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1 15:36:01
??報告摘要:報告摘要:報告摘要:
??1、2018年四季度,10大國際都市房價指數為145.1,環比2018年三季度下跌1.1%,同比去年期上漲1%,2011年底歐債危機以來首次環比下跌。與次貸危機后的低谷2009年二季度相比,上漲62.8%。
??2、2018年四季度環比漲幅排在前3位的城市分別為紐約、首爾紐約、首爾和洛杉磯,環比漲幅排在末3位的城市分別為香港、北京和上海,均出現環比下跌。
??3、2018年四季度同比漲幅排在前3位的城市分別為新加坡、首爾和洛杉磯,同比漲幅排在末3位的城市分別為上海、多倫和北京,均出現同比下跌。,均出現同比下跌。
??4、展望2019年,預計10大國際都市的房價總體將趨穩,且不同城市的分化趨勢會更加明朗:紐約和洛杉磯的房價可能將趨穩;倫敦樓市可能繼續保持振蕩下行走勢;香港房價可能會繼續下跌;北京和上海的房價將穩中有跌
??在經濟走勢和貨幣政策全球趨同的背景下,主要大都市房地產場尤其在經濟走勢和貨幣政策全球趨同的背景下,主要大都市房地產場尤其在經濟走勢和貨幣政策全球趨同的背景下,主要大都市房地產場尤其是房價變化,也具有一定的相是房價變化,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趨同,為了更好跟蹤研究國際及內大都市的似性和趨同,為了更好跟蹤研究國際及內大都市的房價變化,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在國內率先和創建了10大國際都市房價指數報告。本報告選取了紐約、洛杉磯倫敦東京首爾多紐約、洛杉磯倫敦東京首爾多紐約、洛杉磯倫敦東京首爾多紐約、洛杉磯倫敦東京首爾多紐約、洛杉磯倫敦東京首爾多紐約、洛杉磯倫敦東京首爾多紐約、洛杉磯倫敦東京首爾多新加坡、香港新加坡、香港北京和上海等全球10大都市為樣本,依據當地政府公布的統計數展開分析。
??一、10大國際都市房價指數
??本報告共選取了10個代表性的個代表性的國際都市,對各個城市的房價指數進行標準化處理后,以GDP占比計算得出的權重占比計算得出的權重相乘,即得出當期10大國際都市房價指數房價指數。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北京和上海的是,本文中北京和上海所選取的房價指數為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指數,主要是考慮到內地調控政策嚴厲,北京和上海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受限價政策影響有一定的失真,而二手房價格走勢受政策影響較小。另外該指數與實際相比,波幅偏小,但是為了數據的權威性,本文仍采用各國官方公布的數據。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后,10大國際都市房價指數下滑,于2009年二季度觸底,此后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漸復蘇,10大國際都市房價指數也開始了上行趨勢。10大國際都市房價指數總體上持續了9年多的上漲,上漲趨勢延續至2018年三季度。2009年三季度至2011年三季度緩慢上漲,2011年四季度至2012年一季度受歐債危機的影響小幅下跌,2012年二季度至2016年四季度漲勢較快,2017年一季度至2018年三季度漲勢有所放緩,2018年四季度轉跌,目前處于見頂或正在筑頂階段。
??2018年四季度,10大國際都市房價指數為145.1,環比2018年三季度下跌1.1%,同比去年同期上漲1%,2011年底歐債危機以來首次環比下跌。與次貸危機后的低谷2009年二季度相比,上漲62.8%。10大國際都市房價指數的上漲,體現了十年來全球經濟的平穩增長。
??二、10大國際都市房價漲幅排名1、香港環比跌幅第一根據各國統計部門的數據,與2018年三季度相比,2018年四季度10大國際都市中,房價上漲的城市有4個,下跌的城市有6個。環比漲幅排在前3位的城市分別為紐約、首爾和洛杉磯。其中,紐約以2.1%的環比漲幅位列第一。美國2018年GDP增速為2.9%,創2015年以來新高,美國經濟增速加快,核心通脹率達到目標區間,就業數據非常強勁,帶動了強勁的購買力。此外隨著特朗普稅改落地,更多海外資本回流美國,部分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
??環比漲幅排在末3位的城市分別為香港、北京和上海,這三個城市均出現了房價環比下跌的情況。其中,香港以7.8%的環比跌幅位列倒數第一,跌幅遠超其他城市。金融危機以來香港樓市持續火熱,房價漲幅巨大,積累了一定的泡沫。2018年6月份香港出臺對一手住房征收空置稅等六項調控政策。此外9月份香港進一步提高了基準利率,提升至2.5%,進一步提升了香港購房者的成本。
??2、同比漲幅新加坡最大同比漲幅排在前3位的城市分別為新加坡、首爾和洛杉磯,同比漲幅分別為7.9%、6.2%和3.7%,其中新加坡的同比漲幅最大,主要是2018年前兩個季度漲幅較大,三季度漲幅放緩,四季度微幅下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后,美聯儲實施QE政策,導致大量資金涌入新加坡樓市,外資和外國人的涌入,推動了新加坡房價持續飆升。2009年新加坡開始實施樓市管控,直到2017年,新加坡對房地產市場的管控措施才有所松動,2018年房價創下八年來最大年度漲幅。
??同比漲幅排在末3位的城市分別為上海、多倫多和北京,這三個城市均出現了房價同比下跌的情況。其中,上海以2.7%的同比跌幅位列倒數第一位。根據英國權威財經雜志《經濟學人》(Economist)最新公布的全球房價指數顯示,加拿大的房地產價值明顯被高估。政府已于2017年出臺房地產新政,包括加息、收緊貸款審核等來抑制多倫多以及周邊地區的過熱房市。對于北京和上海,從嚴調控的基調導致了購房者的心理因素產生變化,購房人群總體對樓市更多保持觀望態度,同時由于信貸政策不放松,壓制了部分剛需及改善性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十大國際都市中,已有四個城市出現了房價跌回一年前的情況,或許預示著全球樓市都將逐漸降溫。
??3、2018年四季度與2007年四季度相比中國三城的房價漲幅領跑2018年四季度與2007年四季度相比,比較10大都市的房價漲幅,漲幅排在前3位的城市分別為香港、北京和上海,漲幅分別為204.7%、90.3%和80.2%,遠高于其他國際都市。這三個城市房價漲幅較大,主要是因為過去十多年中國經濟持續中高速增長,城鎮化進程中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城市建設和基礎設施不斷提高和完善,房產的大幅升值正是這一系列紅利的體現,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有房一族通過房產升值分享了經濟發展的紅利。紐約的房價漲幅排名墊底,雖然近幾年紐約樓市復蘇,但是次貸危機對樓市的重創很嚴重,直到2018年四季度房價才超過2007年四季度。與紐約一樣同是美國大都市的洛杉磯房價漲幅則達21.5%,漲幅超過紐約較多,主要是由于洛杉磯以華人為代表的海外置業投資較多和旅游業較發達。
??點擊查看完整版報告:[易居研究院]10大都市房價2012年以來首次環比轉跌,香港房價單季大跌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