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兔午夜起神影院在线观看麻烦/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美女视频一区/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 - 欧美精品福利视频

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

金融 2021-09-08 11:38:34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掃描二維碼分享

??一、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請問目前保險理賠情況如何?銀保監部門在引導保險機構建立完善保險保障應急機制、提高迅速響應能力方面有哪些措施?

??答: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要求,銀保監會迅速行動,靠前指揮,先后印發5份支持防汛救災加強金融服務相關文件,立即啟動重大災害應急預案,組織開通24小時接報案、開創性實施無差別救援等,明確快受理、快查勘、快理賠,督導保險機構簡化手續、環節、標準。

??據統計,7月17日至8月25日,河南保險業共接到理賠報案51.32萬件,初步估損124.04億元,已決賠付34.6萬件,已決賠款68.85億元,整體件數結案率已達67%。其中,人身意外險(含意外醫療)件數結案率76%,車險件數結案率86%,農險件數結案率76%,特別是全損秋糧作物賠款進度超過了94%。

??銀保監會積極指導督促派出機構、保險機構建立完善保險保障應急機制、提高迅速響應,充分發揮保險經濟補償和社會治理功能。一是要求保險公司積極配合地方政府開展救災救治、暢通金融服務、在災害救助和災后恢復重建中主動擔當作為。二是要求保險公司實施無差別救援、加強理賠服務統籌協調、細化防災救災措施、做好損失精準摸排等,引導行業建立應急處置工作規范,確保應急應對高效及時。三是加快研究建立保險災害事故分級分層響應機制,明確不同級別災害事故下監管系統、保險公司及有關主體的響應措施。

??二、房地產金融監管“三線四檔”和集中度管理實施以來,房企降杠桿成效逐步顯現,房地產長效機制進一步落實。請問銀保監會在房地產金融監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銀保監會始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持續完善房地產金融監管機制,防范房地產貸款過度集中,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一是管好房地產信貸閘門。堅持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按揭貸款審慎監管標準,嚴格落實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二是遏制“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專項排查已基本完成,對發現的違規問題督促建立臺賬,逐項整改至“清零銷號”。三是嚴懲違法違規。連續三年開展全國性房地產專項檢查,基本覆蓋所有熱點城市,對發現的違規行為“零容忍”,對違規問題依法嚴肅問責。四是落實差別化房地產信貸政策。配合地方政府“因城施策”做好房地產調控,運用調控工具,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五是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推動保險資金支持長租市場發展,會同人民銀行推進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

??截至7月末,房地產融資呈現“五個持續下降”。一是房地產貸款增速創8年新低,銀行業房地產貸款同比增長8.7%,低于各項貸款增速3個百分點。二是房地產貸款集中度連續10個月下降,房地產貸款占各項貸款比重同比下降0.95個百分點。三是房地產信托規模自2019年6月以來持續下降,房地產信托余額同比下降約15%。四是理財產品投向房地產非標資產規模近一年來持續下降,相關理財產品余額同比下降42%。五是銀行通過特定目的載體投向房地產領域規模連續18個月持續下降,相關業務規模同比下降27%。

??同時,我們督促銀行機構在貸款首付比例、利率等方面對剛需群體進行差異化支持。截至7月末,個人按揭貸款首套房占比達到92%,住房租賃市場貸款同比增長29%。

??三、銀保監會在推進網絡平臺企業金融業務整改的進展如何?

??答:前期,銀保監會進一步加強與網絡平臺企業的溝通交流,明確監管要求,開展政策輔導,推動網絡平臺企業轉變觀念,增強對金融業務屬性、政策法規和監管要求的理解和把握,強化風險意識、合規意識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意識。

??在螞蟻集團整改工作基礎上,今年4月29日,“一行兩會一局”等金融管理部門聯合約談了13家網絡平臺企業,提出了自查整改工作要求。

??銀保監會對于網絡平臺企業金融業務整改工作始終堅持以下原則:一是堅持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所有金融業務必須持牌經營,消除監管套利。二是堅持公平監管和從嚴監管。對同類業務、同類主體一視同仁,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對各類金融違法違規行為一如既往堅持“零容忍”。三是堅持發展和規范并重。支持網絡平臺企業在審慎監管前提下守正創新、規范發展,弘揚企業家精神,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正確發揮科技創新驅動作用,同時,堅決打破壟斷,維護公眾利益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目前,網絡平臺企業正積極對照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深入自查并制定整改方案,有序落實整改。在完善公司治理、防范資本無序擴張、合規審慎開展互聯網存貸款業務、推動小貸和消費金融公司合規展業、規范發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已取得一定進展和成效。近期,查理·芒格等國際金融領域資深專家對中國互聯網平臺金融業務整改工作給予了積極評價,認為“美國應該向中國學習,并搶先一步阻止投機”。

??四、車險綜合改革實施近一年以來取得了哪些成效,是否達到預期目標,下一階段有哪些深化改革的措施?

??答:去年9月19日啟動車險綜合改革以來,累計為我國車險消費者減少支出超1700億元,“降價、增保、提質”的階段性目標基本完成,車險市場呈現保費價格、手續費率“雙降”和保險責任限額、商車險投保率“雙升”的新局面。一是消費者保費支出明顯降低。截至7月末,車輛平均所繳保費2774元,較改革前降低21%,88%的消費者保費支出下降。二是費用水平大幅下降。截至7月末,全國車險綜合費用率、車險手續費率、車輛業務及管理費用率同比分別下降11.8%、7.3%、5%。三是風險保障程度顯著提高。交強險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保障水平由改革前的12.2萬元提升至20萬元,商業第三者責任險平均保額提升56萬元,商業險投保率由改革前的80%上升至86%。四是賠付水平大幅提升。截至7月末,車險綜合賠付率由改革前的56.9%上升至73.3%。通過改革,車險業務在財險業務中的占比降為51.8%,同比下降5.4個百分點,比例已基本接近美國(43%)、日本(50%)等世界主要經濟體平均水平。

??銀保監會將繼續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把車險市場改革引向深入。一是持續加強車險市場監管,對今年車險專項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采取監管措施并實施行政處罰,增強監管震懾,維護車險市場秩序。二是豐富車險產品供給,加快研究推進新能源汽車保險等新產品創新開發,滿足消費者需求。三是提升車險業務線上化、智慧化水平,提高車險服務質效,促進車險高質量發展。

??五、今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最后1年。目前,過渡期截止日期臨近,請問理財業務存量整改與規范轉型工作進展情況如何?

??答:拆解影子銀行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重點任務,其中規范銀行理財業務十分關鍵。銀保監會持續督促銀行機構壓實主體責任,推進理財業務存量整改。目前來看,整改進展情況符合預期,截至7月末,全部理財存量整改任務已完成近七成,預計今年年底前絕大部分銀行機構可完成整改。對于個別銀行剩余的少量難處置資產,按照相關規定納入個案專項處置,直至全部清零。

??同時,理財業務按照監管導向有序轉型,結構不斷優化,凈值化轉型力度加大,風險持續收斂。截至7月末,凈值型理財產品占比已超過80%;同業理財較峰值縮減96%;保本理財、不合規短期產品規模均較資管新規發布時下降超過98%。目前,已有29家理財公司(含外方控股的合資理財公司)獲批籌建,其中21家獲批開業。新設理財公司堅持公開、透明、凈值化的轉型定位,更加注重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穩健推進業務發展,正在逐步成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力量。

??六、近年來,銀保監會在推動銀行業保險業擴大對外開放方面有什么新進展?

??答:近年來,銀保監會主動適應國際經濟金融發展形勢變化和銀行業保險業改革發展客觀需要,進一步擴大銀行業保險業高水平雙向開放。目前,開放措施涉及的法規修訂和制定工作已基本完成。

??放寬外資機構和業務準入條件。近年來,銀保監會陸續批準設立首家外方控股理財公司、首家外商獨資保險控股公司,批準改建首家外商獨資人壽保險公司等。今年以來,對外開放實例落地取得新進展,首家外商獨資貨幣經紀公司、首家外商獨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獲批設立。

??外國銀行保險在華機構數量穩步增長。2018年以來,銀保監會批準外資來華設立各類銀行保險機構100余家。截至今年上半年,外資銀行在華共設立41家外資法人銀行、115家外國銀行分行和139家代表處,營業性機構總數達930家,外資銀行總資產3.73萬億元。境外保險機構在華共設立66家外資保險機構、85家代表處和17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外資保險公司總資產1.94萬億元。

??外資銀行保險機構投資力度不斷加大,彰顯出對中國市場的積極展望和信心。去年以來,摩根大通、英國巴克萊銀行、美國紐約梅隆銀行、富邦華一銀行分別向其在華機構增資15億元人民幣、7.1億元人民幣、6億元人民幣、3.45億元人民幣;2019年以來,德國漢諾威再保險公司持續向其在華機構增資3次,共計41.8億元人民幣。

??銀保監會將繼續穩妥推進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繼續吸引具有專業特色的優質外資進入中國市場。進一步優化監管規則,改善營商環境。同時,增強開放監管能力,防范金融風險。

原創 宏觀 政策 市場 公司 土地 觀點 金融 海外 產業鏈
2023-10-23 更多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

1571.9

  • 0.13%
  • -0.91%
日期指數環比同比
2023.011569.9-0.97%-0.14%
2022.121572.1-0.92%-0.11%
2022.111573.9-0.12%-1.08%
2022.101575.8-0.20%-1.01%
2022.091579.0-0.02%-0.87%
2022.081579.3-0.04%-0.6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