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2022-01-21 09:34:40 來源:中國建設報
??從房屋建筑到城市道路,從公共照明到園林綠化,從一張張八閩城市的黑白影像到今日光鮮亮麗的現代化新城………走在八閩大地上,處處都可以感受到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的巨大變化,每一個變化的背后無不回響著福建住房和城鄉建設人逐夢前行的鏗鏘足音,折射著當地發展的“加速度”和“匠人初心”。
??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按照省委和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工作部署,緊緊圍繞“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取得更大進步,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實現更大突破,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以下簡稱“四個更大”)的要求,一步一個腳印,扎實穩步前行,全方位推進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為新福建建設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
??截至2021年年底——
??●全省市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全省市縣污水處理率達96%,
??●全省建成區綠地率達40.42%,
??●全省建成和在建城市軌道交通里程325公里,
??●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占總無害化處理能力的85.2%,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3.9%,
??●建成區路網密度達8.08公里/平方公里,
??這份亮麗的成績單,蘊含著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讓城鄉環境更宜居”作為重要使命,把“城鄉統籌”擺在重要位置的成效。一年來,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以“六個突出”為抓手,凝聚起了八閩兒女共建幸福美好新福建的強大合力。
??突出以人民為中心
??著力完善住房制度體系
??2021年12月,位于福州市晉安區的榕寓戰峰長租公寓基本完工,這是福建省首個交付使用的集體土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
??榕寓戰峰長租公寓位于晉安區五四北泰禾商圈,占地面積12.6畝,預計將于2022年春節后入市,推出430套租賃住房。該項目根據市場需求,以30平方米左右戶型為主,可滿足新市民、青年人小戶型租住需求。作為福州首個探索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的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項目的入市具有示范引領作用,將為周邊商業、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配套注入活力。
??這是福建省持續抓好住房市場和保障兩個體系的真實寫照。
??一年來,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始終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精準調控,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積極穩妥推動全省房地產業發展,房地產主要指標均穩定在近年平均水平,未出現大起大落。所有設區市編制實施“一城一策”,科學設置調控目標;配合金融監管部門,落實好對房地產開發企業“三線四檔”管控和金融機構房貸集中度管理。
??按照“保基本、新市民、小戶型、低租金、中心區”發展方向,全省各地市主動采取政府給予土地、財稅、金融等有效的政策支持,引導社會主體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為緩解市場主體的投資壓力,福州市在著力落實財政“補”、金融“扶”、稅費“減”等措施的基礎上,通過鼓勵和引導大型品牌房地產開發企業和專業化住房租賃機構參與租賃住房建設運營管理,為實行租賃住房“低租金”提供了支持。2021年7月,廈門市出臺《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存量非住宅類房屋臨時改建為保障性租賃住房實施方案》等配套文件,為滿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難群體的租房需求,提出了具體實施路徑,加快構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全省各地市正以需求為導向,統籌實物配租和租賃補貼保障方式,不斷擴大有效供給,計劃五年內在人口凈流入的福州、廈門、泉州等地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36.5萬套以上。
??突出改善人居環境
??著力提升城鄉建設品質
??盡管不是節假日,但在龍巖市未來城的兒童樂園里,仍有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在游玩。這個不久前建成開放的兒童樂園,擁有比多數城市兒童樂園更完備的設施。
??這是福建省開展城鄉建設品質提升專項行動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
??福建省印發《2021年全省城鄉建設品質提升實施方案》后,2021年1月,省政府召開全省農村和城市建設工作會議,全面開展城鄉建設品質提升工作。
??2021年城鄉建設品質提升重點任務按“五大品質提升”推進,具體任務有26項,其中涉及城市建設品質提升的具體任務有19項。截至當年12月底,全省共策劃實施城市建設品質提升項目5405個,完成投資4022億元。
??提升居住品質。實施項目568個,完成投資約1400億元;推動九市一區各推進一個老城更新樣板工程,完成投資6.9億元;全省開工改造老舊小區37.2萬戶。提升交通品質。實施項目1514個,完成投資約1682億元,全省新改擴建城市道路710公里,新增公共停車泊位3.1萬個,完成LED路燈改造2.7萬盞;全省地鐵累計建成運營里程158公里,在建233公里。提升水環境品質。實施項目982個,完成投資約490億元;開展提升城市供水水質三年行動,建成全省城市供水水質監測信息系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全省現有市縣污水處理廠108座,日處理能力677萬噸,新建改造城市污水管網1341公里,設市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65.4%,較2020年年底的53.5%有較大幅度提升。提升風貌品質。實施項目1450個,完成投資約360億元;新公布14條省級歷史文化街區、156個省級傳統村落、1525棟歷史建筑,認定非“世遺”、非文物土樓2593處;頒布《福建省傳統風貌建筑保護條例》;泉州、漳州出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均已立法保護;全省各地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舉辦為契機,帶動了167個保護項目實施。提升管理品質。實施項目294個,完成投資約90億元;全省60個市縣(10個設區市、50個縣市)建成投用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占比超92%;廈門、漳州、三明、南平、龍巖建設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漳州市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達到國內先進水平;10個設區市均已配建城市網格化管理體系。
??漳州市從2018年開始陸續完成了水仙大街、南昌路、元光路、延安南路、騰飛路等一批市政道路改造提升,累計投資7.8億元,改造道路總長約10.6公里。其中,元光路非機動車道寬度超過了機動車道,成為當地的一道風景。
??在元光路寬闊的非機動車道上,行人和電動車有序行駛,沒有出現人車搶道的現象。漳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這里沿街原有的建筑有些越過了道路線,我們與有關單位多次溝通,協商退讓圍墻、建筑物,最終得到他們的配合,增加了道路寬度,為市民出行騰出了空間。”
??作為城鄉建設五大品質提升項目之一,交通品質提升,將目光瞄準了城市道路、慢行系統和交通整治。
??《福建省“十四五”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全省將推進城市交通互聯互通。實施城市交通“兩網兩微兩新”工程,建設“兩網(城市快速路、軌道交通)”快速網絡,實施“兩微(微樞紐、微整治)、兩新(新慢行、新停車)”綜合交通治理,提升交通通行效率。
??一年來,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瞄準基礎設施短板、新基建、地下基礎設施、民生急需設施等領域,積極謀劃生成項目,并努力推動落地落實。
??城鄉品質提升,正讓福建更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
??突出開放創新
??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
??南平、龍巖兩市成功入選全國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這是繼2015年、2016年廈門市、福州市入圍全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之后,福建省再次獲得中央財政支持的重大城市環境綜合治理項目。
??一年來,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積極先行先試,探索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閩開展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海綿城市建設、綜合管廊建設等20多項試點工作。推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實施“走出去”。推行新型組織方式和建造方式,累計新建裝配式建筑4145萬平方米。強化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健全誠信體系建設,在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率先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監管、實現房屋建筑和市政施工圖數字化審查,推行工程質量安全監管“雙隨機”機制,提升監管效率。建筑業“放管服”改革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持續推進,在2021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的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第三方評估中,福建省位居全國第四。在福州市三坊七巷建成全國首個優秀建筑設計永久性展示館。推進閩臺鄉建鄉創合作,引進近百支臺灣建筑師團隊、300多名臺灣鄉建鄉創人才參與,在全國首創“兩岸建筑師聯合駐村計劃”,促進鄉村振興和心靈契合。
??突出建筑風貌管控
??拓展城鄉多樣魅力空間
??2021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福建省傳統風貌建筑保護條例》,是全國首部傳統風貌建筑保護地方性法規。全省城鄉風貌管控有了法規保障,特別是為集中成片的石頭厝、紅磚厝、土樓、廊橋等建筑物保護提供法治保障。
??三明市沙縣區沙溪河畔,有一片歷史街區,班厝巷、田公巷、池尾巷、清水巷、曲巷錯落分布。沙縣區按照“一巷一特色”的理念,保留街巷原有建筑歷史風貌,并對街巷設施進行了更新改造。
??莆田市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修繕,堅持“文化為魂、建筑為輔、商業造血”,打造“一路一風景、一宅一故事”,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石碼港一直是漳州地區的重要港市。如今,以石碼文化為魂,漳州市大力推動后港歷史風貌區改造提升。具有鮮明的商貿文化特色和典型閩南騎樓建筑文化特色的傳統活力街區演繹著最閩南、古早味的小城故事。
??……
??一座座歷史文化建筑,讓城市不再“千城一面”,而是各領風騷,城鄉多樣空間更具魅力。個性化風貌管控案例,正在全省各地不斷涌現。而這一切得益于全省進一步強化歷史文化的保護傳承。一年來,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持續推進普查認定,深入挖掘文化遺產資源,形成包含9座歷史文化名城、49條歷史文化街區、200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1193個傳統村落、8594棟歷史建筑的名錄體系,打造了福州三坊七巷、永泰嵩口鎮、屏南龍潭村、連江三落厝、南靖青普行館等一批活化利用示范項目,并引入臺灣建筑師團隊,陪護式服務鄉建鄉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對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區要有珍愛之心、尊崇之心。福建省進一步壓實保護責任,督促各地在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中,嚴格執行先普查再征收制度;推動各地再公布一批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完成“非世遺”土樓建檔,開展改革開放以來有歷史意義、時代特色的歷史建筑普查認定;完善省級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信息系統,構建基于申報、保護、監管、日常監測等的歷史文化資源“全周期”體系構架。
??突出美麗宜居
??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福州市晉安區九峰村被列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試點村后,通過激發內力、兩微整治等一系列措施,調動了村民的參與意識,吸引了一批在外務工的青年回村開辦農家樂、開發鄉村民宿,形成一股創業熱潮。幾年前還是無人問津的“空心村”,蝶變為一個小溪潺潺、古樹掩映的“網紅村”,吸引著大批游客前來觀光休閑。
??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從百姓身邊的“小事”入手,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并取得成效。
??近年來,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深入實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麗鄉村建設工程,創建600多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建成240多條美麗鄉村特色景觀帶,全省6700多個村莊開展鄉村環境建設,完成裸房整治37萬棟,村容村貌明顯改觀。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全面向鄉村延伸,全省實現鄉鎮生活垃圾轉運系統、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行政村生活垃圾常態化治理機制、鎮村水沖式公廁4個“全覆蓋”,形成“村收集、鄉鎮轉運、縣區處理”的城鄉一體化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能力超過116萬噸/日。扎實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全省現行貧困戶人口如期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并連續4年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確定為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積極主動、成效明顯的省份,惠安縣、壽寧縣先后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表揚。
??突出以人為本
??提升行業安全韌性水平
??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事關群眾切身利益,是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內容。2020年3月,福建在全省吹響房屋結構安全專項治理三年行動的號角。全方位發動、全覆蓋排查、全流程管控、全周期管理,“一樓一檔”,全面排查全省902萬棟房屋。
??針對實際情況,福建在全省開展分類排查整治工作。風險隱患集中重點查。重點排查涉疫場所、生產經營出租、鋼結構、無正規設計施工等六大類風險隱患較集中的房屋249萬棟。同步實施城市危房改造工程、規范農房建設工程、工業廠房升級工程、歷史“兩違”處置工程,累計有效處置重大安全隱患房屋6.5萬棟,守住了安全底線。在建農房專項查。開展農村在建房屋安全專項清查整治行動,排查農村在建房屋2.6萬棟,并從壓緊壓實屬地責任、強化五級網格化巡查、加大監督考核力度、優化審批監管流程、加強基層監管力量和技術支撐、努力保障建房用地需求6個方面建立健全農村建房管理長效機制。多元化整治落到實處。廈門市、漳州市出臺政策文件,制定“一房一策”,通過業主“自行解危”予以獎補、“權益保全”先行拆除、提前拆遷安置、舊村老宅文創改造、舊城改造開發、農村危房改造等,實現重大安全隱患房屋見底清零。漳州市提前兩個月完成省下達的銷號任務,在全省范圍內首個實現“見底清零”。沿海各地市推動實施工業廠房升級工程,對未經正規設計、存在低品質廠房的集中區域,采取政府統建、企業限價回購,或政府統一規劃,企業自建、合建等方式,推動成片整治,促進轉型升級。
??從“憂居”到“優居”,這是福建住房和城鄉建設人的初心使命。接下來,福建省將繼續深化房屋安全排查整治,加快省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條例立法工作,落實農村建房安全6項制度,建立完善網格巡查、快速處置機制,推動建立房屋“健康綠碼”。同時,抓好市政施工安全、燃氣、病害橋梁、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等專項整治,壓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為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下一步,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工作部署,緊扣“四個更大”的目標要求,找準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在服務和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實施城市更新和鄉村建設行動,突出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建設,不斷提升全省城鄉人居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城市競爭力,為福建省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摘自 《中國建設報》 2022.01.20 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