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09:31:00
??合肥第三輪集中供地熱度大體上仍延續了第二輪的“涼意”。
??◎ 作者 / 謝楊春、吳嘉茗
??今日,合肥第三輪集中供地落下帷幕。與第二輪土拍“一波三折”的情況相似,原本定于11月29日集中出讓的22宗地塊,由于部分房企參拍人數不足轉為拍賣,延期至12月8日才完成第三輪集中出讓,而合肥第三輪集中供地熱度大體上仍延續了第二輪的“涼意”。
??1
??第三輪集中供地“冷熱不均”
成交首宗競品質地塊
??合肥第三輪集中供地共成交16宗含宅用地,除2宗純租賃用地以外,另外14宗地總成交建面達194.3萬平方米,成交金額136.9億元,平均樓板價僅為7044元/平方米,整體溢價率低至5%。
??第三輪“冷與熱”涇渭分明,6宗地塊一再延期“人氣”仍不足
??合肥的第三輪集中供地進行得并不順利,最初掛牌的22宗含宅地塊(含2宗純租賃住房)最終走向三個不同的“結局”:
??8宗地塊于11月29日準時出讓,其中3宗地塊達到最高限價,還誕生了合肥第一宗競品質地塊(由安徽置地競得),屬于本次土拍熱度的“天花板”;
??剩余14宗地塊由于競買人不足3家,由拍賣轉為掛牌,延期至12月8日出讓,但是在出讓當日僅剩8宗地塊,8宗地塊均僅有1個參拍房企,最終均以保底價成交;另外6宗地塊再度遭遇延期,預計年內不會出讓,將延期至明年的集中供地。
??由此可見,合肥第三輪集中供地仍然“涼意十足”,企業整體投資意愿相對較低。
??地塊普遍附帶嚴苛配件條件,僅部分項目盈利空間仍存
??本次8宗正常拍賣的含宅地塊中,除1宗純租賃用地底價成交以外,其他7宗宅地均溢價成交,成交溢價率分布在5%-15%。
??由于地塊自身素質高,吸引了部分房企積極競拍。但這些地塊同時也都附帶相對嚴格的配建條件,如配建安置房比例在15-35%,可售住宅建面遭到一定的壓縮,在最高地價、商品房售價雙限的情況下,地方政府控地價的決心可見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招商和金隅拿下的濱湖科學城05號和蜀山區10號地塊地價與房價差不足1萬元/平方米,盈利難度相對較大,這也對兩個規模房企的運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現象明顯,未來二手房售價預期下調
??對比限價與周邊目前二手房情況來看,較多地塊存在限價與周邊二手房價格倒掛的情況:尤其安徽置地競得的濱湖科學城08號地塊,商品房毛坯備案限價與周邊二手房存在1.5-2萬元/平方米的價差。
??一方面未來這些項目入市的時候去化壓力較低,另一方面新盤價格的限制也給二手房價格帶來下調的預期,有助于控制房價平穩運行。
??2
??三輪集中供地成交量同比去年漲6%
首輪高熱后二三輪熱度大降
??回顧合肥2021年的三次集中供地,明顯可以看出市場熱度走勢為“熱——涼——小幅回溫”。
??在首輪12宗地塊全部以高于20%的溢價率成交后,第二、第三輪雖然地塊供應持續增加,但都出現了較高的流拍率,成交也以底價成交為主,市場涼意盡顯。
??據CRIC統計,2020年合肥主城區共出讓含宅地塊建面為553.6萬平方米,而今年三輪集中供地共計成交588.8萬平方米,集中供地下合肥主城區的土地供應量有所提升,同比增加6%。
??分區域來看,新站區和包河區是合肥今年的“供地大戶”,成交總建面超過一百萬平方米,同時這兩個區也是合肥2021年商品住宅成交建面最高的2個區域;其次蜀山、濱湖和經開區的成交體量在50-100萬平方米,廬陽區、高新區和瑤海區則成交量不足50萬平方米。
??3
??合肥銷售TOP十僅兩家未在集中供地增儲
本地民企相對積極
??拿地企業方面,合肥本土民營企業持續表現相對積極:
??首輪在大多數地塊靠搖號確定競得人的情況下,房企拿地主要是“拼運氣”、“靠人品”,12宗地被12家企業所瓜分,外地房企勢頭較猛,拿下了半數地塊,本土房企中合肥城建、文一地產、通和地產和安徽置地有所斬獲;
??第二輪集中供地中民企的投資活躍程度普遍大幅下滑,但安徽的本土房企如祥源、安徽置地等依然有所斬獲,此外皖投、合肥城改等地方平臺公司也出現“托底”;
??第三輪招商、保利、金隅等在合肥銷售額前十的房企再度現身補倉,同時他們作為國企,資金實力也更為雄厚;此外偉星、通和、安徽置地等民企也持續拿地。
??結合銷售來看,合肥權益銷售前十的房企中,僅有禹洲、中海未拿地,招商、保利、龍湖等均積極補倉,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置地作為本土企業,經過今年的三輪集中供地均有所斬獲的積極補倉,未來在合肥的市場份額有望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