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報告 2023-05-09 10:53:31 來源: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廣東省財政廳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
- 城市:廣東
- 發布時間:2023-05-09
- 報告類型:權威報告
- 發布機構: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廣東省財政廳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
??根據國務院《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人民銀行《關于健全住房公積金信息披露制度的通知》(建金〔2015〕26號)規定,現將廣東省住房公積金2022年年度報告公布如下:
??一、機構概況
??(一)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全省共設21個設區城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從業人員2310人,其中,在編1159人,非在編1151人。
??(二)住房公積金監管機構: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財政廳和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負責對本省住房公積金管理運行情況進行監督。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設立住房公積金監管處,負責轄區住房公積金日常監管工作。
??二、業務運行情況
??(一)繳存:2022年,新開戶單位9.61萬個,凈增單位5.93萬個,新開戶職工329.54萬人,凈增職工74.59萬人;實繳單位59.12萬個,實繳職工2218.74萬人,繳存額3605.49億元,同比分別增加11.15%、3.48%和10.05%。2022年末,累計繳存總額27638.7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5.00%;繳存余額8746.22億元,同比增加13.96%。
?。ǘ┨崛。?022年,1026.51萬名繳存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提取額2534.10億元,同比增加8.23%;提取額占當年繳存額的70.28%,比上年減少1.19個百分點。2022年末,累計提取總額18892.5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5.49%。
??(三)貸款:
??1.個人住房貸款:2022年,發放個人住房貸款20.11萬筆、1065.79億元,同比分別減少20.81%、19.93%。回收個人住房貸款549.62億元。
??2022年末,累計發放個人住房貸款270.48萬筆、10885.96億元,貸款余額6671.98億元,比上年末分別增加8.03%、10.85%、8.39%。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占繳存余額的76.28%,比上年末減少3.93個百分點。
??2022年,支持職工購建房2101.00萬平方米。年末個人住房貸款市場占有率(含公轉商貼息貸款)為10.91%,比上年末減少0.34個百分點。通過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可節約職工購房利息支出約200.89億元。
??2.異地貸款:2022年,發放異地貸款1.34萬筆、54.30億元。2022年末,累計發放異地貸款總額392.75億元,異地貸款余額277.05億元。
??3.公轉商貼息貸款:2022年,發放公轉商貼息貸款0.29萬筆、10.50億元,當年貼息額0.99億元。2022年末,累計發放公轉商貼息貸款4.04萬筆、169.10億元,累計貼息7.77億元。
??(四)購買國債:2022年,購買(記賬式、憑證式)國債0.00萬元,(兌付、轉讓、收回)國債0.30億元。2022年末,國債余額0.00萬元。
??(五)融資:2022年,融資0.00億元,歸還6.92億元。2022年末,累計融資總額42.66億元,融資余額0.00億元。
??(六)資金存儲:2022年末,住房公積金存款2157.62億元。其中,活期0.86億元,1年(含)以下定期140.79億元,1年以上定期1680.29億元,其他(協定、通知存款等)335.69億元。
??(七)資金運用率:2022年末,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余額、項目貸款余額和購買國債余額的總和占繳存余額的76.28%,比上年末減少3.93個百分點。
??三、主要財務數據
??(一)業務收入:2022年,業務收入278.90億元,同比增長13.22%。其中,存款利息67.46億元,委托貸款利息211.40億元,國債利息0.01億元,其他0.02億元。
??(二)業務支出:2022年,業務支出138.72億元,同比增長10.44%。其中,支付職工住房公積金利息123.81億元,歸集手續費5.16億元,委托貸款手續費8.60億元,其他1.16億元。
??(三)增值收益:2022年,增值收益140.18億元,同比增長16.11%。增值收益率1.70%,同比增長0.03%。
??(四)增值收益分配:2022年,提取貸款風險準備金37.63億元,提取管理費用7.79億元,提取城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補充資金94.76億元。
??2022年,上交財政管理費用8.81億元,上繳財政城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補充資金80.95億元。(根據各地公積金管理中心上報數匯總)
??2022年末,貸款風險準備金余額289.81億元,累計提取城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補充資金602.31億元。
??(五)管理費用支出:2022年,管理費用支出8.37億元,同比增長7.26%。其中,人員經費3.95億元,公用經費0.33億元,專項經費4.09億元。
??四、資產風險狀況
??個人住房貸款:2022年末,個人住房貸款逾期額1.84億元,逾期率0.28‰,個人貸款風險準備金余額289.81億元。2022年,使用個人貸款風險準備金核銷呆壞賬0.00億元。
??五、社會經濟效益
??(一)繳存業務
??繳存職工中,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占16.82%,國有企業占9.65%,城鎮集體企業占1.05%,外商投資企業占15.88%,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占49.38%,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占2.65%,靈活就業人員占0.45%,其他占4.12%;中、低收入占96.90%,高收入占3.10%。
??新開戶職工中,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占6.72%,國有企業占6.10%,城鎮集體企業占0.68%,外商投資企業占14.75%,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占61.98%,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占3.08%,靈活就業人員占1.05%,其他占5.64%;中、低收入占99.50%,高收入占0.50%。
??(二)提取業務
??提取金額中,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占10.19%,償還購房貸款本息占54.19%,租賃住房占17.97%,支持老舊小區改造占0.03%,離休和退休提取占9.82%,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并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提取占0.40%,出境定居占0.42%,其他占6.98%。提取職工中,中、低收入占95.52%,高收入占4.48%。
??(三)貸款業務
??職工貸款筆數中,購房建筑面積90(含)平方米以下占33.54%,90-144(含)平方米占60.30%,144平方米以上占6.16%。購買新房占71.53%(其中購買保障性住房占5.63%),購買二手房占24.08%,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占0.02%(其中支持老舊小區改造占0.00%),其他占4.37%。
??職工貸款筆數中,單繳存職工申請貸款占52.64%,雙繳存職工申請貸款占47.16%,三人及以上繳存職工共同申請貸款占0.20%。
??貸款職工中,30歲(含)以下占30.13%,30歲-40歲(含)占48.40%,40歲-50歲(含)占17.89%,50歲以上占3.58%;購買首套住房申請貸款占84.82%,購買二套及以上申請貸款占15.18%;中、低收入占96.26%,高收入占3.74%。
??(四)住房貢獻率
??2022年,個人住房貸款發放額、公轉商貼息貸款發放額、項目貸款發放額、住房消費提取額的總和與當年繳存額的比率為89.80%,比上年減少13.7個百分點。
??六、其他重要事項
??(一)深入貫徹落實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部署和指導,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省財政廳、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切實抓好國務院、省政府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在我省住房公積金領域落地落實,積極推動全省各地級以上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出臺實施多項住房公積金階段性助企紓困政策,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受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影響的企業,可按規定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到期后進行補繳;二是受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影響的繳存人,不能正常償還住房公積金貸款的,不作逾期處理,不作為逾期記錄報送征信部門;三是根據當地房租水平和合理租住面積,提高住房公積金租房提取額度等。全省住房公積金系統多措并舉推進實施:一是迅速將國家政策落地廣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三部委文件公開后,一周內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財政廳、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隨即聯合印發貫徹落實意見,兩周內全省絕大部分地市出臺了實施措施。至6月20日,全省21個地市全部推出階段性支持政策實施措施。二是主動靠前服務,精準送達政策。大力宣傳政策,實行政策找人,幫助企業和職工了解政策規定。優化業務流程、簡化程序,不增加企業和個人提供證明材料的負擔。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例如餐飲、零售、旅游等行業的企業和職工,開設綠色通道等快速辦理的方式。三是實現線上通辦,提高政策執行效率。各地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大力推行“網上辦”,倡導“非接觸”“不見面”辦理業務,支持微信小程序、“粵省事”政務服務平臺、網上辦事大廳等線上渠道受理業務,極大方便企業和職工申辦。截至2022年末,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惠及1400余家企業、390余萬名職工。
??(二)積極推進住房公積金高頻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全省住房公積金系統積極推進落實國家和省有關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部署要求,繼2021年圓滿完成8個住房公積金高頻服務事項“跨省通辦”之后,2022年又提前完成“住房公積金匯繳”“住房公積金補繳”“提前部分償還公積金貸款”3個高頻服務事項“跨省通辦”。依托國家、省、市三級聯動信息化建設及自建服務渠道,為企業和職工提供移動端“刷臉”認證、自助終端自主簽約和網上辦事大廳數字證書身份認證等多渠道服務。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建立常態化暗訪機制,針對暗訪發現的問題,督促指導有關地市舉一反三、抓好整改,并持續跟蹤整改落實情況,促進提升“跨省通辦”事項服務效能。各地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根據發展定位和需求側實際提供公積金“跨省通辦”服務精準化對接,搭建網絡交流平臺,上線人工在線即時解答、政策咨詢、業務答疑和辦理導航等多種人性化智能服務。截至2022年末,全省通過線上渠道累計辦理“住房公積金匯繳”194.3萬筆、“住房公積金補繳”7.91萬筆、“提前部分償還公積金貸款”4.64萬筆。
??(三)扎實開展“惠民公積金、服務暖人心”住房公積金系統服務提升三年行動。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部署要求,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研究制訂《廣東省住房公積金系統“惠民公積金、服務暖人心”服務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4年)》,加強工作統籌,督促指導各地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制定貫徹落實具體措施,全力推動服務提升在我省走深走實。各地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積極推進實施服務提升三年行動,通過加強黨建引領,強化作風建設,樹牢為民服務意識,培育和宣傳先進典型,落實好“四個一次”活動(“四個一次”活動: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負責同志每年要圍繞服務提升講一次黨課、到基層窗口辦一次業務、接一次群眾來訪、到繳存單位做一次政策宣講),扎實推動服務提升在全省落實落細。廣州中心依托政務“智慧曉屋”面對面指引群眾辦理業務,深圳中心引入區塊鏈等技術賦能貸款業務,佛山中心實現租房提取、退休提取、異地轉入業務全流程系統智能審批……全省住房公積金系統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服務能力得到提升,服務效能顯著提高。2022年,珠海、韶關、清遠中心獲評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先進集體,揭陽中心王曉豐、中山中心陳敏斯、湛江中心黃韌獲評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先進工作者。廣州、佛山、東莞、惠州、江門中心基層窗口獲評2022年度全國住房公積金系統服務提升三年行動星級服務崗。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廣東省財政廳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
??2023年4月26日
??注釋:
??1.本報告數據取自全省各地級以上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披露的住房公積金年度報告、全國住房公積金統計信息系統及各地報送的數據。部分數據因數量單位調整,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不作機械調整。指標口徑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健全住房公積金信息披露制度的通知》(建金〔2015〕26號)等文件規定注釋。
??2.提取率指當年提取額占當年繳存額的比率。
??3.個人住房貸款率指年度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占年度末住房公積金繳存余額的比率。
??4.增值收益率指增值收益與月均繳存余額的比率。
??5.個人住房貸款逾期率指個人住房貸款逾期額占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的比率。
??6.個人住房貸款市場占有率指當年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占全省商業性和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總和的比率。
??7.異地貸款指繳存和購房行為不在同一城市的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包括用本市資金為在本市購房的外地繳存職工發放的貸款以及用本市資金為在外地購房的本市繳存職工發放的貸款。
??8.可為貸款職工節約利息指當年獲得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的職工合同期內所需支付貸款利息總額與申請商業性住房貸款利息總額的差額。商業性住房貸款利率按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測算。
- 10:49
- 10:45
- 10:41
- 10:35
- 10:04
- 09:52
- 09:48
- 09:45
- 09:41
- 09:41
- 09:37
- 09:30
- 09:29
- 08:55
- 08:50
- 08:39
- 2023-05-09 14:01:29
- 2023-05-09 13:56:14
- 2023-05-09 13:51:51
- 2023-05-09 13:50:10
- 2023-05-09 12:13:21
- 2023-05-09 12:07:02
- 2023-05-09 12:03:20
- 2023-05-09 12:02:05
- 2023-05-09 12:01:33
- 2023-05-09 12:00:05
- 2023-05-09 11:57:53
- 2023-05-09 11:56:52
- 2023-05-09 11:46:19
- 2023-05-09 11:46:15
- 2023-05-09 11:45:15
- 2023-05-09 11:23:49
- 2023-05-09 11:19:33
- 2023-05-09 11:11:30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