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3 16:05:48來源:中房網
論壇主題:新形勢下企業的轉型創新與責任
論壇嘉賓:中國房地產研究協會副會長顧云昌
上海城開有限公司總經理倪建達
上海鵬欣房地產總裁趙維茂
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區總經理張輝
中宇建材有限公司董事蔡吉林
廈門立林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汪立濤
顧云昌:“十二五”主題是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結構,我們的行業應該根據國家的要求,如何轉型、創新、強化管理。我們應該做“三好”。第一好,建造好房子。第二好,開拓好市場。第三好,打造好品牌。圍繞這幾個方面。今天在座有我們的開發商、供應商。我發現開發商、供應商最大的區別是市場的差別。因為開發商市場是供不應求的市場,而供應商市場是供大于求的市場。這是很大的問題。在“三好”下面,如何蓋好房子,如何開拓好市場,打造好品牌方面有共同點也用不同點。所以我們的話題也將共同圍繞這幾個方面。
第一,蓋好房子。首先要品質好,中國房地產房屋的品質有很大提升空間。與制造業比起來,我們的產品差得多,我們應該從向制造業學習好的做法轉嫁到房地產行業。當然離不開開發商、制造商的共同努力。
第二,綠色節能開拓好市場。開拓二、三線市場、老年市場、旅游市場等等。房地產有很多的不規范的問題,如何維護市場秩序,根據中央要求,穩定房價,這是供求方決定的,但是最起碼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制度要求去做。我想,這是得民心的事情。
第三,關于打造好品牌。500強測評報告發布本身就使我們更進一步認識到了品牌的作用和影響力。品牌有以下幾個部分組成:首先要好的品質,二是好的定位。房子賣給誰,價格、信譽比怎么定位。三是品位。房子不僅僅是住的空間的問題,還有更深層次的文化問題。四是開發商品性責任的問題。企業從各個方面的要求我們品行和責任。幾個方面組成在一起,品行、品位最后成為打造名副其實的好品牌。
這“三好”也是我對行業的期待。
主持人:現場大屏幕微博比較熱。今天普遍看到大家對整個行業的轉型和拐點,判斷比較明確,任總與大家保持一致還是覺得大家的意見未必準確?
任:便宜從來沒有好貨,房子便宜了怎么會好貨呢?要相信中央政策,有信心。第一,保持 GDP穩定增長不變,第二,新增就業不變。壓房價不見得相關指標就變了。你們會擔心什么呢。每次調控都說是最嚴厲的。我們的營業額卻越來越高。緊張的時候,調整節奏比擴張重要。不要認為宏觀政策出臺,所有人都收縮了,一定是“循環”,太陽一定是有圓有缺的,總得有朝潮汐過程。一定要做自我調整。這么多年調控,哪年開發商死過1/3呢。最嚴重是1993年行業死了1/3的企業,那是因為計劃經濟時代。2009年正增長,去年負增長,明年供應量一定增長,今年就擠壓點,明年后年會緩過來。最多是短時間暫時限定措施。中國房地產的未來會好得很!
主持人:熱烈的掌聲送給任總。期待您研究出更豐富的研究成果。
趙維茂:說到底,每年房地產發展總會有調控。從房地產行業存在以來,調控就伴隨著我們的行業。從來沒有很簡單地說,這個行業可以持續加以鼓勵。每一次出來的調控也是空前絕后的。每一次都是用醒目地字眼———重拳出擊等等。其實改變的不多。基本的判斷經濟形勢下,中央政府打壓非理性的發展有合理性。如果每一次房價漲得那么快,任何經濟體就不會支撐快速拉升的房價。讓行業有一個修正和修煉內功的階段,從我們的公司來說,2011年是練內功、爭機會、奪市場的一年。練內功是什么概念?更多的行業整合在一起,使得我們在產品成本投入上、品質提升上有非常好的提升。
另外,練內功以外,還需要有產品的戰略。大家覺得一個特別難過的2011年,有很多機會———中小企業整合的機會。每一次調整都會提高,這一次調整集中度也有大的提高。在整合過程當中是調整資本結構的過程,我們高度關注的現金流問題,在今年下半年還會持續緊張,2011年是關注市場機會的時候。
大家不做的時候是做事情最好的時候。我們能不能熬到下一個火熱的市場,就看我們有沒有足夠耐心,做好充分的準備。2011盡管難過,這是我們鍛煉成長的一次難得機會。整個市場不會因為調控而變得脆弱。我相信,房地產行業因為這次調控會變得更加的強大。謝謝。
主持人:謝謝。每次調控大家都更加堅強,對這個行業會更加健康。我們這個判斷會一直延續下去。
孫德剛:一張一馳,房地產行業利用這次調控而進行調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從我們企業自身來講,的確抓住這次機會,練一練內功把產品做好。現在看我們的產品從功能、品質,很多方面還存在缺陷。大家都在講低碳、環保、節能等等這些大有文章可做。
第二,調控也不是我們企業考慮轉型的問題。大家現在都在向商業地產領域拓展,我們公司是做商業地產的,從2004年開始。我們認為商業地產大有可為。由于做商業地產的需要,我們在全國城市進行調研。國家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才能改善,但是在很多城市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無法滿足,特別是三、四線城市,有一些有計劃經濟下的百貨公司還駐在這個城市的商業中心。這些城市非常需要新型商業設施和商業業態。利用這次調控,利用我們這些年開發經驗,向三線、四線城市開發商業地產的空間,是一次很好的機會。
張輝:今天參加盛大的房地產峰會感到非常高興。我在這里簡單說三點思考:
第一,應該從樂觀角度來看,在下一輪“被調控”后帶來的好處,品質上會“被提高”。現在很流行這個詞匯,我認為是被提高。比如很多人在一起撈魚,在這次房地產調控當中,把品質放在首位,品質提高會向下游,中低端房地產項目傾斜。在這部分,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會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第二,“被發展”。由于以前住宅項目利潤比較高,實際上,中國這幾年商業地產發展空間比較大。前兩年,產業地產的發展,政府投入建設體現出優勢,包括地鐵、高速公路、衛星城。我認為現在發展過程當中,有可能被發展由于政策導向,房地產會向這些方面轉型,對城市建設提供很好的貢獻。
前兩年我們做了很多商業地產項目,我們引入一類產品——辦公產品。辦公類的科技產業作為房地產需求也會逐漸增大,伴隨國家產業調整,產業調整會增大,帶動更多的就業人群,公司的發展也會更大,需要總部的面積也會更大。在這塊,也會帶來的發展契機,一方面主動,一方面被動。對整個行業下一步的發展會有很好的前景。
第三,提供一個思考。在座有很多是建筑材料行業的同仁。前面發言我聽到很多關注這方面的討論。建筑材料的行業與企業又迎來又一輪的發展契機。雖然房地產調控本身會壓縮,但是我們也看到,國家未來會投入3500萬套保障房,由于壓縮房地產利潤,很多會放大建材行業當中,我認為建材行業會獲得很大的收益。
富力作為房地產開發公司,下一步也會考慮這種戰略的調整,應對國家調控,把部分住宅產品傾斜到市場剛性需求當中,與建材企業共同贏得這份利潤。謝謝。
蔡吉林:我們是來自福建的一家衛浴生產企業。對于建筑材料供應商來講,我們有很多競爭對手,比如國外競爭對手。中國現在是一個最好經濟發展期,我們要面對這樣的競爭環境求生存。對于本企業來講,企業要生存,創新是最為重要的。
技術創新,才是一個企業的盈利之本,是在行業有領導力的最重要方面。從一開始,我們就在創新、技術研發方面給予很多重視。在2009年開始,我們的產品出口美國、歐洲。面對美國與歐洲比較高端的消費者,包括技術與品質的控制,市場準入必須嚴格。大家知道鉛對人體有毒害的,當時在美國、歐洲發達國家他們對這個產品方面控制的非常嚴格,必須要達到無鉛、低鉛標準限量才可以進入標準市場,達到0.5%。正常國家標準在2%左右。包括國內生產做這個方面看得不是很重。我們當時技術研發部門,對這方面切入了很多方面,用兩年時間把鉛額攻破。進入美國、歐洲市場。這是在技術方面的創新。
經營方面的技術,在中國用了三年時間,現在有3600多個網點。
主持人:我們也看到了這個企業發展很快。因為時間關系沒有辦法讓您展開講。請汪總談下看法。
汪立濤:我從微觀角度談一下。在目前的形勢下,想政策,找對策,一個公司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不會遇到困難或挑戰,恰恰相反,是有能力化解困難和應對挑戰。
第一點、轉型驅動、創新發展,從目前的生產型企業 轉變為創新型的企業;
第二點、 從傳統營銷(以產品、渠道、價格競爭為主)轉變為以滿足客戶需求為主體,為客戶創造價值的競爭戰略營銷;
第三點、在國內做穩做大市場的同時,一定要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
說到責任,在新商業文明時期的企業是在解決社會問題。作為一家專業從事智能化安全產品的企業,我們首先從以下三點入手:
第一點、做好品質。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讓用戶體會到科技帶來的便捷、和諧生活;
第二點、做大做強企業。多納稅,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提高員工的工資收入水平;
第三點、在追求經濟效益的情況下,利用工藝、選材的改變尋求和綠色效益的平衡。
擁抱變化,在變化中求發展。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讓客戶感動,一定能夠蛻變成功、快速發展。
主持人:非常感謝。今天整個下午的議題再次結束,分享諸多企業非常優秀的經驗,而非常寶貴的對市場的判斷,我們希望明年的時候1/3企業微笑,1/3企業大笑,1/3企業像苗會長這樣笑,叫做含而不露的笑。我們明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