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石宏毅 2021-12-27 15:34:07 來源:中國房地產金融
??部分中小規模房企轉型成為合作建房專業機構是實現行業突圍的有效路徑之一,改變過去單純追求大規模和高周轉的房地產發展模式,真正從開發商轉變為城市發展服務商。
??文/石宏毅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合作建房委員會副秘書長
??今年11月,張家界崇山村城鄉居民合作建房項目全面啟動,規劃面積71畝,16棟合作建房提供了96套住房,項目目前已取得《村莊規劃》《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農村宅基地批準書》《試點工作方案批復》等多個政府行政許可,這是自2019年11月張家界市政府發布《張家界市城鄉居民合作建房管理辦法(試行)》后首個正式落地的項目。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合作建房委員會對合作建房的定義是:兩個或以上擬擁有房屋空間的法人或自然人共同出資,通過合法合規的方式獲取國有建設用地或者集體建設用地,自己建造或者委托第三方代建,從而實現獲得房屋空間目標的社會經濟行為。
??“三權分置”激活集體建設用地合作建房助力城鄉融合發展
??數據顯示,中國約有19萬平方公里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其中宅基地約占13萬平方公里。由于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近年來有2億農民工進入各級城市打工創業,農村宅基地空置問題不斷顯現并日益凸顯。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的《農村綠皮書: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8-2019)》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農村宅基地空置率為10.7%,空房率最高達到七成。
??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對優化農村土地資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農村的繁榮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而推進城鄉合作建房,是適度放活改革農村宅基地和農房使用權的一種新的實踐形式。對于激活農村土地資源要素、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有助于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
??2015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全國33個縣(市、區)開展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該意見明確指出縣以及縣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實際,制定相關地方政府規章對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活動進行依法管理,支持返鄉下鄉人員依托自有和閑置農房院落發展農家樂。在符合農村宅基地管理規定和相關規劃的前提下,允許返鄉下鄉人員和當地農民合作改建自住房。
??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該意見要求對農村宅基地要進行有益探索,首次正式提出了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的概念,即對國家農村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和使用權三權進行探索實踐。
??2020年9月,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召開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電視電話會議,在104個縣(市、區)和3個地級市啟動新一輪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和“十四五”規劃再次強調“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實現形式。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鼓勵依法自愿有償轉讓”。
??一系列政策的提出和試點的落地,為集體建設用地發展合作建房厘清制度障礙。2017年以來,河北、湖南、山東、海南、江西等省份先后出臺了鼓勵城鄉居民合作建房的政策文件。
??2017年2月1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出臺《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快“房地一體”的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探索農村集體組織依法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空閑農房及宅基地。在不改變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農民宅基地使用權的前提下,允許農村居民與城鎮居民合作建房。
??2018年5月15日,山東省國土資源廳發布的《關于發揮國土資源支撐保障作用促進鄉村振興的意見》提出,城鎮和鄉村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條件依法從事旅游經營。在符合農村宅基地管理規定和相關規劃的前提下,允許返鄉下鄉人員和當地農民合作改建自住房。
??2018年8月12日,湖南省國土資源廳發布的《湖南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全力服務促進鄉村振興的若干意見》表示,在符合“一戶一宅”等農村宅基地管理規定和相關規劃、尊重農民意愿前提下,鼓勵各地探索以宅基地使用權及農房財產權入股發展農宅合作社,允許返鄉下鄉人員和當地農民合作改建自住房,或下鄉租用農村閑置房用于返鄉養老或開展經營性活動。
??2020年10月5日,海南省在印發的《關于大力發展農村市場主體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十八條措施》中規定,鼓勵農戶自行通過協議將閑置宅基地或閑置農房流轉給經營者,或將閑置宅基地統一流轉給村組織,由村組織自行經營或對外招商經營。盤活閑置宅基地建設鄉村人才公寓,用于為下鄉人才或入駐企業提供房屋租賃服務。在符合農村宅基地管理規定和相關規劃的前提下,允許返鄉下鄉創業人員和當地農民合作改建自住房。
??2021年1月30日,江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江西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第四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允許各類返鄉下鄉人才在符合國家農村宅基地管理規定和相關規劃的前提下和當地農民合作改建自住房。
??此外,2018年,湖南省瀏陽市在湖南省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領導下,開展了“城鄉合作建房”的試點。
??2019年11月14日,湖南省張家界市政府正式發布了《張家界市城鄉居民合作建房管理辦法(試行)》。
??2020年7月31日,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和農業農村局聯合發布了《象山縣農村集體土地合作建房管理辦法》。
??當前,集體建設用地上的合作建房實現規范流轉主要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地方政府明確出臺了針對城鄉居民合作建房的指導性政策,在宅基地“三權分置”的基礎上可以為合作建房的各方參與者頒發《不動產權證書》。
??例如湖南省的張家界、瀏陽,浙江湖州德清、寧波象山等地區,明確表示為合作建房辦理的《不動產權證書》按照“房地一體、三權分置”原則進行統一登記,合作方各執一份,在《不動產權證書》的“權利人”一欄備注各自的權利類型,宅基地所有權登記為村集體經濟組織,資格權登記為農戶,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則根據合作建房協議約定予以登記,并且鼓勵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已經取得城鄉居民合作建房《不動產權證書》的農戶和城鎮居民依法開展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抵押貸款業務。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表示,目前寧波象山已經把960宗、面積超過11萬平方米的閑置農房收入農村閑置“宅基地+”數據庫,通過鄉村產業信息對接平臺,引入98個鄉村產業項目,累計盤活6.7萬平方米的閑置宅基地和農房。
??第二種是通過地方“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頒發的“合作建房使用權鑒證書”對合作建房的土地和房屋的使用權進行確權,合作建房參與人可以通過農村產權交易市場進行流轉。
??例如在河北承德的桑園村“伴山集”項目是由灤平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分別向合作建房參與人、桑園村集體和項目方農宅合作社頒發了《合作建房房屋使用權(租賃)鑒證書》。四川德陽通過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協同聯動的“三書模式”(交易鑒證書+律師法律審查意見及見證書+公證書),實現農村閑置房屋的規范流轉,有效保障了流轉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并且通過成都農交所德陽所這一交易平臺可以實現對合作建房項目的抵押金融服務。
??截至2020年6月,德陽市共收集有效房源1173套,運用“三書模式”已辦結閑置農房流轉154宗,安置房合同權利轉讓31宗,商品房合同權利轉讓3宗,成交金額4034.78萬元。
??探索房地產“第三條”供給之路合作建房保障新市民住有所居
??合作建房不僅是激活鄉村發展生命力的重要催化劑,亦是解決城市居住問題的第三條道路。
??從十八大“建立市場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住房制度”,到十九大“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我國的住房制度開始發生變革,國家意識到我國的住房制度在市場配置和政府保障之外,還需要培育新的供給主體,探索“第三條”房地產市場供給之路。這個新的供給主體,必將是獨立于市場和政府之外的非營利性的住房供應主體。
??我國1992年發布的《城鎮住宅合作社管理暫行辦法》對住宅合作社的定義是經市(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由城市居民、職工為改善自身住房條件而自愿參加,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益性合作經濟組織,具有法人資格。國際住房合作社聯盟對住房合作社的解釋為:“它是一種互相幫助、共同建房的非營利性團體,屬于集體合作性質。”因此合作建房的提供者——住房合作社正是介于企業和社會組織之間的“非營利性社會企業”,合作建房也是房地產第三條供給之路。
??2017年北京嘗試推出的共有產權房,政府和購房人共享產權,交易閉環管理,有效抑制了市場中的投資需求,對保障住有所居提供了有益嘗試。未來在探索實現“多主體供給”的過程中,亦可以嘗試引入社會組織和合作建房機構成為供給主體,政府作為政策提供者、規范制定者和市場管制者的角色,為合作建房等房地產新供給方式提供政策和制度的保障。
??近兩年間,隨著國家對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進一步收緊,尤其是受去年8月央行和住建部出臺的“三道紅線”的政策的持續影響,房企債務危機頻發,不僅是中小型房企,頭部房企也屢屢“爆雷”:泰禾控股、藍光發展、華夏幸福、恒大、新力控股、花樣年、當代置業、協信遠創、世貿、中國奧園……陸續爆出債務違約。
??從市場表現來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9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約1.61億平方米,同比下滑3.2%;商品房銷售額約1.57萬億元,同比下滑15.8%。10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27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1.6%;商品房銷售金額1.24萬億元,同比下降22.6%。傳統房地產市場的“金九銀十”不復存在。過去房地產高周轉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規模不再制勝,房企紛紛收縮業務尋求突圍之路。
??部分中小規模房企轉型成為合作建房專業機構是實現行業突圍的有效路徑之一,改變過去單純追求大規模和高周轉的房地產發展模式,真正從開發商轉變為城市發展服務商,輸出項目管理和資源整合能力,成為合作建房服務提供者,走一條輕資產的專業發展道路,成為房地產“第三條”供給之路的重要參與主體。
??依法合規推動合作建房行業深入前行當前,我國的合作建房行業發展還面臨著諸多挑戰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一,我國的房地產行業有著完整的法律和制度體系,從《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建筑法》、《城鄉規劃法》到《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房地產廣告發布暫行規定》……涵蓋了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方方面面,而合作建房雖然很多省份出臺了地方性發展政策,但各地差異性比較大,執行方式和參照標準不盡相同,對合作建房確權的方式多樣,有的地區可以直接頒發《不動產權證書》,有的地區需要通過其他形式的“使用權鑒證書”予以確權,還有地區則需要成立合作社或者有限合伙通過股權的方式對合作建房項目的使用權予以保障。因此,合作建房亟待通過立法的形式進一步對合作建房各方參與主體的權利與義務進行明確,有利于行業規范有序健康的發展。
??第二,我國的房地產行業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監管體系和行業標準,而合作建房領域缺乏統一管理和行業標準,雖然在2020年7月1日,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合作建房委員會成立后積極地推動行業自律規范和發展標準的建立,但合作建房行業的健康發展仍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各方力量長期的推動和支持。
??第三,集體建設用地開展合作建房需要充分協調合作建房各方參與主體間的利益關系,探索建立集體建設用地基準地價體系,集體建設用地流轉要充分征求長期居住村民的意見,確保各方利益得到充分尊重。同時也希望積極探索參照國有建設用地出讓類型確定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方式和使用年限。
??第四,目前對合作建房的金融支持依然不足,專業金融機構中僅有中德住房儲蓄銀行可以提供針對性的金融業務,未來希望更多專業金融機構可以參與合作建房領域,為合作建房發展提供金融服務,一方面可以讓合作建房項目獲得更加便利的流轉條件,同時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村集體和村民的資產性收入。
??第五,合作建房要防范金融風險的發生,需要在政府相關部門的主導下施行嚴格的資金監管制度。目前,對項目的參與金融機構實行備案管理,對項目資金實行全程監管是有效保障合作建房各個參與方利益的有效方式。此外,也需要對合作建房抵押貸款出臺針對性的評估標準和體系,避免過高杠桿進入合作建房行業。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