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報告克而瑞研究中心 2024-06-05 10:45:47 來源:克而瑞地產研究
- 城市:湖北
- 發布時間:2024-06-05
- 報告類型:市場報告
- 發布機構:克而瑞
??導語
??合肥住房需求縮減,新房熱度減退,區域兩極化顯著。需求與供給制約放開,新房成交量跌價升,二手房“以價換量”份額升。
??◎ 文 / 楊科偉 俞倩倩 李詩昀
??前言
??2024年更是加速回調,成交規模居于核心一二線城市之首,二手房在價格等優勢下成交規模相對堅挺,前4月成交同比僅降9%,一二手房成交由同頻共振轉為此消彼長,二手房份額升至78%。政策端合肥已從趨緊轉向全面松綁限制性政策,并出臺購房補貼等各類激勵措施。究竟一二手此消彼長背后邏輯如何?短期和中長期合肥市場是否存在一些結構性機會呢?
??01
合肥住房需求總量收縮,新房熱度加速減退,區域冷熱兩極化顯著(本節有刪減)
??(一)合肥限價搖號等長期嚴苛,2024年對需求和供給的制約基本放開(本節有刪減)
??長期以來,合肥房地產政策在二線城市中當屬嚴苛,政策嚴控下樓市總體保持平穩運行,庫存量整體偏低。2021-2024年間,合肥房地產調控政策經歷由持續收緊向應放盡放的全面轉向。
??2021年,合肥調控政策持續收緊。4月初,合肥“樓市新八條”發布,限購、限價、限貸、限售等全面加碼,濱湖、高新、政務及部分熱點學區所在區域二手房限購,從嚴控制商品住房定價,土拍前即明確入市售價,且限制地下室銷售和樓層價差,加強個人住房貸款首付資金來源、最低首付比、償債收入比、貸款資質的審查。月中,“住房公證搖號”細則公布,合肥開啟“搖號+限售”元年,旨在保護剛需購房,打壓投機炒房,對于登記購房人數與可售房源數之比大于等于1.5的熱點樓盤實行搖號銷售,且公證搖號銷售時應提供不低于30%比例的房源用于剛需購房,搖到后自取得不動產權證之日起3年限售。8月,為打擊學區房炒作之風,合肥擴大二手限購范圍,并設立二手學區房指導價。除了需求端之外,供給端,5月、8月,兩輪集中土拍規則細化調整,基本建立了“價高者得+競配建+搖號”的競拍模式,首次對地塊出讓設定了毛坯備案均價。
??2022年,合肥調控由緊轉松。住房端:5月,瑤海、新站、新橋產業園等非核心區域取消限購,放寬二孩及以上家庭限貸條件,多孩家庭首付可以3成起,6月,放寬購房落戶社保限制,落戶即可購房,無需再提交社保核驗,非本市戶籍的補繳社保即可購房。11月,放松離婚限購,離婚后再購房不再核查原家庭購房套數,松綁新房搖號規則,觸發公證搖號的比例由1.5降低至1.2。土地端,主要是8月的第三輪土拍開始,部分地塊試行現房銷售,并提升部分區域項目毛坯限價,比如濱湖區的金融板塊,毛坯限價已經與此前同類項目精裝備案價齊平。
??2023年,合肥“四限”政策逐步放松直至基本放開。4月,限購縮圍降檻、限貸放松,廬陽區大楊鎮、三十崗鄉等區域購買住房不限購,老年成員、多孩家庭可買3套,持有安徽居住證的非戶籍可買1套,購房首套最低首付比例降至20%,二套最低30%,三套有一次未結清的由拒貸改為最低首付40%。9月,合肥全面取消限購、限售,并放松限價、限貸,購房不再審核購房資格,住房取得不動產權證后可上市交易,鼓勵優質優價,取消商品住房樓層差價率限制,執行認房不認貸。土地端,年初合肥取消了毛坯限價,11月又取消了地價限制,重回“價格者得”的競拍模式。
??2024年,合肥在公積金、新房搖號、購房補貼等領域出臺支持政策,鼓勵剛需、改善購房。1月,合肥延長支持提取公積金支付首付款政策2年,5月,合肥出臺十條新政,主要包括:實施購房補貼,購買新房最低補貼1%,對于新市民、“以舊換新”等群體最高補貼2%,取消搖號,市區商品住房項目不再執行公證搖號公開銷售,由企業自主銷售,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雙方正常繳存的住房公積金最高可貸額度調整為100萬元,單方調整為70萬元。5月21日,合肥將首付比例調整至國家規定的下限,即首套房貸首付比例降至15%,二套房貸首付比例降至25%,首套房貸利率也降至3.45%。
??表:2021年以來合肥重點房地產政策(略)
??2022年以來合肥調控政策已經轉向松綁,2023年末限制性政策更是全面放開,可以說目前政策對需求和市場的桎梏幾乎已經可以忽略不計,那么是什么導致了合肥新房和二手房的冷熱分化呢?新房行情持續冷淡是因為供給約束還是需求約束?二手維持高熱動因何在?
??(二)過去6年一二手住房總需求相對穩定,今年前4月總量同比銳減37%(本節有刪減)
??2018-2023年的6年間,合肥一二手住房總需求相對穩定在1200萬平方米。2020-2021年,合肥新房和二手房年成交總量在1400萬平方米左右,2022年,合肥樓市進入深度調整期,一二手總成交規模周跌至96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1%,2023年,合肥新房成交繼續縮量,但二手房市場“以價換量”,規模有所回升,帶動全年一二手總規模回升至1188萬平方米,雖與2021年高位仍有差距(-15%),但基本回到2018-2019年規模。
??2024年以來,在政策全面寬松的情況下,合肥一二手住房需求總量顯著降級,同比降幅創近7年之最。2024年前4月,合肥一二手成交總面積為298萬平方米,同比跌37%,新房、二手房均有所縮量,新房縮量更為明顯,前4月僅成交70萬平方米。以此推算,預計合肥今年一二手房成交總規模將跌破千萬平。
??合肥一二手房成交規模逐漸由同頻共振向此消彼長轉換。2021年到2023年上半年間,二手房與新房的成交量漲跌基本保持同頻,而2023年下半年以來,兩者的成交量關系逐漸趨于互補狀態,購房者“棄新選舊”轉投性價比更高的二手房,導致一手房成交萎縮而二手房成交量走高。
??(三)新房市場:2023年行情堅挺、量跌價升,2024年熱度加速減退(本節有刪減)
??1、2024年前4月新房成交累計同比跌66%、跌幅居核心一二線城市之首
??2023年,合肥新房市場行情總體堅挺,成交量小幅回調,均價繼續走高。全年合肥市九區商品住宅成交面積達到437萬平方米,同比僅微跌6%。成交均價不降反增,同比增長7%,至2.2萬元/平方米以上。
??但進入2024年,合肥新房市場加速降溫。2024年前4月,合肥新房供求雙雙大幅縮量,累計供應68.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4%,成交累計63.3萬平方米,同比下跌66%,成交跌幅居于30個核心一二線城市之首。
??2、2024年以來項目去化率持續下滑,前4月平均去化率已不足3成(本節有刪減)
??2023年1月以來,合肥開盤項目去化表現持續下滑,2024年平均去化率進一步走低至3成以下。具體來說:2023年2-4月,合肥項目開盤平均去化率維持在60%以上,其中3月首開項目去化率一度達到86%,5月以后去化率穩步走低,但基本維持在40%以上,全年推售的31630套房源平均去化率為55%。而進入2024年,去化率有進一步走低之勢,1月去化率跌破20%,2-4月也在25%以下。
??3、近期項目來訪認購量有所回落,成交轉化率進一步走低至5%以下(本節有刪減)
??近期,合肥項目來訪量有所回落,成交轉化率明顯走低。3月第1周-4月第4周,合肥市九區重點監測項目周均來訪量為134組,相比較去年5月到今年2月的周均來訪88組,仍處在相對高位,不過相較于3月,4月的周均來訪量環比也下降了8%左右。認購及轉化率則是從去年5月以來就一直在走低,4月更是逐步降到5%以下。
??(四)二手住房:前4月成交量同比降9%、加速“以價換量”致二手份額升至78%(本節有刪減)
??合肥二手房市場份額持續增長,2024年前4月更是增至7成以上。2022年以前,合肥二手房市場份額普遍保持在40%左右,逐年小幅增長。2023年,合肥二手房市場份額一舉躍升至50%以上,即二手房成交規模超過新房,2024年前4月,合肥購房者繼續“賣舊不買新”,二手房成交份額首次達到7成以上,較2023年再增長約18個百分點。
??二手房成交走強主要依托“以價換量”,房源折扣下探至95折。2022年,合肥二手房房源平均可以按照掛牌價的97折成交,而到了2023年,成交價和掛牌價格的比進一步下探到0.95左右,政務、濱湖、高新區等新城區的“還價空間”超過10萬。
??02
改善聚焦新房,剛需分流至二手,產業集聚、優質學區導致區域“冷熱不均”(本節有刪減)
??(一)一二手客群差異顯著,改善聚焦新房,剛需分流二手保證市場維穩(本節有刪減)
??1、新房主力面積段90-144平、主力總價段150-350萬元顯著高于二手
??合肥新房和二手房存在顯著的客群差異,新房主要集中改善客群,二手持續分流剛需,從新房和二手房主力成交面積段我們不難看出端倪,據CRIC監測數據,合肥2024年前4月新房主力成交面積段集中在90-144平,二手房主力成交面積段集中在110平以下,二者成交占比均在7成以上;二手房主力成交面積段顯著低于新房。
??從總價段看,二手房市場客群購買力也低于新房。據CRIC監測數據,合肥2024年前4月新房主力成交總價段集中在150-350萬元,二手房則呈現出總價越低,成交占比越高的趨勢,100萬以下和100-150萬元二手房成交套數占比均在25%以上,二手房主力成交總價段也低于新房。
??2、改善盤去化優于剛需盤,供應稀缺、配套健全、價格優勢成去化利器
??聚焦新房市場,即便整體市場韌性不及二手房,仍存在局部區域板塊熱銷的情況。具體來看,我們羅列了合肥2024年前4月成交面積TOP10區域板塊,可以看到,板塊單價高于2.3萬元/平方米的剛改、中改、高改板塊占據8席,改善片區整體銷量優于剛需板塊。
??究其原因,一方面得益于政府“提質縮量”供地策略,尤其是近2年來包河區五里廟板塊、政務東板塊、經開區南艷湖板塊、濱湖區金融板塊等都是推地重點,整體供應放量拉動成交;另一方面,這些熱點片區基本都是產業規劃利好、醫療配套健全,譬如濱湖區金融板塊囊括了多家銀行總部、經開區南艷湖板塊產業發達,匯聚了醫療制藥、高新技術產業等。
??細化到項目層面,當前熱銷項目主要分為以下兩類:一是區域供應稀缺、配套健全、產品力較強改善盤,二是價格優勢顯著,或加大折扣或強渠道營銷等高性價比剛需盤。從4月合肥成交套數TOP10項目來看,多數項目憑借學區及景觀資源聯動、產品力、實景展示等維持銷量,部分項目通過聚焦渠道分銷,折扣下探,來訪及成交上漲。
??譬如榜首項目建發華潤翡翠云璟,位于翡翠湖板塊,近翡翠湖風景區,學區優勢明顯,168西校區,產品打造建發特色中式東方園林。再如招商天青臻境項目位于植物園板塊,板塊內供應較少,位置依山傍水,景觀資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且項目為招商臻系作品,打造宋式美學實景示范區,疊加部分臻系產品品質落地,產品兌現力強,現場展示面較強,客戶認可度高。強渠道營銷項目以中鐵建花語江南為典型代表,項目位于五里廟板塊,板塊內在售新盤眾多,競爭激烈,折扣優惠下探至91-92折,分銷點位由3.8%提高至5%,為4月區域內分銷主推項目,來訪認購量明顯增加。
??3、一二手價差持續加大至5313元/平,二手掛牌量增價跌持續分流剛需(略)
??(二)產業集群支撐包河、經開樓市熱度,學區等配套仍是二手客群“痛點”(本節有刪減)
??1、“學區房”熱度雖降仍是支撐成交主力,二手優質學區量價仍“堅挺”(本節有刪減)
??購房者對于各類公建配套偏好度中,學區無疑是“重中之重”,學區改善仍是市場下行周期中比較堅挺的需求。我們羅列了合肥2024年前4月二手住宅成交套數超過20套部分小區情況,可以看出,雖然短期內學區房的確有熱度轉降跡象,但是也有部分優質學區價格保持“堅挺”,萬科森林公園價格“抗打”,成交量價居前,前4月成交套數高達77套,成交均價超3萬元/平,綠城翡翠湖玫瑰園、國建香榭水都等因優質學區價格也保持在3萬元/平方米以上。
??整體上看,目前的學區房回歸理性,前幾年隨著教育集團化的推行和樓市上行,一時間遍地“名校”和“學區房”。如今隨著市場下行、教育集團化的普及,買房人越來越理性的看待學區這個問題,所以一些沒有時間沉淀、成績支撐的學校,已經陸續被排除到“學區房”的范疇之外,對教育重視的家長往會頭部學校集中,也只有這些學校才能被稱為學區房。而現在購入學區房的這部分家庭,也屬于真正關注小孩教育,并不會因為害怕學區房貶值而放棄購買。
??2、包河、經開等2023年GDP居前,產業人群集聚支撐區域樓市熱度(本節有刪減)
??而從合肥各區域產業分布來看,我們發現樓市熱點片區包河區、經開區、高新區等均有產業集群分布,且GDP產值靠前。而優質的產業人口也為區域樓市提供了穩固的成交支撐。
??包河區2023年GDP為1735.50億,增長4.5%。包河區是合肥經濟總量最高的縣區,也是全省最發達的縣區之一。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以航空航天、高端裝備為代表的特色產業以及以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已經形成產業集群,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智能裝備、汽車零部件、新材料等主導產業。此外,廣播影視、數字出版和創意設計等主導產業的發展是包河經濟的重要增長力量。
??經開區(1409.90億)、蜀山區(1401.00億)、高新區(1371.70億)三地GDP均在1400億左右,三地是合肥經濟的重要支柱。其中經開區聚焦建設全國一流經開區,打造國際化都市區核心區、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長三角科創策源承載地,實施“南優北拓,雙城協同”戰略,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智能家電等產業。要聚力打造世界集成電路產業集群、世界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而高新區則聚焦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打造享譽國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引領全國的新興產業動力源、開放共享的要素集聚強磁場、彰顯和諧的智慧治理示范區,瞄準數字經濟、健康經濟、綠色經濟、服務經濟,重點發展集成電路及軟件、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智能家電等產業。
??產業發展帶來人口集聚,從合肥2023年各區域常住人口分布我們也不難看出端倪,包河區、蜀山區既是產業高地,同樣也為人口集聚地,2023年常住人口分別達到了131.2萬人和110.5萬人,較2022年增量也達到了4.7萬人和2.9萬人,無論是絕對量還是增量都在各區縣鐘居前。
??3、常住人口增量22萬人位列榜首,“買房落戶”新政加持利好人口流入(略)
??03
合肥長期供地節制、新房供需平衡,供給側并未對成交產生明顯約束(略)
??(一)新房供求長期保持平衡,庫存見底、去化周期僅8個月處健康水平(略)
??(二)宅地按需定供、提質縮量,價高者得、供地并未制約新房成交(略)
??1、2023年以來供地節制帶動新房供應縮量,與住宅需求基本匹配(略)
??2、結構持續優化,包河、瑤海、濱湖等占比至近6成,非核心區下降(略)
??04
總結預判:新房熱度短期低位持穩,中期人口流入成交規模仍將穩中微增(本節有刪減)
??(一)短期新房熱度轉降源于需求約束,供需持穩庫存壓力小相對健康(略)
??(二)預期2024年新房量跌價漲,包河、濱湖等核心區仍存結構性機會
??樓市以政策為導向,對比其他重點城市,合肥政策相對寬松,2023年上半年在4月份連續出臺五條政策,主要在限購、公積金層面寬松,下半年政策高頻松綁提速,需求端在降首付、降利率、認房不認貸等方面接連落地,全面放開購房限制。2024年整體利好政策有增無減,尤其是近期伴隨著市場熱度下行,5月15日合肥市發布《合肥市關于進一步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措施的通知》涉及實施購房補貼、支持“賣舊買新”、提升公積金貸款額度等10項措施。
??在這樣的政策基調之下,結合合肥新房量價走勢:可以看出合肥基本7年一個大周期,3-4年一個小周期,會逐步由量價平穩像量跌價漲轉變,合肥新房市場2019-2021年在600-800萬方規模,22年至今縮量至400-500萬方水平。2023年供應454萬方,同比下跌4%,成交437萬方,同比下跌6%,成交均價22550元/㎡,同比上漲7%。根據城市周期發展,2024年有望延續量跌價漲,但是房價漲幅預期不超過5%,成交規模預期在400萬方左右持穩。
??值得關注的是,聚焦地市,我們不難看出近年來,合肥供地“提質縮量”,2023年九區涉宅用地成交規模收縮明顯,各板塊容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土地質素有所提升,成交地塊多集中于核心區域或熱門板塊,外圍板塊熱度低迷。2024年前4月,合肥供地策略主打“小而精”,低容積地塊再現,濱湖成成交絕對主力。基于此,預期后市,這些核心區改善盤仍存結構性機會,在區位條件、配套不分伯仲的情況下,更加考驗開發商的產品力。
??因當前整體二手房掛牌量增價跌,對于購房者吸引力較強,尤其是剛需因購買降級等因素,對于低總價、小面積、優質學區次新房青睞度相對較高,因而二手房成交占比或將持續增長,有望逼近總需求容量80%。
??(三)因產業集群+人口紅利,中期新房成交有望保持500-600萬平方米
??短期來看,合肥樓市發展相對健康,雖然短期內需求面臨階段性瓶頸,但是中長期來看,因產業集群帶來的人口集聚也將支撐其樓市容量穩中有增。
??一方面樓市熱點片區包河區、經開區、高新區等均有產業集群分布,且GDP產值靠前。隨著“芯屏汽合、急終生智”現象級產業地標的建設完善,人口集聚效應還將加劇,包河區、蜀山區既是產業高地,同樣也為人口集聚地,2023年常住人口分別達到了131.2萬人和110.5萬人,較2022年增量也達到了4.7萬人和2.9萬人,無論是絕對量還是增量都在各區縣鐘居前。
??另一方面,2023年合肥全市常住人口增量為21.9萬人,在核心一二線城市中排名榜首,加之5月15日合肥“買房落戶”政策落地,預期也會為合肥樓市注入新的動能。
??我們預估經歷了2024年調整期后,2025-2028年整體市場容量有望重回量價平穩期。3-5年間新房年成交規模有望重回500-600萬平方米,而房價預期保持小幅微增,不會超過2.5萬元/平。
- 10:16
- 10:05
- 09:58
- 09:58
- 09:42
- 09:24
- 09:22
- 09:20
- 09:16
- 09:15
- 09:11
- 08:56
- 08:44
- 08:41
- 2024-06-04 11:16:0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