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1 16:31:10來源:中房網
綠色人居:邁向生態文明時代的核心動力
——遼寧大洼中國人居環境共建示范城市正式啟動
??“我國不同地區不同規模城市的城鎮化模式差異明顯。在國家加快推進生態文明的大背景下,積極發展中小城市,以綠色人居為主線來改善中小城市和宜居鄉村的投資和生活環境,已是當務之急!”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人居環境委員會在“第八屆中國人居環境高峰論壇”上提出的“人居共建”的創新模式得到了與會代表的高度認同和關注。
??2015年10月10日—12日,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主辦,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人民政府和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人居環境委員會共同承辦的“第八屆中國人居環境高峰論壇”在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隆重舉行!
??住建部、發改委、國家開發銀行、聯合國人居署領導、人居環境領域知名的專家學者以及眾多專注于城市投融資、城市運營、房地產開發的城市政府和企業代表300余人共聚大洼,共同見證了“盤錦大洼中國人居環境共建示范城市”建設的正式啟動!同時,與會代表圍繞會議主題“綠色人居:邁向生態文明的核心動力”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以積極推動綠色模式創新、加強綠色資源對接、實現綠色合作共贏。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劉志峰做了題為《以生態文明引領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的主題報告。
??人居共建:中小城市發展的新引擎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人居環境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涌彬認為,目前,我國一線城市的城鎮化已經基本完成,二線城市已經到了快速發展的中后期,三四線城市的城鎮化潛力仍然巨大。但是較于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的人口流入較為緩慢,公共基礎設施的欠賬更多,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只有以綠色人居為主線,不斷提升城市的軟實力,才能在激烈的城市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更多的資源和發展空間,實現城市健康發展。
??作為我國最早成立的專業從事人居環境學術研究和事業推廣的社團組織,人居委近年來充分發揮學術社團優勢,從中小城鎮入手,在全國多個城市中開展中國人居環境共建示范試點活動,倡導“政府+企業+社團+居民”的人居共建模式,將政府城鄉規劃目標和居民想要的人居環境有效地結合在一起,為城鎮和鄉村的人居環境發展提供了有效的評估體系和操作手段,推動政府、企業、公眾在小城鎮和鄉村建設方面,對接資源、良性互動,為美麗宜居鄉村的建設提供了新的發展模式。
??人居共建這一創新的發展模式得到了快速發展中的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委、縣政府的高度認同。
??大洼地處遼河、大遼河交匯入???,是遼寧沿海開發開放的重要節點。全縣總面積1349平方公里,總人口40萬,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環境優勢?!疤煜缕嬗^紅海灘”、“世界最大蘆葦濕地”使得大洼正在成為遼寧旅游的新名片。
??如何使大洼這塊美玉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芒?在宜居鄉村建設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大洼的區位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探索出一條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相輔相成的新型城鎮化發展之路。這是是大洼縣委、縣政府多年來苦苦思索的問題,也是此次大洼人居共建啟動著力解決的問題。
??王涌彬認為,人居共建的創新模式,將幫助城市政府對外搭建一個綠色人居為核心的資源整合和成果推廣平臺,源源不斷的得到高端智力、資金、人才、產業的多方面支持,對內則可以獲得一套體系完善、分工明確、操作性強的綠色人居規劃體系和實施方案,腳踏實地的將人居環境優化目標落到各相關職能部門,以綠色人居為引擎,建設全國一流的綠色生態宜居城市,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進程中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
??人居規劃:新型城鎮化的有效策略
??王涌彬認為,人居規劃是人居共建的關鍵,也是綠色人居目標得以落實的重要手段。
??他介紹,傳統的以實體空間環境為主體的城市規劃體系,已經難以應對信息時代下城鄉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城市政府在推進人居環境建設的過程中往往面臨頭緒多、難以統籌的困境。人居規劃是在傳統規劃體系的基礎上,基于對城鎮發展的系統研究和城鎮居民對人居環境的現實需求提出的一種新的規劃方法,旨在為城鎮和鄉村的人居環境發展提供有效的評估體系和操作手段,具有多重視角、政策性強、公眾參與等綜合優勢。
??人居規劃圍繞人居環境這個核心,將環保、交通、綠色、城市管理等多個專業規劃緊密銜接,為城鄉人居環境發展編制一套和諧有序的多維度發展綱領,并落實到各相關職能部門。
??人居規劃不屬于法定體系規劃,更易于操作和實施。人居規劃也不是簡單的規劃藍圖,而是城市政府相關部門的政策基礎和實施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
??人居規劃強調堅持居民的主體地位,積極探索全民參與的人居環境建設模式,尤其注重新城鎮新社區的社會組織結構完善和文化傳承,注重新居民的教育和培養,通過政府、企業與公眾的和諧互動,共同建設美好的人居環境,為地區的長遠發展積蓄能量。
??據介紹,人居規劃創新體系得到了全國包括盤錦大洼在內的多個城市的積極響應和歡迎。山東齊河、內蒙古烏審旗、江蘇江陰等共建示范城市結合各自的資源和優勢,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人居環境共建實踐,為我國中小城市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專家們認為,大洼已經具備了人居環境建設的良好基礎和條件,通過人居規劃的有效手段,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將最終使得縣域經濟、文化教育和公共服務得到極大的改善提高,在新型城鎮化發展中邁出堅實的一步。
??美麗宜居鄉村:綠色人居的下一個藍海
??鄉村是生態文明的根基。早在農耕文明時代,陶淵明就用“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桃花源來形容生態文明。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作為一種新型的產業形態和消費業態,鄉村休閑和鄉村旅游的逐漸興起,成為拉動鄉村經濟的強力引擎?!熬G色人居、旅游休閑、美麗鄉村、農業眾籌”成為本次論壇與會代表關注的熱點問題。
??與會代表認為:當前,房地產業供求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經濟發展過度依賴房地產,房地產過度依賴新區開發,新區開發過度依靠住宅開發的情況正在改變。作為輕資產的鄉村旅游地產,被一些房地產企業所看好,越來越多的房地產企業圍繞城市周邊地區鄉村旅游休閑產業進行布局,并參與到與小城鎮和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中。
??據介紹,在發達國家,鄉村旅游休閑被認為是高層次、高品位的休閑方式,人們選擇鄉村旅游是在尋找曾經失落的記憶空間和淳樸的民風民俗。鄉村旅游迎合了久居大城市的人們對寧靜生活和清新環境以及回歸大自然的渴望。
??專家指出,應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鄉村和小城鎮建設,尤其是注意引導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企業關注農業休閑、鄉村旅游、養老養生有關的領域,在建設生態文明的大背景下,實現房地產企業的轉型發展,在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大潮中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提升綠色人居的含金量和附加值。