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克而瑞研究中心 2023-02-13 14:00:45 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2022年,我國人口總量自1960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城鎮化率也僅較上年增長0.5%,為近三十年以來新低。
??但是和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城鎮化仍然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歐美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在80%左右,我國的城鎮化率為65.22%,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對于房地產市場而言,城鎮化發展所帶來的需求增長仍是行業發展的重要支柱。對比目前人均40平方米的住房水平來看,2023年646萬的城鎮人口增量,所代表著2.6億的住房增量需求。
??本文結合發達國家城市化發展經驗,對現階段中國城鎮化的發展邊界、增長動力和現階段增長模式進行了相關研究。
??2022年,受育齡婦女減少、生育意愿降低、死亡率上升等因素影響,我國人口總量自1960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人口自然增長率-0.60‰,全國人口較2021年減少了85萬人。
??然而在城鎮區域擴張、人口鄉-城流動等因素推動下,城鎮人口總量仍在繼續增加。2022年末,我國城鎮常住人口達到92071萬人,比2021年增加64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49104萬人,減少731萬人。就城鎮化率指標而言來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5.22%,比2021年提高0.50個百分點。
??對比1980年以來每5年的中國城鎮化率平均增長速度來看,在經歷了1996-2020年長達25年的城鎮化率高速增長之后,2021年以來,中國城鎮化率確實已經離開了平均每年1.2個百分點以上高速增長階段,轉而進入了緩慢增長周期,2022年0.5個百分點的增速也僅于1986-1995年期間相若。
??但是與歐美發達國家的80%左右的城鎮化率發展水平相比,目前中國65.22%的城鎮化率水平仍在追趕上升期,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并將成為房地產市場持續發展的有力支撐。對比目前人均40平方米的住房水平來看,2023年646萬的城鎮人口增量,所代表著2.6億的住房增量需求,也切切實實擴大了中國城鎮住房需求規模。
??正如統計局局長在2023年初經濟形勢發布會上所述,我國仍然處在城鎮化持續發展階段,2023年新增城鎮人口數量巨大,這些就是未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空間所在。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65%左右的城鎮化率雖有較大上升空間,可是考慮到中國鄉村較高的老齡化比例,考慮到居住在鄉村留守家人,部分業內學者認為中國實際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70%甚至更高,中國城鎮化率發展將進入低速增長時代。但不論是從中國鄉村人口結構,農業技術提升,還是對標國際發達國家來看,目前中國距離城鄉人口轉移邊界仍有較大空間。
??據七普統計數據,目前我國農村18-60歲人口約2.8億人,同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扣除在年末居住地在鄉村的1.6億農民工后,實際全年主要在農村居住的18-60歲人口大約為1.2億人,明顯少于當年從事一產的1.7億就業人口規模,相關缺口達到5000萬人,說明在鄉村仍有大量60歲以上的老人在參與勞作,其缺口規模與60-69歲的鄉村人口規模相近。
??這意味著目前中國鄉村的實際勞動力人口仍有3.3億人左右,且其中有1.5億農村常住人口已經在從事非農產業或外出從業超過6個月,在中長期內仍將是中國城鎮化率上升的重要動力。聯系2021年相關數據變化可以看到,在青壯年農村常住人口減少的情況下,全國農民工總量仍在進一步上升,并且受限于疫情影響和經濟發展形勢的變化,未進城農民工的增量接近500萬人,大于進城農民工200萬人左右的增量規模,作為“城鎮預備役”的未進城農民工規模增長明顯較快。而在2022年變化更為劇烈的大環境背景下,與快速下滑的城鎮化率增速對應,預計未進城農民工的規模仍將保持較高規模。
??與此同時,我國農業機械化的持續發展和農民耕作技術的不斷進步,也使得更多老年群體能夠參與耕作。黨的二十大以來,中央多次反復提及,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特別提出要“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發展高標準農田,不僅僅意味著糧食產量的增加,意味著路網、田網的聯通,機械化實施條件的改善,在提升農民收入水平的同時,將農村從勞動力不足的泥沼中解放出來,并推動農村土地流轉加速,為中國城鎮化發展帶來的勞動力要素。
??在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要建成10.75億畝高標準農田,并改造提升1.05億畝高標準農田。規劃實施后,每年可增加糧食綜合產能 1000億斤左右,相當于目前1.3萬億斤糧食產量的7.6%,在保持糧食產量不變的前提下,理論上每年可解放1300萬的農業就業人口,為新階段下的城鎮化發展提供更多的勞動力要素。
??從國際發展經驗來看,在發達國家城鎮化率達到60%后,大多會出現城鎮化率增速放緩的現象,但降幅不大,每年城鎮化率增長仍能保持在0.5個百分點以上,直到70%以后才會出現普遍的增速下滑。但是考慮到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城鎮化率早早達到了60%以上,考慮到時代發展因素的差異,本章選取了1960年以后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國家的相關數據作為參考。
??相關數據現實中高收入國家的城鎮化率增速下滑多出現在50%以后,并在50%-65%之間處于平臺期,在65%以后再度進入下行區間,但在城鎮化率65%-75%期間,仍可保持在年均0.6個百分點的增長速度。
??在城鎮化率達到60%-70%時,典型中高收入國家城鎮化率年增速降低為50%-60%時的七成。與中國同屬金磚五國的巴西平均每年增長0.8個百分點。在城鎮化率達到70%-80%時,典型中高收入國家城鎮化率年增速降低為60%-70%時的八成。其中巴西平均每年增長0.3個百分點,較上一個階段出現明顯下滑。
??高收入國家的城鎮化率增速的明顯下滑多出現在70%以后,在65%-70%之間仍可以保持每年0.98個百分點的速度較快增長。但考慮到時代發展差異,諸如日本、加拿大、法國均在1970年前完成了這一階段的城鎮化率攀升,對于現階段發展中國而言,發達國家不同城鎮化率區間內的絕對發展速度參考意義有限,更值得關注的還是不同階段城市化進程中的城鎮化率發展變化。
??在城鎮化率達到60%-70%時,典型高收入國家城鎮化率年增長仍能維持在上一階段的九成左右;當城鎮化率達到70%以上時,這些國家城鎮化率平均增速則迅速降為上一階段的六成左右,典型如沙特、西班牙、芬蘭年增長均降至0.2個百分點。
??單純就農業生產者的生產效率而言,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已經可以實現一個農民養活超過100人,即便考慮到與農民同住的撫養人口,若農村只居住農業相關人口,發達國家城鎮化率均可達到99%以上。
??但是在現代化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下,三產融合已經成為農村地域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即便是在農村地區,農業從業者也已經不是人口的絕對主要組成部分,如德國農業從業人口僅為農村常住人口的4%左右。
??因此對于中國城鎮化長期發展邊界的推算,還是需要綜合糧食自給率、耕地資源、農產品消費等多方面,尋找合適的發達國家進行對標推算。在保證糧食安全和生活富裕指標的前提下,中國城鎮化率期望發展水平約為80%左右,較2022年末仍有14個百分點的提升空間,長期來看城市化發展仍將帶來約2億人口的凈增長。
??就中高收入、高收入國家發展經驗來看,城鎮化率從65%增長到75%,大約需要17年左右。至于城鎮化率達到75%以后,大多數國家均進入低速增長時期,就城鎮化率達到80%以上國家來看,高收入國家平均耗費16.7年跨過這一時期,典型如德國城鎮化率在2002年達到75%之后,至今城鎮化率還未突破80%。
??2022年中國城鎮化率為65%,距離發達國家80%的平均水平有較大差距,但是在區域分化之下,不少地區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90%以上,亦可據此從另一角度總結中國城鎮化的發展規律。
??使用縣級行政區的六普-七普數據進行擬合,可以得到與國際經驗較為類似的結果:在城鎮化率水平在30%以下時,城鎮化水平上升速度不斷加快,直至20%-30%時城鎮化上升速度達到高點,約為每年增長1.5個百分點左右,其后城鎮化率上升速度緩慢下滑,在60%-70%時下降至年增1個百分點左右。在70%以上時城鎮化率增速放緩的步伐進一步加大,城鎮化率達到80%-90%時,年平均增長僅為0.51個百分點,每年增長較70%-80%階段下降了0.3個百分點之多。
??若據此對2030年縣級行政區城鎮人口進行估算,就城鎮化率變化推動人口增長的口徑來看,城鎮化率有望上升至70%以上,假定屆時中國人口仍維持在14億左右,城鎮人口較2022年增量仍可達到8000萬量級,相關住房增量需求達到30億平方米。
??需要注意的是,在城鎮化率達到65%以后,受限于單個城市的發展邊界,雖然發達國家的首位城市城鎮化率各有增減,但是從城市(群)的角度來看,人口還是在繼續向大中城市集聚。就法國、日本、韓國、巴西等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人口超百萬城市的人口占比均是隨著城鎮化率發展而上升的。
??這意味著在城鎮化率達到高位、進入緩慢增長期后,雖然人口的鄉-城遷徙所有減緩,但城際人口遷徙仍在持續,并進一步向大城市集聚。相對應的,一些中小城市則因為人口外流出現收縮現象,典型如美國五大湖鐵銹地帶,1960年以來人口收縮率超過了50%。
??發改委研究院王繼源相關研究指出,在城鎮化率達到60%以后,房地產開發重心也會隨之向城市近郊遷徙,如韓國城鎮化率達到70%以后,推動首都圈5個新城市建設政策,4年時間內供應了當時住房庫存量的1/3左右。美國在1950年城鎮化率達到65%以后,大量人口從城市中心移向郊區就業和居住,其后新建房屋的2/3在郊區。英國在二戰以后,為控制倫敦的無限制擴展,制訂了《綠帶法》,在倫敦外圍規劃布置了9座新城,并直接推動了倫敦-伯明翰城市帶的發展,并促進了大城市群的人口擴張。
??就我國縣域城鎮化發展現狀來看,在386個縣級市中,有208個城鎮化率低于60%,占比超過一半,在1496個市轄縣中,更是有1356個縣城鎮化率低于60%,占比超過九成。在這1564個城鎮化水平較低的縣域行政單位中,居住著6.1億常住人口,平均城鎮化率只有44%。
??因此,我們認為,鑒于我國城鎮化已進入中后期發展階段,大中城市城鎮化發展速度開始減緩,邁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新型城鎮化正是大勢所趨,以縣域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發展正是當前發展階段下的必經之路。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