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報告 2023-08-11 09:27:37 來源:中房研協
- 城市:全國
- 發布時間:2023-08-11
- 報告類型:市場報告
- 發布機構:中房研協
??近日,“陜西西安一購房者購買69.75平方米公寓超37平方米是公攤”事件再次將“公攤面積”送上輿情熱點。據悉,該購房者購買的房屋性質為公寓,建筑面積共69.75平方米,其中套內建筑面積32.71平方米,分攤共有建筑面積37.04平方米。公攤面積占比高達53.1%。
??那么,什么是公攤面積?公攤面積是由我國香港首創后引入內地的概念。簡單來說,是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分攤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積,主要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積等;第二部分主要包括樓宇(套)與公共空間之間的分隔,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50%。
??1995年《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筑面積分攤規則》和2001年《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明確,商品房建筑面積由套內建筑面積和公用建筑面積共同組成。這也就意味著,公攤面積越大,套內面積就越小,實際得房率越低。一般來說,住房公攤面積標準要依據房屋類型確定合理區間,如7層以下住宅公攤率應控制在7%-12%,7-11層住宅公攤率應控制在10%-16%,12-33層住宅公攤率應控制在14%-24%,別墅類公攤率應控制在1%-8%等。目前,我國涉及公攤測量共有《房產測量規范》和《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范》兩個國家標準,但很多地方還沒有建立多測合一體系,缺乏第三方的監管,而且我國沒有對房屋公攤面積占比上下限從法律規章方面作出明文規定,公攤面積逐漸成為“灰色地帶”。加上我國長期實行商品房預售制,購房者實際上處于相對弱勢地位,合法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護,這也就導致近幾年來,隨著高層小區公攤面積超過30%的項目越來越多,由此引起的業主維權、民事糾紛等事件時有發生。
??事實上,早在2011年,全國人大代表林燚就曾建議取消公攤面積,與國際接軌。至今十幾年間,“取消公攤面積”早已成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常見的提案和議案。在地方實踐方面,2002年,重慶即要求商品房現售和預售以套內建筑面積作為計價依據;2013年,香港正式告別“公攤面積”。但時至今日,“取消公攤面積”仍未在全國得到落實,甚至進展緩慢。業內人士認為,公攤面積一旦取消,一方面,公共區域的建筑成本必將轉移到套內面積,從而推高商品房單價;另一方面,或將對公攤區域的管理、維護以及后續產生的安全責任等帶來諸多現實問題,影響業主的居住質量和舒適度。此外,“取消公攤面積”還涉及住房政策調整和制度改革,需要各級政府的支持和推動,實際操作難度較大。
??那么,既然“取消公攤面積”不能一蹴而就,該如何解決其目前暴露出的諸多弊端、保障購房者合法權益呢?我們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快建立公攤面積測量和計算統一標準體系,強化測繪部門測算統計和主管部門核算監管責任;二是制定法律法規,明確商品房套內面積和公攤面積的計算標準和合理占比,并逐步推進以套內面積計價的房屋銷售模式;三是加強購房者知情權和權益保護,既要求開發商在購房者決策之前充分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提升信息透明度,也要求后期社區、物業、業委會等做好協同管理,明確公攤面積有關收費細則,避免重復性收費和過度收費。同時,落實好《民法典》及《物權法》中“公攤面積產生的利潤歸全體業主”等相關規定,保障業主合法權益等;四是優化房地產銷售監管,要求開發商做好各戶型實體樣板房、示范區展示,做到“所見知所得”乃至“所見即所得”。同時,有序推進商品房“現房銷售”等。
- 09:37
- 09:31
- 08:46
- 08:45
- 08:37
- 2023-08-10 12:31:24
- 2023-08-10 11:12:20
- 2023-08-10 11:07:47
- 2023-08-10 11:00:37
- 2023-08-10 10:59:12
- 2023-08-10 10:55:48
- 2023-08-10 10:52:00
- 2023-08-10 10:51:46
- 2023-08-10 10:49:13
- 2023-08-10 10:48:20
- 2023-08-10 10:44:33
- 2023-08-10 10:41:28
- 2023-08-10 10:37:02
- 2023-08-10 10:31:41
- 2023-08-10 10:22:25
- 2023-08-10 10:17:16
- 2023-08-10 10:13:20
- 2023-08-10 10:04:19
- 2023-08-10 09:57:00
- 2023-08-10 09:42:15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