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3 10:21:48
鳳凰房產訊 9月1日,全球投資咨詢機構仲量聯行發布《首都經濟圈合作深化,地產機遇何在?》研究報告。報告認為,首都經濟圈規劃的戰略下,新區域的發展將轉化為住宅、工業園、寫字樓和零售地產投資的新機會。在發展的早期介入可以為投資者帶來高回報和彈性的投資期。
首都經濟圈旨在通過發展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個城市的經濟發展一體化戰略,解決區域間環境污染、過度擁擠和交通堵塞、收入不均和資源配置低效的問題。該規劃旨在通過政府集中進行自上而下的統籌規劃和資源配置,對京津冀地區分割和重疊發展的現狀加以改善。
仲量聯行認為,目前,缺乏協同性導致不均衡的增長,更帶來三地城市之間的競爭,造成了過度供給的問題。
天津和河北試圖效仿北京的成功模式,紛紛興建可與北京的中央商務區和金融街相媲美的辦公樓和商業區,與北京計劃擴大中央商務區和金融街的計劃重合。縱觀北京和天津,到2020年,將有1500萬平方米的商業空間竣工。報告認為,盡管所有商業空間按時竣工的可能性不大,但堪憂的是兩地規劃建設的空間如此之大。
“在經濟發展和傳統辦公樓用戶的擴張計劃皆放緩的形式下,此區域的需求不足以支撐如此之多的辦公空間,”仲量聯行北京辦公室研究部經理柯禮博表示:“河北 許多城市皆為二三線城市,但也在計劃建設新的中央商務區,這將造成很大的供應過剩風險,因為許多城市的服務業規模相對較小。”
如果三地協作更加充分,盲目新建商業中心的城市將會減少,更多城市可以集中利用自身競爭優勢,讓市場本身來決定商業房地產的需求。首都經濟圈中有更多辦公樓需求的城市屈指可數,通過與私營企業的協作,地方政府可以確定哪些區域最適合發展成為商業地產市場。
報告認為,首都經濟圈一體化戰略如果付諸實踐,將創造多個跨行業的就業崗位,改善河北省的民生和居住條件,同時減少京津兩地的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狀況,實現多贏。此外,商業地產市場的成功與否,將取決于該地區的經濟增長程度,因此城市規劃方制定合適的發展戰略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