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7 09:14:43來源:上海市黃浦區發展改革委
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
??經第7次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將《2022年黃浦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附件:2022年黃浦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
??黃浦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
??黃浦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代章)
??2022年5月12日
??附件
2022年黃浦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
??2022年是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之年,也是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黃浦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國家及本市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緊緊把握區“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目標要求,積極探索城市數字化轉型的信用作為,以信用塑造城區軟實力,用誠信彰顯黃浦好品格,不斷提升“信用讓黃浦更上?!钡钠放浦?。
??一、夯實信用平臺基石,強化城區數字化轉型信用支撐
??1、提升信用平臺樞紐服務能級。進一步加強區信用子平臺與區大數據資源平臺、“互聯網+監管”平臺等系統互聯互通,深化公共信用信息與人力資源、生態環境、衛生健康、市場監管等各領域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逐步實現平臺與部門應用系統數據深度融合。加快推進區信用子平臺功能建設,結合信用應用需求,拓展信用監測預警、數據智能分析、監管線索推送、企業信用“一企一檔”等功能服務,促進信用數據價值最大化發掘。(責任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大數據中心、區人社局、區生態環境局、區民政局、區衛生健康委、區市場監管局、區文化旅游局,其他有關部門)
??2、推進信用融入“兩張網”建設。依托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積極推進信用信息在行政服務、行政管理、社會治理等領域應用。創新“店小二”智能政務服務信用新場景,將部門聯合監管、信用信息查詢等嵌入政府辦事流程,推動實現行政審批服務精準高效。以“職業技能培訓綜合監管一件事”改革試點為抓手,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機構信用信息歸集和管理,探索涵蓋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的跨部門、跨領域信用監管新模式。(牽頭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大數據中心、區行政服務中心、區人社局、區政務服務辦、區城運中心)
??3、加強公共信用信息數據治理。對標國家及本市“雙公示”標準要求,按照“應歸盡歸、應示盡示”原則,梳理部門單位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事項,規范“雙公示”信息報送標準。加強各部門“雙公示”信息報送跟蹤督促,提升信用“雙公示”信息報送合規率、準確率和及時率。優化“雙公示”信息統一報送機制,暢通區信用子平臺、區大數據中心及各部門業務系統數據流轉通道,實現“雙公示”數據“一次錄入、多方共享”。(責任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大數據中心、區市場監管局、其他聯席會議成員單位)
??二、提升信用服務能級,深化區域高質量發展信用賦能
??4、扎實開展文化旅游市場信用經濟發展試點工作,推動文化旅游產業新一輪發展。聚焦全面推動黃浦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建立健全涵蓋品牌監管、信息共享、品牌宣傳、資金扶持等四個品牌培育機制,重點建設“信游長三角+”旅游品牌、“演藝大世界”文化品牌、“黃浦最上海”宣傳品牌、“外灘融易行”信貸品牌,著力打造具有創新力、影響力的文化旅游信用經濟發展“黃浦樣板”。(牽頭單位:區文化旅游局、區發展改革委)
??5、深入推進“信易貸”平臺建設,主動服務“3+3”產業發展。完善“外灘融易行”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功能,創新信用融資服務模式,為區內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更加便捷、多元的信用融資撮合服務。聚焦科技創新、生物醫藥、“雙碳雙控”等領域,鼓勵信用服務機構和金融機構開發具有黃浦特色的信用類融資產品,賦能產業創新、助力企業發展。加強與區“企業貸”批次擔保業務的信用融合,建立多元化的企業融資風險緩釋和共擔機制。(牽頭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金融辦、區科委、區財政局)
??6、著力挖掘信用樓宇價值功能,助力“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以“信惠樓小二”為載體,與街道聯手試點,結合“一帶雙核三區”布局,探索搭建重點區域“信用樓宇帶”,積極發揮信用的橋梁紐帶作用,深化重點樓宇的信用數據挖掘運用,探索“信用+招商+惠企”的樓宇企業數字化管理新模式,進一步提升區內商務樓宇精細化管理和高效運營服務能力,為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信用支撐。(牽頭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金融辦、相關街道)
??7、努力完善區域經濟信用評價機制,有效提升行業誠信水平。緊緊圍繞“3+3”重點產業及“一帶雙核三區”空間布局,不斷完善構建科學、合理、多維的“信用黃浦指數”評價體系,多角度多層面評估區域信用狀況。優化區域誠信消費市場環境,推動行業協會、重點企業開展商戶信用分類管理,加強重點商圈誠信建設。推進財稅管理信用體系建設,優化納稅信用評價機制,實施納稅人動態信用等級分類和智能化風險監管。(牽頭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商務委、區稅務局)
??三、加強惠民便企舉措,豐富城區高品質生活信用元素
??8、深化民生領域信用建設,詮釋惠民便企新內涵。加快推進養老、教育、衛生、食品安全等民生領域的“信用+服務”載體創新,探索信用服務重點產業的新模式。加大養老服務信用保障力度,建立養老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的信用記錄。完善教育教學信用監管機制,實施民辦培訓機構和民辦托育機構的信用分級評估和動態管理。加強衛生健康領域信用建設,建立完善醫療機構信用記錄和等級評價工作機制。(責任單位:區民政局、區教育局、區衛生健康委、區市場監管局)
??9、加強長三角信用一體化共建,探索區域信用合作樣本。深入推動長三角區域信用合作交流,進一步深化與簽約城市信用信息的共享互通和數據應用,推動跨區域信用惠民應用場景互認互通。進一步拓展“信游長三角+”合作城市和信用激勵場景,優化應用用戶體驗,加大服務宣傳力度,促進長三角區域文化旅游信用信息和社會資源共建共享。(責任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文化旅游局,其他相關部門)
??10、打造信用服務市場發展集聚地,創新“信易+”應用場景。加大對信用服務機構的服務力度,借助信用服務機構資源力量,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在綠色低碳、科創產業、商圈消費等領域不斷創新“信易+”應用場景,推動信用體系更加深入融合城區發展,努力實現信用服務領域更多元、激勵方式更多樣、市民體驗更便捷。加強信用服務行業自身信用建設,探索對信用服務機構有效監管,發揮行業協會的協調服務職能,探索推動區內公共信用信息、金融信貸信息以及市場信用信息的融合共享。(責任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科委、區商務委、各行業協會主管部門)
??四、健全信用監管機制,夯實城區高效能治理信用基礎
??11、筑牢事前承諾“信用防火墻”。深入推廣事前環節信用承諾,擴大各類市場主體信用承諾覆蓋面,推動各類信用承諾書、承諾主體情況、承諾流程等“應公示、盡公示”。鼓勵行業協會等行業組織建立健全行業內信用承諾制度,開展行業自律型信用承諾。加強告知承諾事項“雙隨機”定向抽查,及時將承諾信息和履約情況納入公共信用平臺,實現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閉環管理。(責任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府辦、區市場監管局、區商務委、區教育局、區科委、區公安分局、區民政局、區財政局、區人社局、區生態環境局、區建設管理委、區文化旅游局、區衛生健康委、區消防救援支隊、區體育局、區綠化市容局、區房管局、區城管執法局、區金融辦、區稅務局、區行政服務中心)
??12、開展事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探索開展市場主體公共信用綜合評價,運用信用評價結果合理確定監管重點及監管措施,提升各行業領域信用分級分類和“雙隨機、一公開”差異化監管能力。加強重點行業領域企業信用監測,推動“執法隨申查”更好輔助部門開展日常監管。結合行業、企業信用狀況,探索推進包容審慎監管機制,落實市場監管、文化市場管理等八個領域執法事項的輕微違法免罰制度。(責任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市場監管局、區文化旅游局、區衛生健康委、區金融辦、區生態環境局、區民政局、區教育局、區公安分局、區法院、區司法局)
??13、推進信用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落實《關于本市信用領域突出問題整改工作方案》,重點加大電信網絡詐騙、法院判決不執行、非法行醫、金融領域失信、生態環境保護失信、拖欠農民工工資以及違規開辦校外培訓機構等社會普遍關注問題的整治力度。加大力度督促失信企業糾正失信行為,及時消除不良社會影響,依法將失信記錄納入信用檔案,提高社會震懾力。完善多元糾紛解決路徑,積極推動企業商事糾紛非訴訟解決。(責任單位:區市場監管局、區衛生健康委、區金融辦、區生態環境局、區民政局、區教育局、區公安分局、區法院、區人社局、區司法局)
??14、加大事后信用聯合獎懲力度。依托區信用子平臺、區“互聯網+監管”平臺,完善聯合獎懲名單發起、措施響應、結果反饋等閉環管理,構建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協同機制,推動信用獎懲機制規劃化運行。依法依規開展守信激勵和嚴重失信主體名單認定和管理,推動信用獎懲機制規范化運行。(責任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
??15、完善市場主體權益保障機制。優化信用修復流程,暢通本區線上線下信用修復受理渠道,建立健全信用修復聯動處理、名單推送機制、修復意見反饋的常態化工作機制,促進部門間信息共享。加強對重點領域及近幾年處罰較多企業的主動信用修復,完善修復數據共享機制。加大信用可修復理念和公共信用修復“一件事”宣傳力度,積極引導失信主體修復自身信用,釋放市場主體活力。(責任單位:區市場監管局、區民政局、區司法局、區人社局、區規劃資源局、區生態環境局、區建設管理委、區文化旅游局、區衛生健康委、區應急局、區統計局、區城管執法局、區民防辦、區稅務局)
??五、加強誠信文化建設,彰顯“信用讓黃浦更上?!背菂^品格
??16、打響文明創建誠信宣傳品牌。結合全國文明城區創建相關要求,深入發掘身邊的誠信人物、誠信企業、誠信群體的守信事跡,充分發揮“信用黃浦”門戶網站線上宣傳陣地作用,廣泛宣傳誠信理念,弘揚誠信典型,曝光失信案例,創新誠信宣傳手段,著力打響黃浦誠信宣傳品牌。(責任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文明辦、區新聞辦、區聯席會議成員單位)
??17、擦亮城區品格宣傳品牌。依托新媒體平臺,多形式多渠道弘揚誠信核心價值觀,開展形式多樣的誠信主題宣傳,推進“信用黃浦”品牌建設,厚植黃浦城市精神,彰顯黃浦城區品格。完善網上輿情監測和反應機制,建立本區失信輿情快速反應合作機制,加強輿情研判,及時跟蹤處理。加大誠信知識教育普及,讓誠信理念深入人心。強化正面引導,推動形成崇尚誠信、踐信守諾的社會風尚。(責任單位:區聯席會議成員單位)
??18、共建長三角信用品牌。加強跨區域信用交流合作,積極借鑒長三角兄弟城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經驗,開展跨區域信用宣傳,深化信用交流合作,共同助力信用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建設。(責任單位:區發展改革委、區文明辦、區新聞辦、其他區聯席會議成員單位)
??六、健全信用工作機制,營造規范化法治化信用環境
??19、加強信用工作組織領導。健全完善社會信用體系聯席會議工作制度,充分發揮聯席會議統籌協調作用,加強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做好日常工作組織推進和指導督促。不定期組織開展信用工作業務培訓,加強對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及聯絡員的業務指導,切實提高信用工作水平。(牽頭單位:區發展改革委)
??20、完善信用工作督查機制。按照聯席會議部署的年度工作任務,加強對部門和街道信用工作督查,重點圍繞“雙公示”數據報送、信用承諾、合同履約、信用宣傳等方面對部門實行差異化考核,根據各單位工作職責和分工,優化評價內容和維度,做到評價指標科學、公正、合理。(牽頭單位:區發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