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李葉 2024-02-23 08:27:43 來源:中房報
??為化解債務問題,金科股份下了一步“險棋”。
??2月21日晚間,金科股份發布關于公司申請重整及法院接收申請材料的公告。
??公告內容顯示,公司于2月21日正式向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五中院”)遞交了重整申請相關資料,五中院審查后接收公司重整申請材料【案號:(2024)渝05破申129號】。金科股份稱,公司重整申請材料被法院接收后,公司將合法合規穩步扎實推進重整工作,系統化解決公司債務風險,推進公司加快實現良性循環。公司遞交的重整申請是否被法院裁定受理,尚存在不確定性。
??金科股份還在公告中提示,如果法院裁定受理對公司的重整申請,公司將依法配合法院及管理人開展相關重整工作,并依法履行債務人的法定義務。如果公司順利實施重整并執行完畢重整計劃,將有利于優化公司資產負債結構,提升公司的持續經營及盈利能力;若重整失敗,公司將存在被宣告破產的風險。
??對于金科股份的這一步“險棋”,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可以看出金科股份解決債務問題的決心和采取積極措施的意愿。雖然重整過程中存在不確定性,但如果成功將有利于公司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升持續經營及盈利能力。然而,如果重整失敗,公司確實面臨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因此,這是金科股份在當前困境中采取的一種策略,旨在通過法律程序解決債務問題,同時保持公司的運營和市場地位。
??2月22日,金科股份早盤股價拉升一度逼近漲停,隨后回落調整,截至收盤報1.62元/股,漲幅1.89%,成交量366.9萬手,總市值86.5億元。
??緣何重整?
??這并非金科股份首次與“重整”一詞關聯。
??去年5月,金科股份就曾發布《關于公司被債權人申請重整的提示性公告》稱,公司于2023年5月22日收到重慶端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端恒建筑”)發來的《告知函》,認為金科股份雖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但作為上市公司,金科股份仍有一定的重生價值和挽救的可能,故向五中院申請對公司進行重整。
??此后,金科股份亦開始推進重整事宜。
??同年7月,金科股份召開董事會會議及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擬向法院申請重整及預重整的議案》,并在2023年第五次臨時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
??根據金科股份當時公告披露的信息,其認為通過重整及預重整能夠有效避免公司債務風險及經營風險的進一步惡化,實現重整戰略投資者引進,優化公司治理結構,幫助公司盡快恢復盈利能力,重回可持續發展的軌道,有利于維護廣大職工、債權人、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故公司擬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重整及預重整,積極通過重整程序依法化解公司債務、經營危機以及證券合規問題,引入重整投資人注入流動性以使公司重獲新生。
??近兩年,不少出險房企都曾被債權人提出清盤呈請或破產申請。不過,主動提出重整申請的,金科股份算首例。
??對此,柏文喜表示,與破產清算不同,重整的目標是使公司能夠繼續運營,同時通過法律程序解決債務問題。金科股份認為,通過重整及預重整能夠有效避免其債務風險及經營風險的進一步惡化,實現重整戰略投資者引進,優化公司治理結構,幫助其盡快恢復盈利能力,重回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為何此時提出重整申請?
??上海市光明律師事務所陳鐵嬌律師向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金科股份選擇在此時進行重整程序,主要是基于對當前形勢的深刻認識和積極應對。
??根據金科股份2023年三季度業績報,其負債合計為2271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350.6億元。在其2023年度業績預告中顯示,其預計2023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額在48億至78億元之間,而上年同期虧損為213.92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虧損額在36億至66億元之間,上年同期虧損為205.2億元。
??陳鐵嬌認為,首先,金科股份可能意識到,公司的債務風險及經營風險正在進一步惡化,需要通過更加積極的措施來應對。重整程序可以幫助公司有效地解決債務問題,避免風險進一步擴大,保障公司的持續經營和發展。另一方面,通過重整程序可以保護廣大職工、債權人、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重整程序是在法院的監督下進行的,可以確保各方的權益得到公平、公正的保護,避免出現更大的損失。所以,金科股份選擇在此時進行重整程序,是為了積極應對當前的債務風險和經營挑戰,實現公司的持續經營和發展,保護各方利益,并推動公司的良性循環。
??風險幾何?
??記者注意到,多數房企面臨債務問題時會選擇債務展期及債務重組。因此,在金科股份遞交重整申請后,引發了行業內強烈關注。
??對此,柏文喜表示,金科股份選擇重整而非債務展期的原因在于,重整是一種市場化、法治化化解風險的有效方式,有削減債務本金和重新確定計息方式的可能,在這一點上與債務展期不同。它旨在挽救債務人企業、恢復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并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上海市光明律師事務所付永生律師則從法律層面對此進行了詳細分析。
??“當公司面臨重大財務危機,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時,就面臨著是重組還是重整。”付永生解釋,重組包括債務展期、收購兼并、股權轉讓等方式。債務展期是重組的一種,需要債務人和債權人針對展期時間、金額協商一致。即使債務展期成功,仍無法有效阻止其他債權人案件的司法凍結和法院執行。重整是一個嚴謹的法律概念,《企業破產法》對重整有嚴格的規定。在重整期間,可以阻止司法凍結和法院執行、阻止擔保權人行使擔保權、限制取回權人行使取回權,限制企業股東行使股權。這樣規定,能夠改善企業的經營環境。
??付永生認為,金科股份選擇重整而不是債務展期,可能是由于公司財務狀況不太樂觀,需要更加徹底的解決方案。債務展期雖然可以暫時緩解公司的還款壓力,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債務問題。如果公司的財務狀況不夠穩定,即使債務展期,也可能面臨更大的風險,如利息滾動累積、債權人信任度下降等。相比之下,重整可以通過法院的裁定和程序,對公司的債務進行更加系統和徹底的重組或調整,從而更好地解決債務問題。
??“重整可能會對企業結構和運營產生更大、更深遠的影響,包括可能交出一定的管理權、股東發生重大變化、資產進行出售、業務做出調整、管理層發生重大變動等。重整還可以幫助公司重新審視和調整業務結構和運營模式,以實現更加合理和高效的發展。因此,對于金科股份來說,重整可能是更加明智和可行的選擇。” 付永生說。
??盡管重整擁有諸多優勢,但風險依舊存在。
??金科股份在公告中提及,如果公司順利實施重整并執行完畢重整計劃,將有利于優化公司資產負債結構,提升公司的持續經營及盈利能力;若重整失敗,公司將存在被宣告破產的風險。
??柏文喜表示,重整過程復雜,需要法院、債權人、股東等多方展開通力合作,最終結果具有不確定性。
??金科股份下出這一步“險棋”,顯然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決心。這一舉措,又將給這家千億級的上市房企帶來怎樣的結局?市場靜待一個答案。
5年期LPR“破4”,購房窗口期開啟?
2024-02-21本次降息幅度遠超市場預期。春節樓市:新房表現平淡,二手房成交回升
2024-02-20市場整體仍處于緩慢修復階段。2月LPR報價出爐:5年期下調至3.95%
2024-02-20創單次歷史最大降幅,下調幅度超市場預期。百城住宅庫存報告:供求關系扭轉,去化周期明顯偏高
2024-02-19庫存規模總體呈下降態勢,但去化的動力基礎薄弱。北京調整優化通州區商品住房銷售政策
2024-02-18深化“一區一策”精準施策,推進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更好地實現職住平衡。住建部:推動加大保障房建設和供給,部署第二批項目籌備
2024-02-18各地要抓制度建設,盡快出臺地方實施意見及配套辦法,加快完善“1+N+X”的政策體系。2023第四季度房企信用狀況報告發布
2024-02-04房企不良信用信息數量同環比均增,債務違約情況有所好轉。云南: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新機制,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2024-02-04著力推動住房和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2024-02-22 19:55:10
- 2024-02-22 12:19:32
- 2024-02-22 12:14:36
- 2024-02-22 12:05:46
- 2024-02-22 11:39:24
- 2024-02-22 11:12:18
- 2024-02-22 11:02:29
- 2024-02-22 10:59:41
- 2024-02-22 10:57:02
- 2024-02-22 10:53:00
- 2024-02-22 10:52:58
- 2024-02-22 10:50:30
- 2024-02-22 10:35:32
- 2024-02-22 10:27:57
- 2024-02-22 10:26:16
- 2024-02-22 10:24:30
- 2024-02-22 10:08:30
- 2024-02-22 09:42:58
- 2024-02-22 09:39:15
- 2024-02-22 09:37:22
- 2024-02-22 09:30:13
- 2024-02-22 09:27:03
- 2024-02-22 09:05:29
- 2024-02-22 08:56:58
- 2024-02-22 08:53:09
- 2024-02-22 08:49:09
- 2024-02-22 08:42:00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