制和建設方式,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會長袁文先表示,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最基礎的、擺在首位的就是產業振興,社會力量在產業興旺中,應當積極作為,也可以大有作為。
??產業建設正是房地產企業所擅長的領域,有望成為一個新的增長點。碧桂園、綠城等多家龍頭房企,都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參與者。
??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
??應對氣候變化,向綠色低碳轉型,中國提出“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兩大戰略目標。
??原建設部副部長宋春華表示,實現“雙碳”目標,就要賦能城市綠色發展。在城鄉建設中,建筑業、房地產業應加強雙碳目標戰略研究,盡快制定行動方案,要做出總體部署,這是一個大的頂層設計。
??這也成為2022年房地產工作重點之一。本次會議首次提出“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具體表述為:出臺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指導各地制定細化方案,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研究建立城鄉建設碳排放統計監測體系;構建綠色低碳城市、縣城、社區、鄉村考評指標體系,研究建立考核評價制度和方法。
??“雙碳”戰略下,作為碳排放大戶,房地產及上下產業鏈面臨著巨大挑戰,尤其是規模越大的企業可能產生的碳排放量就越高。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中國房地產企業碳排放調研報告2021》披露,目前中國房地產建筑業的碳排放規模位居全球第三,中國40%的碳排放主要來自房地產建筑業。TOP30房企中已披露碳排放量信息的,其碳排放總量已超過300萬噸。
??有房企人士稱,從前期拿地到后期物業管理環節,都對房企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要實現目標,必須把著眼點放在上下游產業鏈減碳和碳中和技術創新應用上,倒逼行業向“綠色低碳”轉型。
??在此次會議上,住建部還強調,2022年完善智能建造政策和產業體系,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2022年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達到25%以上。持續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完善工程建設組織模式。加快培育建筑產業工人隊伍。健全建筑工程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完善工程質量評價制度。
??裝配式建筑發展,建筑工業化變革勢不可擋。這對于房地產企業而言,同樣是挑戰也是機遇。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