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內越來越多的房地產企業正在跨洋過海到國外發展。這次我們舉辦第二屆中國房地產全球化暨海外投資高峰論壇,目的就在于幫助房地產企業分析海外市場,尋找合作機會,交流投資經驗,搭建信息和投融資服務平臺。在此,我謹代表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向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向為房地產企業“走出去”發展提供經驗和出謀劃策的企業家、專家學者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國房地產市場經過十幾年高速發展后供需關系發生了變化,一些有實力的房地產企業積極應對,向海外布局和拓展市場,既符合我國要堅持開放發展、融入世界經濟的要求,也體現了房地產企業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競爭的發展趨勢。近年來,房地產企業的海外業務比重逐年增加,投資國家和領域進一步擴大。2015年,預計我國房地產海外直接投資有可能超過200億美元,綠地、萬科、萬達、金地、碧桂園、萬通、首開等企業都加快了海外投資步伐,但隨之而來的,也出現了政策、市場、利率、匯率、法律、環境要求等方面所帶來的風險。為了向房地產企業赴海外發展提供服務,幫助全行業了解和分析海外市場,今年2月,中國房地產業協會與亨瑞集團合作,成立了中國房地產海外投融資服務平臺。平臺主要從四個方面為企業服務。我為什么要講這個,這既是對服務平臺的工作要求,也是讓有意愿“走出去”的房地產企業更好地了解這個平臺。
??一是信息咨詢服務。在互聯網經濟和信息化時代,信息的價值作用越來越重要。綠地集團張玉良董事長同我講,到海外投資最大的困難就是不熟悉當地市場,這個時候,掌握最新的信息是企業決策的第一步。我認為他說得很有道理,房地產企業“走出去”的第一步,不一定先考慮采用哪種投資戰略和商業模式,首先考慮的應該是掌握當地最全面的信息,這就離不開信息咨詢。通過信息咨詢,我們可以了解赴海外投資的利弊:哪些是政府允許的,哪些土地、稅收政策是與國內不同的,什么樣的融資方式更適合我們,人才本土化的問題怎么解決,項目建設有哪些環境要求等等,只有將這些信息咨詢清楚了,我們的決策才能準確。如果信息咨詢跟不上、不準確,人家那邊房地產市場已經回暖了,你還準備去抄底,就會遭受損失。
??二是投融資服務。海外投資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用好金融工具,善于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進行資本運作。當前全球金融市場面臨復雜形勢,有些房地產企業在海外之所以沒能成功,就是因為在投融資方面交了學費,要避免這方面吃虧,必須拓寬投融資渠道,開展金融創新,用好適用于自身開發的金融產品。現在,國內房地產企業有些是在海外投資酒店、投資商業地產,有些是在投資體育、文化、旅游項目,如果只靠國內融資渠道遠遠不夠,但靠國外顧問機構提供融資服務,費用又很高,因此,建好一個為我所用的投融資服務平臺,可幫助企業在跨境融資方面得到服務,提升金融利用和管理水平,節約海外投資成本。我發現很多國外金融、信托機構對中國房地產發展也很感興趣,中房協今年接待了全美房地產投資信托協會、美國銀行家代表團、英國全球不動產資本俱樂部等金融、信托機構。他們到訪中國,實際上也給我們了解國外房地產金融提供了機會。同時平臺也要建立與外國駐華使館的聯系,借助他們了解國外的投融資環境和銀行、信托、保險等政策法規。
??三是項目牽線搭橋服務。到海外投資不能單槍匹馬,很多項目需要牽線搭橋。在國外,拿地是拿地,投資開發是投資開發,項目總包是項目總包,很多做法不一樣。我認為,牽線搭橋可以有四種方式:一是組織企業出國考察,大家抱團出海。二是尋找海外合作伙伴,優化投資組合,形成跨境跨界的投資聯合體。三是提供包括技術隊伍、服務隊伍、管理隊伍在內的綜合性服務,幫助企業適應海外投資的新環境。四是為企業提供項目設計、財務分析、建筑總包、律師和法律等服務,特別有必要幫助房地產企業建立中介和分銷渠道。
??四是經驗交流服務。房地產企業不能關著門赴海外發展。剛出國門時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但現在已經有了一些經驗可以總結和交流。先行一步的房地產企業,例如綠地等企業在海外發展都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一方面,可以通過舉辦海外投資峰會、論壇、專題研討會、項目推介會交流這些經驗,下午的論壇就有這方面的安排。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案例或培訓教材進行交流,哈佛商學院最有名的管理學,就是把實戰的案例作為教材進行交流,細到企業在哪些場合談判穿什么西裝,戴什么領帶。我們現在已經與美國沃頓商學院合作,也可以把綠地等企業的成功案例,向國內房地產企業介紹推廣。前幾天,中房協在第七屆房地產科學發展論壇上邀請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作者里夫金先生就互聯網+房地產在荷蘭通過視頻演講,參會代表聽完后覺得很受啟發,這同樣也是全球范圍內的相互學習和經驗交流。
??房地產行業開拓海外市場還是一個新的課題和領域,但我們融入世界經濟卻是大勢所趨,讓我們抓住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為房地產企業揚帆遠航提供更多優良和實用的服務!
??(以上為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劉志峰會長在第二屆中國房地產全球化暨海外投資高峰論壇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