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玲、易天宇2016-12-02 08:29:44來源:克而瑞
??雖然樓市政策不斷趨嚴,但是近期的土地市場卻依舊火爆。11月1日濟南推出15宗地全部成交,收金220億元。11月1日成都推出6宗土地,并刷新了住商用地單價地王。11月22日、25日,廣州兩次拍地,共推出18宗地,收金高達309億元,廣鋼、白云區域土地單價達到4萬元,而番禺則超過了3萬元。政策再嚴也依然擋不住房企拿地的決心。為何房企會如此積極呢?哪些房企此番一馬當先呢?
國企央企拿地最猛,企業地王城市集中度較高
我們統計了新政以來兩個月內的土地拍賣情況,從中篩選出了總價排名Top50及樓板價排名Top50的地塊,共計71幅(有29幅地塊既是總價地王又是單價地王),并對此進行分析。從企業性質來看,央企、國企獲得地塊幅數為31,可以看出,央企國企背景的房地產企業依然是地王獲取的主力,占據了半壁江山,且地王幅數獲取最多的企業除萬科之外,都是央企、國企。
從拿地幅數來看,綠地斬獲地王最多,分別于濟南、寧波和佛山拿下7幅地王,平均溢價率152%。主要是11月1日在濟南的土拍中,綠地以118億元搶下9幅地塊,其中6幅地塊溢價率高達到211%,5幅地塊位列新政以來總價、單價TOP50地王之列。金隅股份在天津拿下3幅地王,溢價率分別為476%、485%和521%,是所有房企中拿地溢價率最高的房企。
從總價來看,平安、綠地、中鐵置業、保利地產地王獲取總價最高,均超100億元。平安先后在天津、武漢以76億和110.65億元拿下兩幅總價地王,溢價率分別高達99%和70%,以186.65億元總價位居榜首。保利地產雖然按地王總價位列第四,但是近期在土地市場上賺足了眼球,在11月22日和25日廣州兩場土拍中,以121億元拿下了5幅地塊。
綜上,可以看出,企業獲取地王城市比較集中,比如綠地主要在濟南、保利主要在廣州、金隅主要在天津,其他本土企業更是在其大本營及其周邊大力拓展。究其原因,資金充裕是一方面,更多可能還是,企業集中在某個城市發力,補充項目資源,鞏固長期市場地位。
龍頭房企攻城略地沖刺業績,本土企業不遺余力鞏固大本營
從企業規模來看,Top10房企在整個拿地總價中占到了相當大的一個比例,為25.8%。此類企業,如萬科、綠地、華潤、保利等,因為自身規模較大,相對也需要通過更加頻繁的拿地來補充自己的土地儲備。如華潤置地為了補充可售貨源,近期更是頻頻出手,在大連、寧波的土地市場上表現活躍,10月31日,以31.77億元的價格奪得大連兩宗商住用地,溢價率都在90%以上。
銷售排名在11-30之間的房企在拿地總價中也占到了近15%。此類房企由于自身銷售速度增加較快,更希望通過拿地來加快其發展的規模。如首開、招商蛇口這類企業。其中首開于11月22日聯合龍湖以總價32億元拍得廣州白云新城一塊宅地,以樓面價4.7萬每平方米刷新了廣州當日的新地王。
此外,本土及周邊企業為了鞏固大本營的市場地位也是不遺余力,在大本營及其周邊區域拿下了21幅地王,充分發揮了“人多力量大”的優勢,所獲地王總價占了71幅地王總價的26.5%。
總體而言,新政以來地王頻出,拿地企業還是以資金實力雄厚的央企國企,以及銷售規模遙遙領先的龍頭企業為主,本土企業也是不甘落后,主要原因還是看好這些城市的市場發展前景,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拓展可售資源,促進企業銷售增長,同時穩定或提升在既有城市的市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