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1 14:41:41
??2020年人才及落戶政策回顧:“搶人大戰”持續發力,從引進、安居、落戶等方面共同著手,激發人才活力
??2016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了《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其中提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必須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設人才強國,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及“破除人才流動障礙。打破戶籍、地域、身份、學歷、人事關系等制約,促進人才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建立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優先落戶制度”。從那時起,“搶人大戰”在中央政策的引導下逐漸展開。2019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再次強調了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的重要性。至2020年,人才類政策基本形成人才引進、人才安居、人才落戶等多方面措施,加強城市人才吸引力,人才安居保障、人才落戶服務等建設。
??2016年9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6〕72號)》,目標指出,“‘十三五期間’,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年均轉戶1300萬人以上“,并要求”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以具有合法穩定就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參加城鎮社會保險年限、連續居住年限等為主要依據,區分城市的主城區、郊區、新區等區域,分類制定落戶政策,戶籍人口比重低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進一步放寬外來人口落戶指標控制,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大中城市均不得采取購買房屋、投資納稅等方式設置落戶限制“等等多項要求。2019年4月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其中提出,,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 100 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城區常住人口 100 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至2020年,4月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中指出,督促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從2019年與2020年的新型城鎮化任務對比中發現,2020年的提法是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而2019年的提法是積極推動已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可以說,2020年的人口落戶全面放寬更加注重質而不在量。另外,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其中提出,引導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特別是要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探索推動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可見人口落戶全面放寬并非專指人才,是更大范圍的落戶放寬,特別是對勞動力的流動性降低門檻。
??對此,我們梳理出了2020年人才及落戶政策的三大關鍵詞:
??關鍵詞一:人才引進持續升級
??2020年,據不完全統計,上海、杭州、鄭州、宜賓加強人才引進政策,其中鄭州人才引進政策升級為3.0版本,對國家頂尖人才、地方頂尖人才在購房補貼及租賃補貼方面做了升級。各地人才引進計劃類政策正不斷落實和加強。上海則強調加強市場化創新創業人才的引進。杭州的人才建設目標為到2022年,全市新引進100萬名以上大學生來杭創業,通過產業項目金融扶持到人才培育教育體系建設均提出了相關要求。而宜賓提出了加大大學生引進的八大工程。
??關鍵詞二:人才安居政策從供應端到需求端保障人才居住權益
??2020年,人才安居政策主要以提高人才住房用地供應、增加人才公寓項目供給、新房項目人才優先購買、人才購房補貼、人才購房優惠等為主,從人才住房供應到人才購房交易等諸多環節來加大供應滿足需求,從而保障人才安居政策平穩落地。
??2020年,據不完全統計,深圳、東莞、成都、青島均強調,在加大住宅用地供應的同時加大人才公寓或人才住房的用地供應。其中深圳在《關于停止商務公寓審批的通知(深規劃資源〔2020〕398號)》中提出:“對于已批規劃尚未簽訂合同(不合招拍控出讓情形)的商務公寓項目,在滿足學校等公共配套要求、開發企業自愿的基礎上,鼓勵轉為可售型人才住房”。成都也在《關于印發<成都市拍賣土地配建人才公寓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成住建發〔2020〕369號)》中要求:“配建人才公寓的項目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套數占住房總套數比例不得低于20%”。另外,青島、東莞明確在新增住宅用地上按照規劃建筑面積的10%-40%的人才住房面積,因此,人才公寓的供應正在有條不紊的提升。
??2020年,青島、成都等城市正式發布了關于人才公寓的租售辦法,對于人才公寓項目采取兩至三類管理辦法,如租賃類、產權類、共有產權類。其中租賃類按照只租不售的原則進行運營管理,其中青島要求租金標準同區域住房市場租金的60%-80%。同時成都則允許先租后買,租期5年后可申請購買。產權類人才公寓可以出售,但有限價、限售等限制條件,并且要求提前離開城市的,政府原價回購人才公寓。產權類人才公寓定價,如青島明確為按照不高于銷售時點同區域商品住房售價的80%確定,2020年9月16日,合肥擢秀園人才公寓項目正式配售,經對比,該人才公寓的購房成本相當于普通新房的5-6折,也是產權式人才公寓的一種嘗試。共有產權類人才公寓中以成都為例,最大的特點為,可增購政府份額。
??2020年,房源優先供應人才購買成為多數城市的政策選擇。據不完全統計,部分城市,特別是長三角城市提出了新房項目選取一定比例的房源優先出售給被認定為人才的購房者,房源優先供應人才購買的比例集中在20%-30%,而蘇州工業園區優先人才比例達60%,是為最高。
??2020年,據不完全統計,廈門、天津等9省市明確人才購房資格,擴大一定的人才購房人群范圍,對人才認定放寬一定門檻,加強城市對于人才的吸引力同時保障人才穩定居住減少房地產市場的沖擊。
??2020年,給予人才購房補貼也是各地人才安居政策中的重要一環。據不完全統計,深圳、東莞、杭州、海南、長春、濟南、鄭州、合肥、成都等17省市出臺人才購房補貼等相關政策,是繼人才優先選擇購買房源之后,又一項重要的人才安居政策支持,城市政策吸引力仍在加強。
??2020年,成都、中山、溫州城市也在人才安居方面采取購房優惠的措施,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同時多元化的保障人才居住要求。其中成都,人才可享受“取得安居資格的人才以市場化方式購買人才公寓,規定租購面積部分可享受購房款15%的政策性優惠”的政策利好,但2年內離開成都則要返還優惠部分。其中特別強調人才分類,按照人才分類給予優惠。但所有人才購房必須符合限購條件。同時,要求職住平衡,人才在哪個城區繳納社保只能申請哪個城區的人才公寓。中山則要求對符合條件的人才在購買首套自住住房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時提供貸款額度上浮優惠,其中:第一到第六層次高層次人才可上浮5倍的貸款額度;第七到第八層次高層次人才、副高職稱人才及全日制碩士、博士研究生可上浮30%的貸款額度;緊缺適用人才可上浮20%的貸款額度。溫州在2020年3月15日,溫州首批人才住房開始申購,最低可有五折優惠。
??關鍵詞三:人才及非戶籍人口落戶全面放寬
??與推動非戶籍人口落戶不同,人才落戶政策更偏重以人才落戶服務為主,人才落戶類政策基本與人才引進計劃相互配合,加強提升人才落戶服務便利性。2020年,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計21省市33次出臺人才落戶類政策,包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以及蘇州、寧波、福州等強二線城市。人才落戶政策主要體現在放寬人才認定范圍,提倡“先落戶,后就業”的要求,部分城市還有落戶后的獎勵機制,可以說,各個城市對于加快人才引進效率,提升對人才的服務水平加足了馬力。
??2020年,全國各地主力推動非戶籍人口落戶全面放寬。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計8省、10座二線城市、11座三四線城市發布了非戶籍人口落戶全面放寬的政策。其中包括,山東、云南、陜西、江西、福建、吉林、湖南、安徽等8省,據各省2019年統計公報,8省合計常住人口達4.3億人,占全國人口30.7%,落戶放寬政策覆蓋面極其廣泛。上述8省2019年的常住人口增速均面臨了一定程度的收窄或者平穩,因此,為穩定人口增速,保持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穩定,人口落戶全面放寬勢在必行。例如,吉林省常住人口同比持續下滑,因此需要破除落戶壁壘,加強勞動力充足穩定。再例如,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速在8省之中較高,但其戶籍人口在2019年多于常住人口753.5萬人,意味著,將近750萬安徽籍人口在外務工,因此,破除落戶壁壘,將為安徽省提供充足的勞動力補充。
??2020年,據不完全統計,10座二線城市出臺人口落戶全面放寬政策,10座二線城市2019年合計常住人口7819萬人,根據各城市2019年統計公報顯示,其中7座城市2019年常住人口增速略有收窄,因此,為保持城市人口競爭力,落戶放寬已成為重要的政策選擇,福州、南昌、濟南更是提出了零門檻的落戶要求,從而保證人口流入活躍度。而寧波、溫州、南通作為長三角區域具有發展潛力的城市,吸引力逐漸提升,仍在持續加強城市吸納人口能力,人口競爭同樣激烈。
??2020年,據不完全統計,11座三四線城市出臺人口落戶全面放寬政策,根據各城市2019年統計公報顯示, 2019年常住人口增速略有收窄,部分三四線城市常住人口同比下滑,因此,利用政策優勢,放寬落戶門檻,加快城鎮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