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5 10:34:57來源:克而瑞
??在當前去庫存的大背景下,一二線城市仍為大多數房企想要避險的港灣。而土地供應有限,房企拿地成本高企,活躍在這些土地市場上的多為背景深厚的央企、國企,財大氣粗的規模房企,甚至保險公司。但有這么一家房企,剛露頭角卻憑借高效、凌厲的拿地手法,短短兩年間已在蘇杭兩地獲得6個項目,并以其扎實的產品力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那么讓我們來談談這家發家于中原,卻積極開拓熱點城市的房企——和昌集團,他是如何在這兩城落地開花,以給當前房企提供一種發展思路。
??速度快:入杭3個月拿地,6個月建成團隊,7個月斬獲3地
??對于房企來說,現金流尤為重要,因此在市場成交高峰期需有較快的開發速度,以推動資金的快速回籠。在這方面,業績優異的房企表現普遍突出,例如碧桂園,多數項目從拿地到上市時間為6-8個月甚至更快,竣工交付的時間一般為1年到1年半左右。還有陽光城,從拿地到銷售的建設開發周期一般也在6-8個月,并作為績效考核指標。
??而和昌集團在這方面同樣表現不俗,有著較高的拿地效率,如在今年3月集團指派一名部將只身一人進入杭州,6月便通過招拍掛拿到第1幅地塊,8月團隊組建完成,9月即通過并購拿到第2幅地塊,10月又通過合作方式取得第3幅地塊,在杭州土地市場高熱,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作為一家新進入房企短時間內拿下了3幅地塊,行動之迅速可見一斑。同時其項目開發速度也相對較快,和昌今年2月份在蘇州收購的200畝地塊,目前該地塊別墅項目“蘇州紫竹云山墅”樣板間已對外開放,預計再過一段時間即可發售。
??手法準:招拍掛與收并購并舉,積極尋求企業間合作
??從拿地方式來看,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如果想要快速進入新的市場,除了積極參與招拍掛之外,收并購和企業間合作也成為了新的方式。而且這些新的方式不僅能夠降低成本,同時企業間合作還能分散風險。例如“收并購之王”融創前11月以收購共獲得近1300萬方土地儲備,為全年總拿地建面貢獻了近5成。
??與之相似,和昌集團在蘇州的第二個項目紫竹云山墅便是通過收購獲得;而在杭州布局的3幅地塊,將招拍掛、收并購以及企業間合作逐一運用。更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多樣化的拿地方式,和昌集團在今年上半年即攬入15宗地塊,且均在二線城市,收獲頗豐。
??產品好:著力產品打造,注重客戶體驗
??產品力的打造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產品規模開發和復制的能力,一個是產品質量的控制和客戶體驗。
??為了實現產品規模開發和復制,降低研發時間成本的同時又可快速開發,提前形成自己的產品線尤為重要。例如龍湖就有明晰的產品線,而且其在進行產品設計的時候采用“80%復制+20%創新”策略,更為產品具備了當地客戶的需求要點。目前和昌集團也開發出了云端系、城邦系、匠心系及云舒系四大產品系,覆蓋剛需、改善、高端、休閑旅游等主流需求,實現了產品的標準化,能夠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為其規?;l展打下了基礎。
??而在產品質量的控制和客戶體驗方面,是產品乃至企業能否獲得市場持續認可的基石。例如綠城的產品受到業內外的廣泛認可,老客戶具有很強的粘性。而和昌在產品質量控制和客戶體驗的的態度也極其堅定。據了解,和昌集團在16年開展了“和新計劃”:入戶調研4萬條老業主反饋,最終確定800個需求,并安排專人在已入住社區的硬件設施修繕、軟件服務提升等方面進行集中解決;在之后的項目產品打造中,根據實際情況,參考調研來的業主反饋,使新項目更接地氣。如蘇州紫竹云山墅項目,針對南方多雨現象,給新的別墅項目房頂設定了較緩的坡度,方便雨水瀉出。
??服務美:“和”文化貫穿全公司,打造百年老店
??要進入一個新的城市,策略戰術很重要;但是要在一個城市深耕,繼而獲得市場持續認可和關注,經營很重要。從一開始,和昌就帶著“和社區”的理念開始全國化布局。其“和”文化貫穿項目開發、戶型設計等硬件建設到物業管理、鄰里生活等軟服務,從而為客戶描繪了一個美好和諧的生活場景。這家企業將業主房屋與社區看做一個整體,并給于相當大的投入,如杭州和昌府拿出三分之一做中心花園,提升項目的舒適度。
??總結:在房地產行業競爭加劇,利潤壓縮,資源集中的背景下,其他房企想要在夾縫中尋求機會,必須要有果敢的選擇,快速的決策機制,精準的戰術以及充沛的戰斗熱情。更重要的是,在這些能力之上,企業得學會控制,讓自身的產品和服務能夠經得住市場的檢驗,這樣才能在時代的浪潮中獲得一席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