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2 21:52:16來源:中房網
人居規劃:中小城市宜居發展的必然選擇
——第七屆中國人居環境高峰論壇成功召開
??2014年9月12日,由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主辦,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與山東省齊河縣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七屆中國人居環境高峰論壇”在山東齊河隆重召開。住建部、發改委有關領導、聯合國人居署以及我國人居環境領域的專家、學者,廣大城市建設者300余人齊聚一堂,就新型城鎮化進程中中小城市人居環境的發展路徑和模式創新進行了深度探討與交流。
第七屆中國人居環境高峰論壇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十八大以來,尤其是《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的出臺,將中小城市的發展放在了更為重要的位置。可以預見,未來十年,中小城市將成為提升城市化質量、推進城市化健康發展的主戰場。論壇以“中小城市發展與人居環境建設”為主題,旨在充分認識處在新型城鎮化發展關鍵時期的中小城市的戰略地位和發展機遇,深入探討中小城市人居環境可持續發展路徑,積極探索如何把加快發展中小城市作為優化城鎮化布局的主攻方向,促進城鎮化健康有序發展。
????以宜居為目標,推進中小城市健康發展
??“從歷史上看,但凡中小城市發育良好的國家,其社會經濟發展協調性、可持續性都比較好。”中國房地產研究會會長、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劉志峰在主題報告《以宜居為目標,推進中小城市發展》中強調,發展中小城市,應以宜居為目標。他指出,與大城市相比較,中小城市規模適中,具有更加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社會和環境問題相對簡單,物質供給和基礎設施相對更容易滿足居民需求,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更具有建設宜居城市的優勢。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會長、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劉志峰講話
??他提出:“宜居”,不僅僅是住得要舒服,更重要的是有要好的發展機會、就業機會、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要有優美的生活環境,要有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動力,要有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為實現這一目標,他強調,中小城市政府應當圍繞經濟格局的變化、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變化,科學編制規劃,加強產業引導,營造良好空間,提高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水平,使得勞動力能夠有序地、平穩地、幸福地向城市轉移。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第一,堅持以人為本。第二,提升產業支撐。第三,重視綠色發展。第四,注重文化傳承。第五,深化制度改革。
????以人居規劃為手段,引領中小城市新型城鎮化建設
??土地城鎮化快于人口城鎮化;醫療、教育等基本公共產品供給不足和基礎設施發展滯后是當前中小城市發展普遍面臨的問題。如何克服發展要素不足的問題,走出一條魅力與活力并存的中小城市發展之路,這是各級政府關注的焦點,也是發展的難點。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兼人居環境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涌彬指出,美好的人居環境是新型城鎮化的主旋律。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最直接的表現為一個城市的人居環境建設水平。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兼人居環境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涌彬
??他提出,在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建設過程中,應注意轉變傳統的物質空間規劃的理念和思路,按照人居環境建設的要求,從社會、經濟、生態、文化等多個層面來綜合思考和分析城市發展問題。人居規劃就是在傳統規劃體系的基礎上,按照多學科、融貫綜合的指導思想,基于對城鎮發展的系統研究和城鎮居民的現實需求提出的新的規劃方法。人居規劃的目標是幫助中小城市搭建宜居宜業的人居環境建設體系,并為城市政府提供一整套較為完整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策略和工作抓手,將分散在多個領域和職能部門的人居環境優化工作落實到位。
??此次論壇全面總結了人居環境委員會在全國多個城市開展“中國人居環境共建示范城市”工作的豐碩成果。人居委在實踐中逐步探討形成了“企業+社團+政府+公眾”多方參與、共建人居的獨特有效的工作模式。首先以科研為先導,通過“指標體系”來幫助政府科學評估和衡量城市人居環境發展現狀、把握城市發展脈絡和方向;然后通過人居環境“指導手冊”,將人居環境優化目標落實到相關職能部門;并通過“行動指南”將政策和建議轉化為政府、企業及公眾和諧互動的人居環境建設行動方案。這種創新的模式既充分發揮了人居委的學術資源優勢,也是一種非常好的公眾參與的實踐,將人居環境建設從過去自上而下的推進轉化為自下而上的行為。
????以《綠色住區標準》為突破口,促進行業轉型發展
??建設宜居城市,走綠色發展的道路離不開城市基礎細胞——綠色住區的建設。我國綠色住區領域首個行業協會標準——《綠色住區標準》的成果發布成為了本屆論壇的一大亮點。
??據介紹,綠色建筑在我國發展多年,但綠色住區層面的標準在國內尚屬空缺。《綠色住區標準》是人居環境委員會整合國內外優勢資源和研究力量,在眾多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歷時八年編制而成。《標準》涵蓋了居住環境、資源利用、開放街區、綠色交通、人文創新、住區多樣性以及提供就業機會等綠色住區可持續發展的內容,旨在使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項目開發建設和管理中,保證市民生活在一個設施齊全、出行便捷、環境美好、品味多樣的綠色和諧社區中。
??“將研究和評價的領域從綠色建筑拓展至綠色住區是該標準的一大創新!”劉志峰指出,這一創新更加適應我國規模開發的實際需求,較之單體建筑,更加有效的組織資源、能源、環境空間,更好的實現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土地利用的目標。同時《標準》融入了大量的現行住區規劃體系所不包含的社會、文化要素,有利于促進開發建設單位更加關注住區的人文環境和經濟環境,從傳統的項目開發視野擴大至城市視野,積極關注人的需求和居住生活行為方式的變化,從而促進我國綠色住區更加全面、健康的發展,推動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
??不同于國家強制性標準,《綠色住區標準》定位于行業引領性標準,更強調從工程建設的角度,指導和幫助規劃、設計、工程技術人員在建設過程中如何具體實施綠色發展目標。人居環境委員會專家組組長開彥對標準的定位和實施做了進一步說明。他說,《綠色住區標準》更適合對綠色住區建設有較清晰的認識并對項目品質有較高追求的企業。為了使標準具有可操作性,人居委采用了“共建項目”的運作模式,定名為 “中國人居環境綠色住區共建項目”,人居委與開發企業捆綁在一起,共同試點、實踐、驗收的實踐路線,使標準可查、可評、可監督。
??據介紹,今年10月1日起,該標準將在全國范圍內正式施行!目前人居委已經做好了相關貫標與培訓的相關工作,希望更多的開發企業按照《綠色住區標準》開發項目,并結合實際開展綠色城市和綠色住區的實踐探索,共同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本次論壇的舉辦地山東省齊河縣,地處山東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和西部經濟隆起帶的關鍵區域,生態基礎條件優越,區位優勢明顯。為了進一步提升城市環境品質和綜合競爭力,齊河縣以創建“中國人居環境共建示范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綠色住區共建項目”為契機,借助人居委的學術資源優勢,積極探索大城市邊緣區跨越發展的成功模式,堅持以人為本、產城共進、科學布局、城鄉統籌,加快了新型城鎮化進程,以創建幸福齊河為目標的社會管理創新經驗在全國均具有示范意義,為全國其他中小城市發展提供可借鑒的寶貴經驗。
??相關媒體報道:
??人民網:中國人居環境高峰論壇 發布我國首個綠色住區領域行標
??新浪網:第七屆中國人居環境高峰論壇現場直播
??圖集:《第七屆中國人居環境高峰論壇召開 研究基地落戶齊河》
??鳳凰網——高清大圖+圖解
??經濟參考網:第七屆中國人居環境高峰論壇成功召開
??中華建筑報:人居規劃:中小城市探索宜居路徑
??中華工商時報:中小城市成新型城鎮化主戰場
??經濟日報:山東齊河舉辦人居環境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