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8 15:38:43來源:山東省自然資源廳
??山東省龍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信用自然”建設為支撐,積極推動自然資源領域“放管服”改革,探索形成了以“信用+標準地”為載體的土地要素配置市場化路徑,實現了“拿地即開工”,有力促進自然資源營商環境提升。
??針對企業拿地后辦理相關開工手續時間長、制約企業投產的問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會同發改、工信、住建、行政審批、稅務等部門,將信用承諾寫入《關于推進“標準地”改革的實施方案(試行)》,嵌入審批流程,實行“承諾制”模擬審批,將審批要件從批前提交改為告知承諾、容缺辦理,將審批流程從串聯審批改為并聯審批。同時,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會同各相關部門積極為用地企業提供批前輔導,指導企業完善相關審批材料,實現了“拿地即開工”。
??據了解,龍口市今年以來,按“信用+標準地”出讓土地35宗,出讓面積位列煙臺各市區首位。在現場,首個受益于“信用+標準地”改革的“幸福連城·龍口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已開始對外招商;首個以“信用+標準地”建設的倉儲用地項目“國網龍口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已完成投資39.64億元、工程進度達到58.03%;首個新能源擴產項目“德晉新能源二期”,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
??“標準地”改革,規范了區片固定資產投資強度、建筑容積率、單位能耗標準、單位排放標準、畝均產值、畝均稅收、研發經費支出占比等多項指標,解決了宗地標準不明確、不透明的問題,既方便了用地單位按需選地、依標用地,也有利于監管部門依標管地、促進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其中,“畝產效益”評價管理,進一步強化了正向引導,推動土地要素向高效益、高產出、高技術、高成長性的高端產業、優質企業集中和節約集約利用;而“信用”機制的嵌入,則實現了審批流程的優化和提速,顯著縮短了用地單位落地開工投產時間,有利用于企業搶占市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分管負責人在介紹情況時這樣說,下一步,我們還將進一步優化“信用+標準地”體系,以實際行動支持龍口市率先領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