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9 11:46:07來源:中房網
“城市啊!
它是人類對自然的一種掌控。它是一種人類作用于自然的活動,一種為人類庇護和活動的有機組織。城市是一種創作。”——勒柯布西耶《明日之城市》
讓•波得里亞在其《消費社會》中寫道:“今天,在我們的周圍,存在著一種由不斷增長的物、服務和物質財富所構成的驚人的消費和豐富現象,它構成了人類自然環境中的一種根本變化。” 消費文化是在當代消費社會中人們在消費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文化,是物質文化的一種當代形式。其核心就是以商品世界的結構化原則與符號化使用來研究理解當代社會的各種文化。這其中包含了雙層含義:首先,就經濟的文化維度而言,符號化過程與物質產品的使用,體現的不僅是使用價值,而且還扮演著“溝通者”的角色;其次,在文化產品的經濟方面,文化產品與商品的供給、需求、資本積累、競爭及壟斷市場等原則一起,運作于生活方式領域之中。消費文化遵循的是商品的符號化原則,是消費社會的派生物,而不是傳統文化的承傳。傳統文化的形而上的特質在消費社會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物的符號系統。
而消費時代的到來,使我們的生活空間發生了質的改變。在城市中,人類的活動越來越多地圍繞著消費主體和消費活動進行,迅猛而及時。但消費文化并非簡單粗暴的侵入,人的積極參與使得城市空間變得有生命力,形成了具有聚集功能的人類活動行為場。這其中包括人與人的互動、人與場所的對話以及二者間的相互影響。城市綜合體正為消費都市提供這樣一種非均質化的空間,成為高度集中的城市磁場。這其中包括功能磁極,形態磁極和空間磁極。
一、全民盛宴——聚集性的功能磁極
大型的城市綜合體常常包容性地運用多種符號將21世紀的消費文化縮影在其中。可以看到,這種多功能的城市綜合體是城市性的,它提供了一個可以無限擴張的空間,以一種磁力的方式將功利性空間容納進來并快速聚集,并以此為消費、社交、共享資源等人類活動提供了場所。它不僅僅是個存在于城市界面的獨立單體,而且是不同功能磁極的集結,它們共同作用,逐漸成為具有吸納能力的大磁極,將不同需求的人與活動聚集在此,已成為全球參與的巨型盛宴。
例如著名的吉隆坡的KLCC(Kuala Lumpur City Centre)城市計劃區,是以中央圓形的城市綠地廣場為核心,周邊包含了著名的石油雙塔和裙樓即KLCC商業體、安邦大廈、東方文華酒店和商貿酒店等多個酒店及展覽館等建筑單體,并輻射周邊商業整體發展。僅石油雙塔這兩座88層塔樓便包含74萬平米辦公面積,14萬平米購物與娛樂設施、一個石油博物館、一個音樂廳、以及一個多媒體會議中心,地下還設有輕軌車站交通樞紐。換句話說,石油雙塔自身便是一個典型的多功能城市綜合體,是城市形象和經濟蓬勃發展的標簽,并成為了城市旅游的終極目的地。以它為磁極帶動片區發展,形成集辦公、會議、展覽、娛樂、酒店及住宅公寓等集成的金融商務型的城市空間。
位于英國布里斯托的Cabot Circus圓形廣場城市綜合改造計劃是在布里斯托爾中心地帶展開的,它結合了住宅功能、商業功能、娛樂功能、辦公區功能、交通設施以及新景觀等功能要素。這一擴展旨在重新帶動布里斯托當地的發展,因為它一度喪失活力和被人遺忘。建設之后的圓形廣場,在商業和住宅的雙重帶動下,逐漸恢復了原有的生機和人氣,成為布里斯托地區較有影響力的商業區域。
Cabot Circus圓形廣場
可見,不同功能磁極之間存在著強烈的相互作用,彼此之間形成了木桶效應。那么,功能磁極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1)強勢功能的主導化。任何一個建筑綜合體都需要有一個最核心的功能支撐。一旦賦予了建筑綜合體一個強烈的目的性,便給它貼上了一個無法讓人遺忘的標簽。對消費型建筑綜合體來說,聚集人氣最有效的功能磁極即為商業,例如一站式超級購物中心。前面所提到的KLCC,在雙塔的下面是一座六層的大型購物中心——Suria KLCC,建筑面積約14萬平米。包括伊勢丹百貨、百盛百貨、海岬超市、二層美食廣場、英國瑪莎百貨等。更由于吉隆坡是免稅城市,而Suria又集中了世界各大潮流品牌,因此消費者可以進行一站式購物,這對時間有限的外地游客相當具有吸引力。Suria KLCC購物中心也因此成為吉隆坡商業的終極模板。
(2)復合功能的多元化。實踐證明,將辦公功能和商業功能結合是整合資源的簡便且有效方法。它既能解決辦公人流的就餐娛樂等基本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使商業快速進入成熟狀態,縮短養商期。而酒店功能和商務會議展覽功能的組合加入更是強化了商務功能。住宅、公寓等居住功能與商業的結合,更為增加建筑綜合體及區域的消費指數作出了貢獻,推動了整體發展。
(3)功能的時間互補性。CBD最容易出現的問題便是空城現象。利用不同功能的不同使用時間,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個問題。例如位于北京CBD的銀泰中心包含辦公、酒店和商業部分,其中商業含有購物中心以及餐飲酒吧等休閑娛樂場所,因此其使用時段包括辦公時段、購物時段和夜間消費時段,使銀泰在任何時段都能保證有較高的人氣,從而也有效提高了運營的效率和利潤。
(4)城市綠地優質化。高密度的建筑體量換來的是大面積景觀綠地,這正是建筑大師勒柯布西耶所要建造的城市形象。KLCC中央廣場的圓形綠地約50英畝,主要展現馬來當地的熱帶景觀,并設計了大面積景觀水池、坡地綠地和功能性慢步道,為城市核心區域提供了優質的景觀空間。毗鄰中央廣場東方文華五星級酒店,還有香格里拉旗下的四星級酒店均直接面對雙塔和中央廣場,景觀堪稱一流。景觀設計不僅為城市中心區的環境做出了貢獻,也實現了資產升值。
(5)交通集約化。由于城市綜合體承擔了密集且交叉的人流,因此需要便捷的交通緩解地面壓力。提供易達性是城市綜合體所必須具備的功能元素。
二、表皮物語——形態磁極的物化體現
在全球化信息量猛增的時代,消費主義驅使人們追求更多的體驗和享受,以進入一種超級消費情境。而城市綜合體無疑成為一種巨型的審美整體,在這樣一種特殊語境之下,城市綜合體為消費都市提供了一場視覺盛宴。表皮技術應運而生。
那什么是表皮呢?表皮(skin)的概念源于生物學。建筑“表皮”與生物可作一個類比——外圍護是“皮”,結構是“骨”,而空間是“靈魂”。表皮是與空間是相互依存的一對概念,在形態上互為因果。人不能對空間直接有所體驗,但是人對空間的體驗與把握是可以借助于對表皮的體驗與把握來實現的。同理,處理空間的問題也必須通過處理表皮問題得以實現。所以表皮是連接人與空間的橋梁。
這樣便可以理解用表皮來表達建筑空間的意向了。表皮具有這種“界面”的屬性,成為其兩側的一個信息系統與另外一個信息系統交流的中介。因此表皮可以控制其兩側信息(包括視覺、嗅覺、觸覺、以及人的可進入程度等)交互的方式、方向和程度。于是那些此起彼伏的表皮便像一個個動人曲折的故事,感性而優美。
高檔品牌店近幾年作為一種新型的建筑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豎向城市綜合體的基本特征。首先從功能上來看,新型的高檔品牌店一般為小高層建筑,底層幾層布置店鋪,中層段為辦公空間,而在頂層會設置一些多功能的個性化空間。它實際上包含了商業、企業辦公、甚至還有會館、展示中心和餐廳等多種功能融合,并具有自我消化吸收的特性。其次,品牌店作為一種具有外向展示作用的商業建筑綜合體,承擔城市消費文化的脈絡之一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城市的消費接受度。品牌店建筑集中設置,可以形成集中型高端商業街,由此帶動區域整體發展。比較成功的案例是日本表參道地區和銀座地區。
(1)輕薄表皮
密斯認為,“在具有透明度之后,建筑表皮就可以從外觀上展現空間本體上的深度,由此,對空間本體深度的表現和表皮所帶來的空間感受因為透明度而得到統一。”輕薄表皮是內外空間進行對話的途徑之一,是進行產品營銷的絕好展示面,也是表達都市感界面的宣泄方式。例如在立面上用不銹鋼網附在各個矩形玻璃塊表面,形成面紗的效果,形象具有現代感而不乏詩意。
由于科技的發展和新材料的應用正在促成輕薄表皮建筑的產生和發展,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如特氟隆、反射聚碳酸酯膜、液晶顯示面板、不銹鋼、穿孔鋁板、金屬絲網等材料的運用可實現建筑表皮的輕與薄。運用組合方式和構建手段,使用單種透明材料或多種材料的組合,運用人的視覺對光的敏感程度,再加以新型的照明手段和電子媒體技術,可以使建筑產生一種消隱的感覺。這對于在地塊較小或較為擁擠的城市空間中建設體量較大的城市綜合體而言,可以有效削減對于城市空間的壓力。
(2)雙層表皮
作為當下比較流行的表皮操作方式,雙層表皮可以取得內外空間的滲透以及可變性。由于兩層表皮材質、形態各不相同,并且中間帶有空氣層,因此人在從外向內看或從內向外看的時候會有朦朧的或變化的感覺,且表現效果十分自然,并無刻意營造之感。品牌大樓尤愛使用這種方式的表皮,以表達都市時尚感。例如LV路易威登并木街店展現了“模糊的窗洞”的魅力。看似莊重的石灰石外墻實際上采用類似石灰石質感的柔和材料,其上開了大小不一的方形窗洞并鑲嵌以透光的白色花崗巖。白天略顯沉重,但是到夜晚的時候,會表現出柔和而輕盈的光感。
(3)技術創新
伊東豐雄設計的Mikimoto Ginza2館(御本木銀座2號店)應用了一種被稱為“有限元素分析方法”的結構分析技術,創造出一種新型的管狀結構系統。大樓的四面外墻均由兩層的人造金屬板薄墻包裹,而兩層間隙之間的橫向鋼板則連同立柱一起構成了墻體的鑲板。樓層由九個材質相似的板面堆疊而成,室內不設柱子。在場地立起這些結構體并進行現場調整后,再將它們焊接一起,并往里灌入200mm的混凝土。該結構系統運用鋼板創造出一個極薄的、強度高且有充裕空間的結構體。由于結構所帶來的立面自由性,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個方位開窗鑿洞。因此伊東豐雄布置了不規則的窗洞,使建筑外觀更加新穎。
(4)光影的物質化表演—— LED技術
Chanel銀座店綜合大樓是一棟集商業、辦公、會議等多功能的豎向建筑綜合體。它的表皮設計很有特點。外墻鑲以層層的不銹鋼和液晶玻璃幕墻,在白天看來是一座透明度極高的摩天大廈,而到了晚上,整幢大樓在外墻一排排LED發光燈泡的照耀下又搖身一變成為銀座最引人注目的裝置式前衛雕塑,充滿了無限的想象空間。而液晶玻璃幕墻實則是由70萬個LED發光管組成,通過電腦設備控制在玻璃幕墻后的LED照明設施,屏幕能夠根據需要,形成變幻的熒屏墻體來播放不同的圖案和影像,時而是標志性LOGO動畫演示,時而又是品牌宣傳片,抑或是抽象的動態場景,變化萬千,吸引路人駐足觀賞。這種方式既為品牌贏得了更大力度的宣傳,同時也使建筑在白天和夜晚都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形象。
三、查令十字路的夢想——具有場所感的空間磁極
人們對于美好事物的想象往往基于對于場所的記憶。例如在美國作家海蓮•漢芙與一家倫敦舊書店的書商弗蘭克之間的書之情緣便是基于查令十字街84號的美好憧憬,而這個名稱也自此成為了愛書人的暗號。可見人類總是賦予“場所”更深厚的意義。誠然,時代的變遷使人的精神世界有了巨大改變,然而城市空間中所發生的故事卻依舊永不停歇的上演和落幕,人們仍進行著類似的活動:不停的交往。唯一不同的只是場所的形式發生了變化。因此我們需要強調場所感是基于對人的本性的尊重:對于自然的親近、聚集性、看與被看等等。流通空間正是具有這種場所感的一種空間形式。
(1)平臺化室內空間
形成空間磁極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便是城市綜合體內部可以提供進行商業活動的大型空間。在這個公共的平臺上進行隱形消費活動,人與建筑空間緊密扭結在一起,起到聚集人氣的作用。例如英國倫敦的Westfield商業綜合體,用大穹頂覆蓋下的大型空間進行各種商業活動,形成具有劇場感的空間形態。在此可以進行產品發布會,展示活動以及時裝秀等具有觀演性的活動。那么它是怎樣做的呢?首先需要比較大的中庭空間來實現豎向空間的流通性,Westfield用了三層的中庭貫通空間來實現視覺廣度。此外,中庭周邊的外廊空間用錯臺的方式圍合成階梯狀的觀看場所,使在二、三層的人的視線聚焦在一層空間。穹頂提供自然采光,并形成具有張力的空間形態,結合樹狀的結構柱,具有震撼的效果。
(2)個性化passage商業空間
我們所熟知的passage商業空間由于其較強的適應性和易操作性被廣泛使用。深圳羅湖區去年剛開的京基100項目包含了超高層寫字樓,六星級酒店、住宅、公寓和大型商業。其中超高層寫字樓達439米,將成為深圳市新的地標建筑。購物中心KKMall建筑面積8.35萬平米,地上4層。作為主打高端潮流的商業定位,KKMall在空間形態上也與傳統的passage拱廊商業有所不同,用流動的空間形態來渲染現代感。首先它的單一主通道由南至北全長達200米,不設副通道,標準通道采用適度、無柱設計。此外,頂層層高為5.6米至6.5米,其上以流線型的玻璃天穹代替傳統的玻璃拱廊或天窗。從玻璃天穹射進的陽光與中庭的層次相配合,使室內環境變得尤為明亮。屋頂天穹也有動線指引的作用。另外,數十組扶手電梯進行了特別的空間設計,玻璃天穹與樓梯的位置相互映照,形成了具有錯落感的視覺效果和空間感受。而三個弧線形中庭輪廓上加以200多米長的外立面LED燈光帶,強調了富于動感和流行感的購物環境。
臺灣高雄夢時代商業綜合體在不同建筑之間設計了室外的圓形下沉廣場、室外休息平臺和小型水系等公共活動場所。不同標高和形態的空間有序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良好的視覺效果。此外在夢時代的頂層平臺還建立了兒童游樂場所,甚至還建立了一座巨大的摩天輪。
而北京的藍色港灣也同樣以具有圍合性的橢圓型中央廣場組織各個建筑單體,用具有風情化噴泉、小品、坡道和大臺階提供易于人們游樂和交往的休閑化空間。同樣,布里斯托的Cabot Circus圓形廣場亦是采用了具有聚集效應的室外圍合空間,用一個巨型玻璃穹頂將六個商業體量聯系在一起,再用不同層次的小空間相互組織,有效增加休閑空間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時代一旦順著某種路徑進行下去,便不可逆轉。在這樣一個信息狂轟濫炸的消費時代當中,建筑師需要做的,不是任性地張揚所謂自我個性,制造無意義的視覺垃圾,而是要有遠見地建設和規劃這個日益膨脹的城市,解決諸多現實問題。例如解決功能配置以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為城市形象做出貢獻,以及提供一個可供市民休閑娛樂的優質公共活動空間等等。可以這樣說,它是社會性的,也是城市性的,時時刻刻都在與它所在的快速發展的城市發生關系。所以建筑綜合體,本身應具有獨立的思想與擔當。如果說它的功能配置是核,外部形態是皮,空間便是它的魂,缺一不可。并且,在建筑綜合體將功能磁極,形態磁極和空間磁極拉結為一個有機整體,使其作為一個磁極吸引消費的同時,更要組織好與周邊區域、與城市的關系。
作者:劉夢薇
華高萊斯國際地產顧問(北京)有限公司
選自《技術要點》34期《城市綜合體》
技術要點法律聲明:
文章版權歸華高萊斯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未經本公司允許,不得擅自進行轉載或作其他任何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