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5 16:13:27
??導 讀
??加碼調控與信貸嚴管落實“三穩”,租賃、稅改等長效措施料將加快
上半年總結
??01
??中央繼續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約談13城監督落實“三穩”
??上半年,在“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政策大環境下,中央從全局角度出發,全面、精準把控全國房地產市場,并針對市場過熱的城市適時預警、及時糾偏,確保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落到實處。
??上半年,中央就房地產市場密集發聲,嚴格落實“房住不炒”的政策主基調。
??1月6日,住建部部長王蒙徽強調,要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時刻繃緊房地產市場調控這根弦,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強化城市主體責任,因地制宜、多策并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3月5日,全國兩會召開,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通過增加土地供應、安排專項資金、集中建設等辦法,切實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盡最大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
??4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會議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并首提防止以學區房等名義炒作房價。
??6月10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既發表“房地產是最大灰犀牛”言論后再次預警樓市,稱押注房價永遠不會下跌的人最終會付出沉重代價。
??與此同時,住建部實地調研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無錫等13個熱點城市,要求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必要情況下采取針對性的調控政策措施,確保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
??具體而言,1、2月,住建部副部長倪虹率隊赴上海、北京、深圳調研。3月3日,住建部副部長赴杭州、無錫調研,要求城市政府充分認識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引導好預期,堅決遏制投機炒房。3月22日,住建部再赴成都、西安調研,要求落實房地產調控主體責任,建立“人、房、地、錢”聯動機制,從源頭上穩定預期,針對房地產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3月23日,住建部就變相放開限購問題約談南昌市政府,并派出督導組赴南昌現場督導。4月8日,住建部約談廣州、合肥、寧波、東莞、南通等5個城市政府負責人,要求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扛起城市主體責任,確保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
??02
??土地出讓金劃轉稅務部門征收,長期利于控制并壓降地方政府杠桿率
??……略……
??03
??以嚴打經營貸為主、調升房貸利率為輔,信貸資金管控全面趨緊
??上半年,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效果日漸顯現。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銀行業房地產貸款同比增長10.5%,增速創8年來新低,6家大型國有銀行全部實現集中度下降。體現在城市層面,上半年核心一、二線城市以及熱點三四線城市,紛紛出現房貸額度緊張、放款周期拉長現象。
??信貸資金用途合規性審查趨嚴,謹防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3月26日,銀保監會、住建部和央行三部委全面收緊經營貸監管,強化貸前、貸中貸后、銀行內部、中介機構等多領域管理,嚴防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各地開展個人住房信貸管理自查,監督檢查力度有所加大,3月,北京自查發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金額約3.4億元,占自查業務量0.35%,4月,上海銀保監局稽核發現123筆、3.39億元經營貸和消費貸涉嫌被挪用于房地產市場,6月,廈門房管局查實2725筆共計17.93億元貸款違規流入樓市,其中確認被“炒房”組織直接套取共計1.01億元。
??此外,監管覆蓋范圍不斷擴大,6月重慶、內蒙、廣州、深圳等多地監管部門,就“過橋貸”、“贖樓貸”等業務,對小貸公司、融資擔保機構展開約談和監控,意味著監管對象擴展到非銀行類金融機構。
??受信貸收緊影響,2月開始,全國房貸利率止跌回升,并趨勢性上移。融360數據顯示,2021年5月,全國首套房平均房貸利率5.33%,較2020年底上漲11BP,二套房貸款平均利率5.61%,較2020年底上漲8BP。
??熱點城市房貸利率調整尤為頻繁,5月,深圳、廣州、蘇州、寧波、杭州等相繼上調首套房、二套房貸款利率。深圳建行上調房貸利率,首套房貸款利率5.10%,二套房貸利率5.60%。廣州房貸額度告急,四大行統一上調利率,首套房貸款利率從二月初的5.2%,普遍上調到5.3%-5.4%,二套房貸利率普遍從5.4%調到5.5%。蘇州四大銀行首套房貸利率全部上調至5.70%起,二套房貸利率6.00%起。寧波地區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等主流銀行將住房按揭貸款利率上調10BP,首套房調到5.45%,二套房調至5.7%。杭州多家銀行上調首套、二套房貸利率,調整后,首套房利率5.4%,二套房5.5%。
??04
??西安、合肥等24城升級調控并下沉到縣市,上海連番7次加碼
??(本節有刪減)
??上半年,各地政府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因城施策、綜合施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湖州、西安、合肥、嘉興、紹興等24市相繼升級調控,主要涉及升級限購、升級限貸、升級限價、升級限售、增加房地產交易稅費、設立二手房參考價格、新房積分搖號等內容。
??上半年地方調控政策還呈現三大特征:其一,調控下沉到縣市,政策嚴苛程度甚至超過主城區;其二,上海儼然是本輪房地產調控的風向標,上半年政策連番7次加碼;其三,成都、南通、衢州等政策力度相對溫和,難以實質性扭轉市場預期。
??其一,調控下沉到縣市,義烏、江山、龍游等縣市出臺調控新政,政策嚴苛程度甚至超過主城區。典型如義烏,3月落地限售,新房自取得不動產權證2年內不得出讓,而金華主城尚未實行限售。
??其二,上海仍然是近期房地產調控風向標,上半年政策連番7次加碼。1月21日,上海率先出臺“滬十條”,封堵假離婚購房漏洞,將增值稅征免年限由2年上調至5年,加強個人住房貸款審慎管理。1月25日,上海又將法拍房納入限購范圍。2月6日,上海新房認購積分搖號制度正式施行。3月3日,“滬七條”發布,規定按照優先購房政策購買的商品房限售5年,商品住宅用地出讓實行限價競價。3月12日,上海市房管局發出公告,2021年上海將主要采取集中批量入市的方式供應新建商品房。5月28日,上海進一步理清購房條件,獲得新房認購資格即認定為名下購房套數。
??其三,成都、南通、衢州等政策力度相對溫和,難以實質性扭轉市場預期。典型如南通,4月8日被住建部約談,4月20日緊急出臺十條調控舉措,但僅限于供應端有所收緊,并未涉及限購、限貸、限售等需求端調節,實難根本性扭轉市場預期。
??22城集中供地以期平抑地價,上海、武漢試行新房集中供應以穩預期
??……略……
??圖片
??下半年展望
??圖片
??06
??租賃、房產稅改等調控長效措施出臺料將提速,供需兩端落實“三穩”
??我們認為房地產長效機制改革將步入“深水區”,尤其是租賃住房供給和房地產稅制改革或將提速,速度和力度都要高于市場預期,通過在供需兩端持續發力,全面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房地產調控目標。
??供應端主要涉及以下三點:其一,土地出讓金劃轉稅務部門征收,并非代表土地財政制度的終結,土地財政仍是地方政府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而是出于防范并化解地方財政風險的考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城投平臺供地的非市場化行為,控制并壓降地方政府杠桿率。
??其二,房企融資的“三道紅線”將持續發力,并將由12家試點房企擴大到所有企業,嚴控房企有息負債規模,引導融資激進房企降杠桿。受此影響,房企融資能力將備受考驗,融資能力的高低或將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房企的投資經營戰略也將發生質的改變,房地產行業或將對標制造業,秉持有質量增長的基本原則,適當土儲規模、高周轉開發運營或將成為下一階段的行業主旋律。
??其三,集中供地城市名單有望進一步擴容,利于市場形成土地供應充足的一致預期,進而降低重點城市土拍熱度,嚴防地價上漲推升房價上漲預期。受此影響,企業投資策略需重新調整,龍頭房企憑借全國化布局、資金渠道多最為受益,中小房企或將被迫向非重點城市下沉,行業內的優勝劣汰、企業間的兼并重組或將成為市場常態。
??需求端主要涉及以下三點:其一,熱點城市調控政策常態化,繼續堅持“房住不炒”的政策主基調,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全面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期調控目標。強化住房的居住功能,積極支持居民自住及改善性購房需求,弱化住房的投資屬性,熱點城市仍需出手重拳,嚴堵政策監管漏洞,全面打壓投資、投機性需求。
??其二,狠抓落實房貸管理的“兩道紅線”,確保居民杠桿率不再繼續上升。以房貸管理的“兩道紅線”為監管準繩,商業銀行將嚴控個人住房貸款投放節奏,房貸利率仍將趨勢性上移,并進一步強化信貸資金用途管理,通過商業銀行全面自查、監管部門排查問責,嚴防信貸資金通過各種渠道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其三,基于稅收法定原則,只有完成房地產稅立法,才能全面免征收房地產稅,理論上,距離房地產稅全面征收似乎有較長時間周期。但我們認為,在目前形勢下,房地產稅或將分別推進,擴大試點城市范圍,并體現一定的政策力度,而這一舉措出臺的速度和力度或將遠超市場預期。隨著住房持有成本的大幅增加,勢必在京滬深杭等資本聚集的主要城市抑制市場投機投資炒作氛圍,引導潛在購房群體理性購房,逐步扭轉長期以來房價易漲難跌的一致預期,讓資金棄虛入實,投入到其他實體產業的研發生產和技術升級中,推動經濟良性增長。
??07
??熱點城市堅持調控力度不松勁,壓力城市積極去庫存為市場減壓
??房地產政策層面將繼續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政策主基調,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切實將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落到實處。
??熱點城市仍需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松勁,維穩房地產市場,主要涉及以下三點:
??其一,調控政策難言松綁,仍需結合市場實際變化情況,及時采取針對性的調控政策措施。而從我們實際調研情況來看,廈門、泉州、鹽城等熱點城市樓、地市持續火熱,房價猶存一定的上漲壓力,不排除加碼調控的可能性。
??其二,進一步規范房地產交易秩序,具體涉及新房實行搖號銷售,并在配售房源比例、優先選房等環節向剛需、人才適當傾斜。建立二手房參考價格,尤其是學區房,價格更需嚴控。并加強市場監管,各經紀結構及從業人員不得渲染、炒作房屋成交信息,制造市場恐慌情緒,嚴懲虛假銷售、惡意炒作、哄抬房價等市場亂象。
??其三,強化市場預期管控,具體涉及加大供地力度,調升居住用地供地比重,緩解市場供不應求的現狀。土地出讓環節采取“限房價、競地價”、“限地價、競房價”等競價方式,進而給土拍市場降溫,防止地價上漲助推房價上漲預期。
??壓力城市仍需積極去庫存,為市場減壓,主要涉及以下三點:
??其一,土地供應要有供有限,根據各區域、板塊市場的供求關系,針對性地調節供地計劃,熱點板塊適度增加土地供應,壓力板塊則少供地乃至階段性不供地,項目體量更應嚴格控制,給予市場喘息的良機。
??其二,支持居民自住以及改善性購房消費,那些需求羸弱的壓力城市更要在需求層面予以刺激,購房補貼、稅費減免均是可以操作的選項,其對市場拉動力或將更為直接有效。
??其三,棚改仍是迅速激活市場熱度的催化劑,棚改貨幣化安置既能創造不菲的增量購房需求,又能提供較強購買力支撐,利于加快樓市成交去化,緩解市場去庫存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