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8 14:22:25來源:中房網
??導讀
??本文通過對典型房企存貨相關指標解讀,探究運營管理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并結合當下的政策和市場環境給出建議。
??◎ 研究員 / 沈曉玲、羊代紅、齊瑞琳、張少賢
??從2020年的疫情影響,到“三條紅線”融資管理細則落地,不少房企尤其是紅檔、黃檔企業融資端承壓,現金流吃緊,“降庫存、抓回款”成為很多房企重要課題。2021年兩集中供地政策出臺,商票數據納入監管,表外負債逐漸浮出水面,此外試點重點房企被要求買地金額不得超過年度銷售額的40%,下半年不少房企出現債務違約風險,黑天鵝事件頻出。 到2022年上半年,停工停貸潮蔓延,市場基本面頹勢,預期悲觀,疊加疫情影響,房企一方面開竣工速度和結轉周期受到影響,另一方面銷售去化速度也大不及以前,加上融資端收緊,房企上半年拿地寥寥,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維持企業的穩健發展,房企必須從存貨結構、存貨效率入手,提升整體運營水平。 為此,我們篩選了80家典型房企1,分析企業的庫存整體情況,如庫存及占比、存貨結構如現房庫存壓力及在建存貨等;同時結合存貨周轉率、存貨預收比等指標看企業表現,判斷未來去化壓力和增長預期。本文通過對上述企業存貨相關指標解讀,探究運營管理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并結合當下的政策和市場環境給出建議。
??01
??房企存貨基本無增長
但占總資產比重上升
??房企存貨一般包括已完工開發產品、在建開發產品和擬開發產品,房企的存貨規模能夠直觀反映出目前企業的土地投資、項目開竣工投入狀態。由于近年來房地產市場整體增速趨緩,加上新冠疫情、“三道紅線”融資的監管政策,以及整體市場下行去化難度加大,房企一方面加快現房庫存去化,加快現金回流,另一方面則是審慎投資,減少存貨積壓;但疫情反復、現金流緊缺及銷售去化難度加大,也為房企去存貨帶來不確定性。
??1、房企存貨總量增速僅0.4%,50強房企控制最嚴格(部分略)
??上半年房企的開工施工面積都同比負增長。上半年房企由于疫情影響、資金緊張拖累房企開工及施工,從上半年新開工面積來看,同比始終處于下降趨勢,尤其是從4月開始,新開工面積較上年降低超4成。而由于上半年開工面積減少,“停工停貸潮”加上企業保交付等竣工加強,房企的施工面積單月同比也從3月起開始成下降趨勢。除開工、施工面積下降,企業拿地也十分謹慎,較多房企上半年甚至零新增,在這樣的背景下,房企存貨規模增長乏力。
??典型房企存貨總量增速僅0.4%,超五成房企存貨較期初下降。從存貨數據來看,在“三條紅線”、“兩集中”供地等嚴監管政策下,房企的投資有所收縮:截止至2022年上半年,71家典型企業的存貨總量達到了12.08萬億,仍然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增速進一步放緩,較2021年年末的僅提升0.4%,不及2021年的6.4%。其中有超5成(37家)房企的存貨總量出現了下降,嚴控負債的大環境之下,多數企業選擇開源節流,加速銷售去化和項目結轉,甚至直接出售項目或未開發土地來收縮投資力度,導致存貨總量持續收縮。
??2、降杠桿減投資整體縮表,存貨占總資產比重升高(部分略)
??存貨占總資產比率是存貨占總資產的百分比,存貨控制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房企沒有足夠的存貨,未來市場好的時候無法有項目快速上市。但如果存貨過多,則持有成本可能會很高,增加房企去化壓力。
??從2017年-2022年上半年,存貨占總資產的比率整體呈現出上升趨勢。其中只有2020年出現下降,主要是由于2020年下半年在融資環境收緊,“三道紅線”的政策壓力下,房企拿地普遍較為謹慎,且多數房企加速去化抓回款,雖然存貨規模仍然有所上升,但增速較2019年進一步收窄。而此時資產總值仍處于上升階段,其中還有港龍中國上市,中交地產和建發房產母公司注資,使得這幾家企業總資產同比增長超一倍。2022年上半年存貨總量幾乎沒變化,而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升高,說明企業其他資產占比收縮,主要原因一是多元化收縮,對外投資減少;二是整體杠桿減少,總資產也下降;三是資金緊張、現金減少。
??02
??現房庫存規?;芈?br/>整體庫存去化壓力仍在
??1、5年來現貨庫存規模首次回落,房企庫存去化能力差異大
??全國現房銷售占比創新高,重點監測房企現房庫存首次回落現房銷售占比提升,期房現房銷售均價差距進一步增大。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6月全國商品房現房銷售占比為14.4%,較2021年底提升3.1個百分點,處于近3年的較高水平。同時現房均價較期房均價的差距也在逐漸拉大,2022年6月全國商品房期房銷售均價為1.03萬元/平方米,現房銷售均價為0.76萬元/平方米,現房較期房每平米均價低2662元,較2021年底的均價差值每平方米繼續擴大900元,且7月、8月的均價價差持續保持在超2100元的水平上,在價位上的優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現房銷售占比的提升。
??房企造“現房節”營銷,房企現房庫存壓力有所緩解。截止目前,已有65家重點企業披露2022年上半年的存貨明細,據統計重點企業的現房庫存總量為13566 億元,現房庫存總量較2021年底年小幅下降4.2%,是5年來現貨庫存的首次回落。近年來由于房企現貨庫存壓力的不斷增大,從去年年底開始就有項目陸續打出現房銷售的營銷海報,今年上半年企業開始舉辦“現房節”,6月受停工風波的影響,“現房節”房企的參與熱情和力度進一步加大。
??六成房企現房庫存回落,折扣、高頻多樣化營銷促進去化(部分略)
??從2022年上半年已公布存貨明細的重點企業數據來看,2022年上半年61.5%房企的現貨庫存規模較期初下降,其中現房庫存去化較多、現房庫存規模下降最快的10家房企的庫存規模平均降幅為25.7%,遠大于行業4.2%的降幅;而10家現房庫存規模增速較大的房企平均增速達到31%,與行業現貨庫存下降的趨勢截然相反。
??部分房企的現房庫存規模大幅下降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多維度、高頻率營銷,甚至開展具有針對性的“現房”活動。一方面,房企在營銷活動上保持積極的態度,讓利、造節、降首付門檻等促銷手段不斷更新;另一方面,受項目停工風波影響,為了讓購房者放心,因此多家房企推出樣板間參觀活動,甚至主推現房銷售提高購房者信心。
??第二,房企從貨量管控層面,對市場壓力大的三四線項目進行出清。三四線剛需是支撐三四線市場的主力,但隨著棚改、返鄉置業的消失,三四線市場容量逐漸見底,2022年中期多家房企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未來投資將與一二線城市,甚至金茂表示將避免在三四線拿地,美的置地表示將退出部分低能級城市,比如柳州、岳陽等三四線城市。
??第三,受“停工停貸潮”影響,市場對期房信心缺失,給現房去化提供了一定的機會。各地不斷爆出的“停工停貸”新聞,不僅促使部分購房者觀望情緒加重,同時對于近期置業動機強烈的購房者,盡管現房或許存在戶型、采光以及其他方面的小瑕疵,但與期房存在的無法交付的風險相比,看得見摸得著的現房更讓人放心。
??從現房庫存規模增幅較大的房企看,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銷售規模腰斬,2022年以來行業下行壓力增加,根據CRIC統計,百強房企2022年上半年銷售規模平均下降50%,部分房企整體銷售持續承壓造成現房庫存規模增加;第二,房企以在建或竣工抵押融資,在融資收緊的情況下抵押更多物業以待融資,項目竣工后仍處于受限制狀態,因此現房庫存規模居高不下。
??2、現房庫存去化壓力有所緩解,積極營銷、調整布局是關鍵
??現房庫存占比12.9%仍屬歷史高位,形成一定現金流壓力
??現房庫存占比下降,房企去庫存壓力仍在。截止目前,監測的80家重點企業中,共有65家重點企業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現房庫存情況,他們的現房庫存占比為12.9%,較期初下降0.5個百分點,與歷史數據相比現房庫存占比仍處于較高水平,房企庫存壓力仍不可忽視。
??碧桂園積極營銷去化現房,十成房企現房占比仍在30%以上(略)
??03
??竣工交付影響存貨周轉效率
投資下滑縮短存貨出清周期
??1、存貨周轉率下降至0.24,六成房企周轉效率下滑
??資金受限企業竣工結轉受到較大影響,存貨周轉率止升反跌2022年上半年末典型房企的加權平均存貨周轉率為0.24次/年,同比下降0.02次/年。房企的整體存貨周轉率在歷年中呈現上升的態勢,到了2021年又有較大的上漲,同比上升了0.03次/年,主要在于銀根鎖緊倒逼房企加快周轉速度,回籠資金,縮短拿地到銷售結轉的周期。2022年上半年存貨周轉率為0.24次/年,同比下降了0.02次/年,存貨周轉率出現了下滑,止升反跌。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2022年上半年整體市場未達預期實現明顯好轉,百強房企操盤銷售金額同比下滑50.3%,市場仍屬低位,政府對預售資金的監管和提取條件更加嚴格,企業資金回籠持續受限,導致房企的銷售竣工結轉也受到較大的影響,2022年上半年累計房屋竣工面積28636萬平方米,累計同比下降21.5%,增速創近五年次低(2020年1-2月累計增速-23.0%),2022年上半年的典型房企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均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分別下降了9.4%和4.7%,房企的整體存貨周轉率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30強房企存貨周轉率較高,龍湖綠城等企業結轉加速(部分略)
??從梯隊表現來看,銷售規模排名TOP10和TOP51-100的房企存貨周轉率同比基本持平變動不大;但TOP100+梯隊的房企同比下降0.11次/年,降幅最大,TOP11-30和TOP31-50梯隊的房企也分別同比下滑了0.04次/年和0.05次/年至0.25次/年和0.19次/年,下滑幅度都較大。
??從具體企業表現來看,2022年約有58%的企業存貨周轉率同比下滑。
??10家周轉較快的房企存貨周轉率皆在0.33及以上。在上半年行業信心不足的情況下,企業資金面受到的影響較大,不過財務狀況相對好的企業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龍湖、中海等企業為國企央企的背景,或者是財務較為優秀的民企,他們保持較高的存貨周轉速度,其中綠城中國的存貨周轉率同比上升了0.16次/年,存貨周轉速度明顯加快,綠城中國上半年交付39個項目合計566萬平,100%按時交付,較合同交付時間平均提前36天,同時其新項目周轉持續提速,拿地到開盤6個月,拿地到現金流回正15個月,拿地到交付31個月,人均在建面積較2021年提升5%。
??部分房企存貨周轉速度較慢,23%企業存貨周轉率不足0.15次/年,占比較2021年上半年翻倍。
??2、存貨預收比下降至1.94,行業去化出清周期縮短
??市場下行存貨預收比下滑,行業邏輯轉變下降杠桿去庫存(部分略)
??由于存貨中包含已售未結轉部分,而這部分與預收賬款相對應,故我們用“存貨預收比”來推算存貨的出清周期,從而判斷一家房企的存貨能否滿足中長期穩健的發展。這個比值不是越小越好,越小意味著未來的土地儲備可能不夠,但是如果過大,較為考驗企業的資金鏈。
??2022年上半年典型房企的加權存貨預收比為1.94,較2021年末減少了0.02,從趨勢上來看,存貨預收比近兩年呈現下降的趨勢,主要在于自2019年以來,市場新房規模增速下滑,監管也加大了對房企融資的審查力度,房企開始有意識地進行降杠桿的操作,去推動存貨的去化。到了2021年下半年,市場慢慢步入嚴冬,部分流動性緊張的企業無新增拿地或者拿地驟減,2021年末存貨增速同比大幅下滑11.4個百分點至6.4%,2022年上半年較2021年末的增速僅為0.4%,增速又下滑了6.1個百分點,此外,新房市場新增速度下滑而企業又要保交付,2021年合同負債同比10.1%,增速減少4.7個百分點,2022年上半年較2021年末減少8.5個百分點至1.4%,增速降幅超過存貨,使得2022年加權存貨預收比較于2021年年末減少0.02。
??囤地少企業警惕未來開發經營危機,部分央國企實力強持地時間更久(略)
??04
??去庫存壓力仍大
聚焦竣工交付,關注內效修復提升
??在當前的整體市場壓力下,房企的內生資金和外部融資都急劇收縮,相比于規模擴張,更關注企業的資金流健康穩定,同時疊加部分房企遭遇暴雷影響,房企持有現金減少,在拿地投資方面持續下滑、上半年房企的開工施工面積都同比負增長,在此情況下,當前房企的存貨增速逐步下滑,2022年上半年幾乎無增長。在融資規模下降,資金流速減緩的背景下,行業整體的竣工規模受到了較大的影響,也導致當前的存貨周轉率下滑,企業仍面臨較大的去庫存壓力。若當前的資金狀態得不到改善,未來仍將拖累企業的存貨周轉速度,沉淀現金,長久以往會持續影響企業的效能。
??此外,企業除了竣工結轉受到較大的影響之外,在整體市場預期下調的情況下,部分存貨存在跌價的風險。71家重點房企中的22家A股房企2021年跌價準備規模增長74%,而2018年存貨跌價準備才134億元,截止到2022年上半年已超過500億,是2020年的1.7倍。
??面對這些情況,部分房企積極面對,通過多樣化的營銷舉措積極去庫存,特別是在現貨庫存方面采取多元營銷,打折等方式去化,快速減輕持有壓力,回流資金。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整體市場修復的過程仍較為漫長,部分在前輪發展中“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的企業面對的竣工壓力更大,規模下滑或將不可避免。未來企業可以通過組織績效的提升堅持“快周轉”,聚焦于整條產業鏈的提速,即實現從拿地到竣工交付的快周轉,依托標準化、產業化、技術化的手段來提升效率,逐步修復或者鞏固企業的競爭力,向“輕”、向“快”、向“好”做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