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6 09:08:38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近年來,漯河市以創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為抓手,以數據歸集共享為基、以應用落地實施為本、以特色創新為魂,突出“信用+食品名城”特色化創新應用引領,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獲評國內首個全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和保證體系建設雙試點城市、全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工作試點市。在全國地級市信用狀況監測排名中,持續穩定保持全國、全省領先。創新“三個周例會”工作機制,樹立政務誠信典型的經驗,獲得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等領導的批示,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揚的通報》中,漯河市堅持“三鏈同構”、打造“流通追溯+分級監管+誠信自治”新模式、推動食品產業向縱深發展的經驗做法受到通報表揚。2021年,漯河市全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工作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效,《河南漯河深入推進食品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維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被國務院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全國推廣。
??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
??(一)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累計出臺400余項誠信建設制度,包括信用信息歸集、信用承諾、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聯合獎懲、信用修復、信用宣傳教育等,覆蓋全部政府部門和43個社會、經濟、民生領域,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誠信制度化體系。
??(二)強化政務誠信建設。以政府采購、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招標投標、招商引資、地方政府債務、政府統計、街道鄉鎮為重點領域,以危害群眾利益、損害市場公平交易等政務失信為治理重點,全面加強政務誠信建設,不斷提升公務員誠信履職意識和政府誠信行政水平。
??(三)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大力推進“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實現“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企一碼、一網互聯、一照通用”。將信用承諾作為事前監管的重要抓手,建立覆蓋交通、城管、住建、環保等16個重點領域的市場主體信用檔案。
??(四)持續開展誠信宣傳教育活動。全市48家信用體系建設成員單位、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及本地主要社會組織定期開展多樣式信用宣傳主題活動200余次,引領誠實守信社會風尚。
??二、強化信息共享監管聯動“放管服”新機制
??(一)擴大告知承諾。以推動告知承諾制為重點,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公示信用承諾信息量突破45萬余條,梳理“一證通辦”事項106項、全流程網上辦理事項923項、“一窗”分類受理事項690項、“無差別全科”受理事項575項。適用信用承諾事項296項實現了“一張承諾書、一次全辦好”,節省了企業成本,提高了政務服務效率。
??(二)推廣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擴大全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試點市的創新成果,在43個領域出臺了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度,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由點到面完成5萬余家企業信用風險分類評價,并在企業紅黑名單認定、融資貸款等活動中具體應用,切實讓“雙隨機、一公開”的監管手段管出公平、管出效率、管出活力。
??(三)嚴格依法依規聯合懲戒。曝光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5萬余人次,對失信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8000余人次,提高失信被執行人在經濟活動過程中的準入門檻,甚至從根本上讓其失去準入資格。在商務、工信、市場監管、稅務、交通等20個重點領域出臺聯合獎懲實施方案的基礎上,實行省市一體化聯合獎懲,已累計向國家反饋聯合獎懲案例1800余條,退出“嚴重失信名單”1000余個。
??三、強化示范創新引領
??(一)信用監管保護舌尖上的安全。漯河是首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和保證體系建設雙試點城市,也是全省唯一“農產品質量安全市”,探索食品產業信用評價體系,相繼完成7000余家食品加工企業和1.3萬家餐飲個體商戶信用分級分類,實施差異化監管和惠企服務。
??(二)“三個周例會”樹立誠信擔當政府形象。近年來,漯河創新建立并持續深化服務企業、重點項目建設、城建交通工程項目“三個周例會”制度,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杜絕新官不理舊賬。在門戶網站開設“公信漯河”專欄,對基層政務、政府資金等民眾關注問題,做到“應公開盡公開”;及時曝光政府失信事件;對周例會處理的問題進行信息化管理、跟蹤和分析,并向社會公示。截至目前,已召開周例會120次,解決問題42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